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南京邮电大学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专 业 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 孙学涛

班级学号 Z12160352

指导教师 黄犚

指导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3.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2政策建议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致 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20世纪50 年代至今,世界人口增加了3倍,其中绝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内外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证明了人口红利的存在,使得许多专家对研究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有浓厚的兴趣。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上有了质的飞跃。1978~2010年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9%。在此期间还实行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那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并且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过程,这就导致了中国的人口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一方面,生育率迅速降低使得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份额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变化时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进程。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1.2选题目的

中国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之际能否继续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如何应对人口结构的快速变迁以及人口老龄化? 尤其是在不同区域不均匀分布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本文则通过分析论证人口结构的性质划分来探究人口结构如何变化对经济增长起到正作用。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的分析研究分为四章,具体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分析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即章节安排进行介绍。

第二章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本章选取了两个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自变量,选定了经济增长因变量。并且对这三个因素近年来的变化和增长情况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归纳。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第三章为人口结构变化变量对经济增长变量影响的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并进行检验。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第四章为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但究其性质来说可以归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三大类。

自然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构成)是按人口的自然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人口自然结构与人口再生产有极密切的联系。现有的人口自然结构是过去长期人口自然变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人口集团(或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它可以表明人口发展类型和速度,反映劳动年龄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等。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社会结构: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地域结构: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区域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2.2人口结构的变量分析

关于人口结构变化的自变因素的选取,本文遵循两个原则进行变量的选择:一是选取已被大多数学者研究证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二是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可以查找到数据的变量。最终本文选取2010年全国各地区劳动适龄比重和全国各地区受教育程度比重这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分别属于人口结构中的人口自然结构和人口社会结构。能综合的分析出人口结构变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本文把劳动年龄人口定义为15~64岁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重定义为高职高专及以上学历。本文采用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这是能查询到的最近、最全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所得到的结果能反映最近的一点时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2.2.1各省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分析。

劳动适龄人口(working-age population):是指人口总体中处在适合与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是从年龄标志出发来研究人口构成,属于人口结构的人口自然结构。因此它不同于经济学上的劳动力。只要是处于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口,不论其是否具有劳动能力,也不论其是否从事有效的社会劳动,均视为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丰富度和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份量。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越高,理论上来说经济情况最为活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年龄界限是15~64岁。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普及,劳动适龄人口下限有可能推迟;而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寿命的延长,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上限有可能提高。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了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份量。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越高,理论上来说经济情况最为活跃。计算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公式: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100总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将数据带入计算公式整理绘制出表一:

表一 2010年全国各省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单位:人 %

地区 总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北 京 19612368 16216079 82.68

天 津 12938693 10568737 81.68

河 北 71854210 53841434 74.93

山 西 35712101 26900826 75.33

内 蒙 古 24706291 19361683 78.37

辽 宁 43746323 34239905 78.27

吉 林 27452815 21859462 79.63

黑 龙 江 38313991 30566236 79.78

上 海 23019196 18705024 81.26

江 苏 78660941 59868811 76.11

浙 江 54426891 42156141 77.45

安 徽 59500468 42839784 72.00

福 建 36894217 28276389 76.64

江 西 44567797 31417263 70.49

山 东 95792719 71288824 74.42

河 南 94029939 66423277 70.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