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作文:游永定土楼(800字)作文今天,我终于实地目睹了号称活着的世界遗产永定土楼。
,见识了蕴藏在土楼中的客家文化。
车沿着山路行驶,透过车窗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零星散布在山坳里、溪流边、竹林下的土楼。
望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我真有点一睹为快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到目的地。
终于快到洪坑村了,远远望去便是一座座土楼群,最显眼的要数圆形的了,真像古代官员帽,又宛如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我们也来沾点官运。
我想也许这就是土楼吸引人的原因吧。
正当我为眼前的风光深深陶醉时,车在景区门前停了下来,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让我眼前一亮!那大圆形的土楼建筑,像碟子、像城堡&&瞬间让我充满了好奇!走近振成楼,我发现那是用泥土石筑成的土木结构建筑,尽管没有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
墙体最厚达一米多,岁月在土墙上留下的裂纹,让土楼显得更加古朴。
站在振成楼门口,后面有山,前面有花坛,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流水潺潺,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映衬下,在啾啾的知鸟的歌声中,微风习习是天然的空调,放眼四周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振成楼主体由内外两个圆楼组成,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布局。
外楼四层,高约十几米,每层好多间,一,二层不开窗,高层有开窗户,除了用于通风采光外,在古代还可以用来防敌;底层是厨房和餐房,还有洗澡房、养畜圈,二层是粮仓库,三、四层是卧室。
每层的楼道地面都铺了青砖,以起到隔音效果,和防火作用;整座楼由八个单元组成,每单元设一楼梯,单元与单元之间有门相通,它的最妙之处是单元与单元之间是隔火墙,一单元失火,不会殃及全楼,除此之外,还设有单元门,关闭起来,自己管自己的,一开启,各方都可以相通;楼的大门用十厘米厚的木制成,外钉铁板,可以防御敌人进攻,即使敌人用火攻也将束手无策,而一旦盗贼入屋,单元门一关,就来了个瓮中捉鳖。
防火防敌防地震,土楼真的一点不土!置身于高大坚固而神奇的土楼中,我在感叹中国灿烂的建筑文明史时,也深深为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福建厦门集美区集美第二小学五年级:罗毅篇一:游永定土楼游永定土楼这个寒假,姨妈带我和哥哥去厦门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永定土楼一日游。
我终于实地目睹了号称“活着的世界遗产”——永定土楼,见识了蕴藏在土楼中的客家文化。
车沿着山路行驶,透过车窗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零星散布在山坳里、溪流边、竹林下的土楼。
望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我真有点一睹为快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到了目的地。
正当我为眼前的风光陶醉时,车在景区门前停了下来,富丽堂皇的土楼王——承启楼。
那大圆形的土楼建筑,像碟子、像城堡??瞬间让我充满了好奇。
站在承启楼门口,后面有山,前面有花坛、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四周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
走进土楼,我发现它全部是用土木石筑成的,尽管没有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
墙体最厚的有一米多呢。
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外圈4层,每层有72个房间;篇二:永定土楼游永定土楼游|2013-06-04| 阅读不久前,我有幸应战友之邀,到福建永定游览客家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是客家人将古代中国传统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杰作,是客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刚到永定,就听到一则有关客家土楼的有趣传闻。
据说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事卫星在中国福建闽西一带拍摄到多群疑是导弹发射竖井,这一消息着实把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的高层们吓坏了,他们万万沒想到中国的导弹发展如此之神速,数量如此之多。
苦于当时中美关系还未解冻,他们无法硧定真假,整天提心吊胆。
后来中美建交,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打开,美国人才有机会来到永定看个究竟,当他们看到客家土搂时才愰然大悟,压在心上的巨石终于放下。
也正因如此客家土楼才享誉中外,成为永定继煤炭、烟叶、又一旅游支柱产业。
到福建的景,令人陶醉。
看完初溪土楼又马不停蹄来到洪坑土楼,洪坑土楼群系国家5级旅游景区。
它造型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溪两岸,景色秀丽,美不胜收。
它是福建土楼中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其中有宫居殿式方楼奎聚楼、五凤式方楼福裕楼、中西合壁的圆楼振成楼和微型圆楼如升楼。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共生,在这里共同组织着一个完整的客家人文化传统聚落。
胡锦涛同志考察振成楼时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吃过午饭无遐休息,又赶到高北土楼,此土楼群坐落在深山密林之中,溪水环绕,青石板小道联系公元16、17、18世纪和20世纪建造式样不一的土楼,很是壮观。
其中核心位置的承启楼是福建土楼中规模最大、环数最多的圆形土楼,被称为福建土楼之王。
五云楼是年代最久的方形土楼,大山环抱中的土楼群落,建筑古朴,造形凝重,文化深远。
用生土夯筑而成永定客家土楼,雄浑壮观,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与大自然完美结合,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它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千姿百态,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独具魅力。
它作为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充分展示了坚韧不拨,刻苦耐劳,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的客家精神。
此次客家土楼之旅,亲临其境,深深地感受着土楼客家人的博大胸怀和火一样的热情。
祌奇的土楼,浓浓的客家风情给我留下无限遐思和美好回忆。
篇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福建省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江剑锷我的家乡在闽西的一个偏僻山村——湖坑,它是著名的“土楼之乡”。
这里既有依山傍水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土楼,也有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旅游村,更重要的是有纯正独特的客家文化,这给我校提供了优越的作文资源。
为此,笔者从作文教学的角度上来利用土楼文化资源,巧妙地和文本中的作文要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素材可写,真正走出了一条书写客家特色的作文之路,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几点做法:(一)游览家乡土楼,谱写抒情赞歌。
永定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我校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用天然“生成”的土楼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尽情赞美家乡的作文素材。
在小学中、高年级习作中,让学生写出家乡美景的习作要求多次不同层次的出现,笔者结合语文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这类型的文章时,以此文本作为写景文章的范文。
在教完这一类型的课文后,进行课后拓展,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家乡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配合习作要求,于是,利用春游、秋游或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遍游了全镇的土楼景点和家乡的名山胜地,穿梭在土楼之中,流连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一次次参观游览,让学生不断感受祖辈们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强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自然,学生写作的兴趣高涨,写作的激情也就喷涌而出,一篇篇文质优美的参观、游览文章在学生的笔下流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土楼便又呈现出一派神秘的景色,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
千万盏的灯笼点缀着土楼的夜色……”(选自学生习作《我爱家乡的土楼》)“从山脚往上走,山势陡峭,路窄崎岖,野花盛开,树木苍翠茂盛,百鸟争鸣,从山上流下的淙淙流水像奏着明快的乐曲伴着游人往上走……”(选自学生作文《春游中华山》)看着学生们张扬个性的文字,心中暗自窃喜,面对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孩子们能不激情满怀?能不欣然提笔描绘出它的美丽与神奇?通过不断地整合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世遗”知识,学习写“导游词”。
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写介绍“世界遗产”的景点的导游词。
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学生虽然在产”零距离接触,导游词的题材马上就变得容易起来了。
因此,习作中笔者以“土楼景点——振成楼”为例指导学生写作。
此前带领学生遍游了全镇的土楼景点,有了课前精心准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依照习作要求分小组讨论,交流手头上收集到的有关“土楼景点”的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后,分别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
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该怎样写或怎样修改。
课后,让学生把自己所写的文章拿到所写景点进行朗读,让游客猜一猜自己所写的到底是哪处土楼景色,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样,既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还可以锻炼学生大胆交际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采撷民俗风情,展示场面描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作文要求,要写好民俗风情的作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民族不同地域的不同风俗。
小学生同节日活动、民俗风情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指导他们关注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事物,并学会记录这些活动的热闹场面,写好这方面的作文。
写民俗风情活动,常用叙述的形式介绍其起源、来历、意义,以及历史演变等情况。
但主要还是描绘生动丰富的庆祝活动。
每个节日自它产生以来,就以鲜明的意义存在着,并在每年的庆祝活动中形成较稳定的风俗习惯,而且代代相传。
诸如,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龙舟竞渡,“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或赏菊等,常出现盛况空前的热闹场面,体现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客家民系在永定除了建有大量的或方或圆的土楼,它还很好的传承和保留了中原古汉族的文化习俗,独特的风俗习惯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农村的学生都有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如湖坑“作大福”、陈东“四月八”、抚市“走古事”、……这些民俗风情活动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场面十分壮观,蕴含深厚的历史内涵,参加这些活动,写作这些活动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丰富的内容不仅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而且使学生重温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因此,写节日、民俗的作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我们民族的良好文化传统要代代相传,以民俗风情题材来要求小学生作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更进一步接受民族的伟大的历史,热爱生活,并准备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关注“热点”问题,进行个性创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福建(永定)土楼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特别是2010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永定土楼视察之后,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及时抓住“热点”问题进行作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写出了与总书记来永定土楼有关的作文题材,比如《胡总书记来我家》,还与“暖”主题征文活动结合,写下了《春暖土楼》……总之,土楼的“热点”无时不有、无时不在,要看老师和同学们怎样去捕捉,善于观察,积累习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