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雏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雏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四畜禽饲养 

雏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林 霞 (辽宁省海城市南台动物卫生监督所114200)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 

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 

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 鸡经济效益。 

1育雏方式 

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 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 

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 

鸡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 

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 

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 数量,提高育雏率。 

2鸡苗的选取 

良好的鸡苗是养好鸡的前提,如果鸡苗出现问 

题,比如弱雏较多、大肠杆菌、脐炎、鸡白痢严重,那 么这批鸡的饲养就很成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 

在前期用敏感抗生素净化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精 

神状态不好的鸡只全部淘汰,由于这部分鸡很难用 药物治疗,还会拖延一段时间,这样的鸡放在鸡群里 

只会加重交叉感染,造成大群状况恶化。 

3控制好温度、湿度,做好开水、开食工作 

在育雏前1星期,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 

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癸甲溴铵溶液) 

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 育雏前1~2 13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 

湿度保持在70%左右。 

温度的控制重在均衡,在鸡苗进舍前尽量让温 度保持在和运输鸡雏的车上温度的水平上,待雏鸡 

人舍后在逐渐提温至33℃左右。温度的控制重在均 

衡,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往往出现鸡舍内各处温度不 

一的情况,易造成了比较大的应激,加重鸡群大肠杆 

菌、鸡白痢等疾病的发生,使均匀度参差不齐。 只要湿度达到要求空气就能够存贮热量,鸡舍 

风炉供暖加大了湿度控} 

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施来解决湿度问题,比! 瓯 

养殖技术顾问2014.2 由于标准化鸡舍多采用热 的难度,这点在标准化鸡 

此部分鸡场采取了一些措 

①在热风炉暖风管处加一 个喷雾器喷头,利用热蒸汽来加湿,实际证明可以起 

到一定的效果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喷头开得 

太大,流水太多来不急汽化容易漏水,另一方面热蒸 

汽会加大对热风炉管道的腐蚀缩短热风炉的使用寿 命。②在鸡苗进舍之前提前对鸡舍进行加湿可以喷 

雾直到稻壳大约湿透0.5厘米左右,实践证明这个办 法可以保持l~2天的有效湿度,从第二天开始湿度 

会下降很快,这个办法值得提倡。③再配合方案2的 

同时,待湿度下降以后可以在稻壳上直接洒水每1~2 天加湿一次,每栏5 ̄6桶。但这个办法一定要注意勤 

翻动稻壳,以防止加湿过度,造成垫料恶化。④部分 养殖场提议用喷雾器或者喷雾线进行带鸡消毒的同 

时进行加湿,但实际证明并不可行,鸡舍采用带鸡消 毒的方式来加湿,、如果喷水太少根本起不到什么效 

果,喷水太多对鸡只造成的应激很大,容易引发很多 

不良的后果。 实践证明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 

的,大多数人都比较重视温度而忽略湿度这是很不 

正确的,湿度和温度一样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 

4加强通风和注意饮水、开食 

在标准化鸡舍和散养棚中雏鸡人舍前1~5天, 

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大,一般不需要机械通风, 尽量用炉子来控制温度,不可温度一高就打开风机 

来通风降温。待鸡舍内气味较大时可以打开小窗或 

者通风口进行自然通风,风窗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外 

界的风向来调整。7~8天以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 最小通风量来通风。使用的前提条件是鸡舍内气味 

和垫料状态良好,如果鸡舍环境一旦恶化最小通风 量将不再适用。这时就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通风 

程序。 雏鸡入舍后先饮水可以在水中加2%的糖水和 

电解多维以促进卵黄的吸收和胎粪的排出,同时减 

少应激,约80%的鸡喝到水以后在喂料。在前3天是 最重要的阶段,在保持好温度和湿度的同时,饲养员 

要帮助鸡只做好开水和开食。当鸡只趴着不动时,可 以进行增加鸡的运动量,进而增加饮水和采食,提高 

鸡群的均匀度,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最大程度 

上减少弱雏的数量。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 

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