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经双方协商,就房屋沉降观测事宜,甲乙双方达

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义务

1. 甲方应提供乙方开展工作所需技术资料;

2. 甲方按相关规范及文件要求布置监测点基准点;

3. 甲方提前4天通知乙方进场观测。

二、乙方义务

1. 按相关规范及文件规定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 及时将相关资料(报表、报告)上报甲方;

三、观测费用:基准点个(每个280元),观测点个(每个180

元),即沉降观测与变形监测点共计元。依照国家测绘收费标准,每观测

一次收费3160元。该工程共观测次,共计测绘工程款额元。

四、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预收元,甲方去观测报表时付活全部工程测绘款。

五、违约责任

本合同由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即生效。全部成果交接完毕和测绘工程费结算完成后,本合同终止。

五、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名称(盖章)乙方名称(盖章)

联系人:

电话:

法定代表人:

(签字)(委托代理人)

电话:法定代表人:

(签字)(委托代理人)

年月日联系人:

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 1 一般规定 1.1 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 1.2 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速度确定。 1.3 布置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应稳固美观。 1.4 各类沉降观测应根据剧本规范第9.1节的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 2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2.1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分别测定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内的相邻地基沉降与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外的场地地面沉降。 2.2 建筑场地沉降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1.5~2.0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墙外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上均匀布设。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可选择使用平行轴线方格网法、沿建筑物四角辐射网法或散点法布设。

2.3 建筑场地沉降点标志的类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可分为用于监测安全的浅埋标和用于结合科研的深埋标两种。浅埋标可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于直径25cm的水泥管现场浇灌,埋深宜为1~2m,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深埋标可采用内管外加保护管的标石形式,埋深应与建筑基础深度相适应,标石顶部须埋入地面下20~30cm,并砌筑带盖的窨井加以保护;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与埋设,应根据观测要求确定,可采用浅埋标志。 2.4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路线布设、观测精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可按照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2.5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度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地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2 主体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和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的周期可按照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确定。 2.6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 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 场地沉降观测成果表; 3 相邻地基沉降的距离-沉降曲线图; 4 场地地面等沉降曲线图。

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沉降观测合同 合同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签约地点: 签订日期:年月日

沉降观测合同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甲乙双方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沉降观测技术服务事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建设地点: 1.3 工程规模、特征: 1.4工程委托日期: 第二条沉降观测任务(内容)与执行技术标准 2.1 沉降观测内容: 2.1.1根据甲方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1.2按规范要求建立变形监测网。 2.1.3沉降观测范围: 2.2 执行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乙方严格按照上述规范、规程及其他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进行沉降观测工作,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中间及最终沉降观测成果资料。并同时按照最新国家相关标准好规范要求执行。具体技术指标见施工图要求。 监测数据达监测规范规定数值报警值的应及时通知甲方等各有关单位查原因,监测加密,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条甲方向乙方提供如下文件资料: 3.1提供本工程基坑支护图纸、主体工程图纸。 3.2对基坑变形监测、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审批确认。 3.3提供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3.4 第四条乙方向甲方交付成果: 4.1 乙方每次观测后天内,应将本次的观测结果以简报的形式报告给甲方。全部观测完成后天内,乙方应向甲方提交沉降观测成果资料份。 4.2成果资料内容: 4.2.1 基准点及观测点埋设大样、平面及位置图份; 4.2.2 沉降观测总成果表份; 4.2.3 沉降曲线图份;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一、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二、适用 ?记录建筑物施工过程直至沉降稳定的变化情况,为工程验收提供质量安全保证依据。 三、填写 ?根据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层及其逐次沉降量的成果表(单位工程沉降观测记录》 ?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 ?绘制沉降量、荷载与延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每一观测点均应绘制曲线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汇总表(总沉降量、最后100d沉速率、总沉降量汇总曲线图) 四、要求点埋设 ?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10~15处或每2~3根基上,一般观测点少于6点 ?裂缝或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级纵横墙交接处

?学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等高耸高低位构筑物的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点 五、次数和时间 ?沉降观测应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首次测量(即零周开始)应连接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关取观测点结果中的中数作为测量初始值。?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频次应根据建筑物的地基类型和加荷情况确。 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砌外墙的单层或多层的工业厂房,按不同施工阶段(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各观测一次)分别进行观测。 二、多层民用建筑及其他工业建筑物,每施工完毕1~3层后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三、建筑物和构造物封顶后,应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观测一年。 四、沉降观测必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首先我们先了解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对于沉降的基本要求: 5.1.1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

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 9.8.1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高耸构筑物、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业厂房及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 锚杆静压桩进行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的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规定应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及设计有要求的建筑物,均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按单位工程提供沉降观测记录; ? 2 沉降观测的每一个区域,必须有足够的水准点,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布设应坚固稳定,应 设置在基岩上或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应避开沉降和振动影响的范围,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距离宜为30m~50m;水准点埋设必须在基坑施工前15d完成,水准点应定期核对; ? 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 2)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应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 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且应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 4 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隔10m~15m或每隔2~3根柱子处; 2)变形缝和防震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 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 5 沉降观测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观测 前应严格校验仪器,每次观测均须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5mm的要求; ? 6 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前后视 距应基本相等;前后视观测应使用同一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7 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进度、基础荷载的增加以及意外情况等因素而定, 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主体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完工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1~2层观测一次;工业建

沉降观测技术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委托人): 乙方(受托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沉降观测工作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合同,以资信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程。 (2)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作范围 按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本观测工作在建筑物从结构施工开始,沉降基本稳定(1~4mm/100d)或甲方通知观测结束终止。必要时,进行深层沉降、基坑回弹观测。 第三条技术要求 乙方应按《建筑变形观测规程》及《工程测量规范第等级的要求,采用精密水准或静力水准的方法进行观测,每次施测完成后双方要办理工作量签证,作为结算依据,乙方于施测后日内向甲方提交有关资料报告(一式份)。 第四条合同计价及付款方式 (1)沉降观测每点次按元、沉降基准点埋设费用按元/点。沉降观测总次数暂定点次,沉降基准点暂设点,观测预算总价款(含税金)暂定为人民币元(大 写:),按每次观测记录统计观测次数,以整个工程项目为一个计算基点。于每年年底12月31日对该年度的沉降观测按照实际观测点次乘以包干单价进行结算。甲方在双方确认后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款。当观测项目变更较大时,甲乙双方应及时对观测预算总价款进行调整。

(2)工作量按实结算,以双方现场每次观测后的签证确认作为结算依据。甲方现场签证人员为甲方技术人员、项目工程部经理及甲方审核人员。 (3)以上付款,甲方将以转帐支票或电汇的方式支付,若甲方提出按六个月的承兑汇票支付的,则按开票银行同期贴现利息补息。支付以上款项的同时,乙方须先提供工程所在地区合法有效的等额发票。 (4)若甲方需在本合同约定的标的或工作量以外委托乙方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将具体工作范围、价款、完成时间、付款进度等主要内容通知乙方。没有甲方正式书面委托而进行的工作量,甲方不予结算。 第五条双方义务 1. 甲方义务 (1)甲方派员现场协助沉降观测点的安装埋设。 (2)委派现场代表(甲方工程部经理)负责对观测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解决观测过程中出现的需要甲方协调的相关问题,并参与观测的初验、各种验收和签证工作。如变更现场代表应及时通知乙方。 (3)向乙方提供观测场地,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同时提供现场观测用水、用电、接驳点(水电费由乙方承担)。 (4)负责协调乙方与其他各承包单位的关系,并协助解决材料堆放场地,费用由乙方承担并直接向总承包单位支付。 (5)按相关规定办理观测所需证件、手续,提供有关的资料,包括: (6)及时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7)在乙方出具沉降观测报告及相关文件后,甲方应在日内予以审核决定是否确认。甲方未在上述期限内确认的,视为甲方已经确认并接受观测结论。 2.乙方义务 (1)委派现场代表负责观测期间的全面管理。该现场代表须持有与本观测项目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如变更现场代表应事先经甲方书面同意。 (2)自建筑物从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第一次观测,地下室共进行次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

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不是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委托方(甲方): 承揽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内容如下: 第一条测绘内容:沉降观测 第二条执行技术标准: 第四条测绘项目及工程总价款: 工程价款: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小写:元(大写:)。总价包含税金、观测、仪器及仪器鉴定费、施工措施费等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费用。 第五条甲方的义务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日内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 2、应当保证乙方的测绘队伍顺利进入现场工作,并对乙方进场人员做测量工 作时要通知有关施工单位提供方便。 3、在建筑物内外墙粉饰时,协调建筑施工方对沉降观测点及水准点进行保护。 第六条乙方的义务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日内向甲方提交沉降观测方案等有关资料。自收到甲 方同意方案实施的审定意见之日起2日内组织测绘队伍进场。 2、沉降观测次数及时间要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当最 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天,可结束测量。但当建筑物 突然产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乙方应立即逐日的连续观测,直至稳定 为止。 3、乙方应当根据甲方要求确保测绘项目如期完成。 4、每次提供中间技术报告。

5、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底面荷载突然增加、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 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 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6、沉降观测所需材料和设备全部由观测方提供,观测期间仪器检定费用由观 测方负担。 第七条提交资料及日期: 第八条对乙方测绘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著作权归属的约定:成果归属甲方。 第九条测绘工程费支付日期和方式 待乙方完成所有工作并提交相应资料文件后,甲方一次性付清所有工程款.即玖仟贰佰捌拾圆整。 第十条甲方违约责任 对于乙方提供的图纸等资料以及属于乙方的测量成果,甲方有义务保密, 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或用于本合同以外的项目,否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赔偿损失,第十一条乙方违约责任 1、对于甲方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以及属于甲方的测绘成果,乙方有保密 义务,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本合同工程款总 额的20%赔偿损失。 2、乙方应及时掌握工地施工进度情况,达到应观测时段后,应及时进行 观测,以确保资料准确度,若因乙方无故延误观测时间造成甲方损失, 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承担甲方的全部损失。 第十二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协商处理。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001 工程名称建技中研乌拉特后旗获各琦风电场一期 49.5MW工程 施工单位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测量人谢俊 机构部位1#风机基础浇注日期2014年8月26日记录人孟建明 观测点编号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2014 年8月27日 2014年9月30日 2014年10月2日 2014年10月12日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 1 1.65 1 1 1.65 1 2 1.65 1 3 1.65 1 4 2 1.66 0 0 1.66 1 1 1.66 1 2 1.66 1 3 3 1.6 4 1 1 1.64 1 2 1.64 1 3 1.64 0 3 4 1.63 1 1 1.63 1 2 1.63 1 3 1.63 0 3 沉降点布置简图: 注:1、2、3、4号点为 沉降观测点。 沉降曲线: 浇筑后风机吊装前风机吊装完风机吊装后1 2 3 4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班组长:

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002 工程名称建技中研乌拉特后旗获各琦风电场一期 49.5MW工程 施工单位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测量人谢俊 机构部位 2#风机基础 浇注日期2014年8月26日记录人孟建明 观测点编号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2014 年8月27日 2014年9月30日 2014年10月2日 2014年10月12日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 标高(m) 沉降量(mm)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 1 1.65 1 1 1.65 1 2 1.65 1 3 1.65 1 4 2 1.66 0 0 1.66 1 1 1.66 1 2 1.66 1 3 3 1.6 4 1 1 1.64 1 2 1.64 1 3 1.64 0 3 4 1.63 1 1 1.63 1 2 1.63 1 3 1.63 0 3 沉降点布置简图: 注:1、2、3、4号点为 沉降观测点。 沉降曲线: 浇筑后风机吊装前风机吊装完风机吊装后1 2 3 4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班组长: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编号: 沉降观测技术服务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签约地点: 签订日期: 2015 年 4 月 23 日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沉降观测工作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建筑物沉降观测工程 2、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作范围 按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本观测工作在该建筑物从一层施工开始,沉降基本稳定(1mm~4 mm /100d)或甲方通知观测结束终止。 第三条技术要求 乙方应按《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8—2007、J719—2007)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二等级的要求,采用精密水准或静力水准的方法进行观测。 第四条合同计价及付款方式 1、本合同采用固定综合单价方式计价,即沉降观测每点次按294.56元、沉降基准点埋设费用按2245.43 元一点。沉降观测总次数暂定160点次,沉降基准点暂设6点次,观测总价款(含税金)暂定为人民币60000元(大写:陆万元整)。 该单价一次性包死,价格不随市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的波动而改变,单价已包括设备进退场费、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深式埋设费、沉降观测点埋设费、观测费、资料整理费、出报告费、工程验收配合费、水电费、税金等全部费用,不再因任何理由予以调整。 2、沉降观测结束后,乙方提供给经甲方沉降观测报告,经甲方确认后十五个工作日内,甲方一次性付全款。 3、以上付款,甲方将以转帐支票或电汇的方式支付,若甲方提出按六个月的承

沉降观测点规范

沉降观测点规范 篇一: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 1 一般规定 1.1 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 1.2 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速度确定。 1.3 布置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应稳固美观。 1.4 各类沉降观测应根据剧本规范第9.1节的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 2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2.1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分别测定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内的相邻地基沉降与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外的场地地面沉降。 2.2 建筑场地沉降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 1.5~ 2.0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墙外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上均匀布设。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可选择使用平行轴线方格网法、沿建筑物四角辐射网法或散点法布设。 2.3 建筑场地沉降点标志的类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可分为用于监测安全的浅埋标和用于结合科研的深埋标两种。浅埋标可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于直径25cm的水泥管现场浇灌,埋深宜为1~2m,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深埋标可采用内管外加保护管的标石形式,埋深应与建筑基础深度相适应,标石顶部须埋入地面下20~30cm,并砌筑带盖的窨井加以保护;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与埋设,应根据观测要求确定,可采用浅埋标志。 2.4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路线布设、观测精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可按照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2.5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度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符 2 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地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2 主体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和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的周期可按照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确定。 2.6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 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精选】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精选】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 求施测。 5.5.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

工程测量合同范本(20200523212739)

合同编号: 工程测量合同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点: 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承接方测绘资质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工程的道路、管线、放桩测量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签署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 1 工程项目的名称: 1. 2 工程项目的地点: 1. 3 工程项目规模: 1. 4 项目特征及附注说明: 1. 5 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 第二条甲方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序号资料及文件名称份数提交时间备注 1 1 合同生效日电子图文件 2 1 合同生效日 3 1 合同生效日 4 1 合同生效日电子图文件 5 1 合同生效日 6 1 合同生效日兰晒图和电子图文件 7 1 合同生效日兰晒图、电子图文件 第三条乙方向甲方交付的成果、图纸数据及相关设计文件 资料及文件名称份数提交时间备注序 号 1 2 按甲方要求配合工程施工现场完成

2 2 按设计及甲方要求完成 注:乙方应按本条上表中注明的数量向甲方提供有关图纸或文件,超出数量之外 的图纸由甲方另支付工本费。 第四条测量、观测依据 4.1 1999年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几地方性法规要求。 4.2 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4.3 施工、设计过程中双方各类往来的书面文件、会议纪要。 第五条项目工程测量内容、工程量、工程观测费用及支付方法 5.1 项目工程测量内容及工程量 按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分列与统计工程量如下: 5.2 测量、观测费用预算 收费计算依据为:双方商定。 5.2.1 测量、观测费用预算表 序号工作内容工程量计价 单位标准收费单 价(元) 包干单价(元)总经费(元) 1 公里 2 公里 3 公里 4 组工天 合计:人民币元在5.1所列项目按上表 5.2.1测量费用和观测费用预算进行工程预付款。 5.2.2 若实际工程量超过上述 5.1和5.2.1中所列工程量,则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另按下表单价核算和收费,最后按各项目工程实际工程量核算和结算。 序号工作内容计价单位包干单价(元) 1 公里 2 公里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

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沉降观测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

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 建筑物基坑变形观测合同 (正本) 委托方: 检测方: 2000年00月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制定

委托方(甲方): 承揽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国测绘法》、市建质发(2000)12号文件《关于开展建设工程结构质量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和市建质发(2000)21号文件《关于实行市建筑物沉降观测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对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进行质量跟踪,并维护双方正当利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项目名称: 第二条工程地点: 第三条工程容: 一、建筑物沉降观测 1.准备工作。 2.民用建筑:每增高一层观测一次,按建筑物总层数进行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点根据《某某某楼结构施工图》(2000年00月版)确定: 3.主体封顶后观测两年(6层以上),第一年每个沉降观测点每季度观测一次,期限1年;第二年每个沉降观测点半年观测一次,期限1年,直至沉降稳定为准; 4.底层(6层以下)封顶后观测一年,每个季度每个沉降观测点观测一次。 5.在观测过程中,当建筑物沉降出现异常情况或甲方需要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供口头或文字材料,便于及时进行处理。 二、基坑变形监测 监测点埋设后观测前监测1次,开挖后前3个月宜每两周监测一次,计6次,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计2次,共8次。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甲方提供口头或文字资料,便于及时进行处理。 三、提交变形监测成果一式六份。其时间为: 1.在主体施工期间如沉降数据符合规要求,每观测四期提交一次阶段成果报告;若沉降出现异常则第一时间通知甲方并附书面成果报告。 2.建筑物主体封顶后、竣工验收前提交一次汇总阶段成果报告。 3.观测工作结束后提交最终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含各种平面图、曲线图)。

沉降观测合同协议书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沉降观测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沉降观测合同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测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年月日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观测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一工程的沉降观测任务。为搞好沉降观测工作,及时准确地向

甲方提供观测范围内的沉降资料,及时指导建筑施工,为保障建筑物在施工期及使用过程中的安 全提供有力依据,双方明确责任,协作配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协商订立以下条款,共同信守。 工作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对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共布设沉降观测点I 2个。 2、观测周期:白施工至第上层起每三层观测1次。主体结构封顶后,装修至竣工期问观测5次;竣工后观测1次。若建筑物已达到稳定标准,则观测结束;若建筑物尚未达到稳定标准,则增加观测次数或加密观测。 二、甲方责任 1、向乙方提供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及观测技术要求; 2、负责协调各方保护观测点不被破坏或丢失; 3、清理现场,为沉降观测提供便利条件; 4、每次观测前三天通知乙方; 5、按合同支付观测费用; 6、向乙方提供一个水准基点。 三、乙方责任 一97有关技术要求旌测,确保观测精度,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2、负责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3、根据观测技术要求,接甲方通知后三日内进场施测; 4、每次观测后均向甲方提供观测结果,主体结构封顶、竣工验收时分别向甲方提交中间报告?观测完毕后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规范要求 变形控制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5.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沉降观测: 1)、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2)、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 3)、造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 4)、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5)、单桩承受荷载在4000KN以上的建筑物; 6)、使用灌注桩基础而设计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的建筑物; 7)、因施工使用或科研要求进行学降观测的建筑物。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