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园 土 壤 改 良 及 管 理 技术
1 土壤改良
1.1深翻改良土壤。合理深翻,能使土壤熟化、
疏松多孔,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系向垂直 和水平方向生长,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土壤 保蓄水分的能力。 1.1.1深翻时期。一般来说,果园深翻四季均可, 应根据果园具体情况适时进行。秋季深翻,通常在 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春季深翻,应在 土壤解冻后及早进行;夏季深翻,最好在根系前期 生长高峰过后,雨季来临前后进行;冬季深翻。宜 入冬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冬季深翻后要及时填 土,以防冻根。 1.1.2深翻深度。以比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为 度,且还应考虑土壤结构、质地、树龄等。如山地 土层薄,下部为半风化的岩石,或耕层下有砾石层 或黏土层,深翻一般为80~100 cm;如果土层深 厚,或为沙质壤土,则深度可适当浅些。 1.1-3深翻方式。①深翻扩穴。幼树定植几年后, 每年或隔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到全园株行间 全部翻遍为止。②隔行深翻。即隔1行深翻1行, 分2次完成,每次只伤一侧根系,对果树影响较 小,这种行间深翻便于机械作业。③对边深翻。自 定植穴边缘起,逐年以相对两面轮流向外扩展深 翻,直至全园翻完。④全园深翻。将栽植穴以外的 土壤1次深翻完毕。 1.2土质改良。果树栽植区不少为山地、丘陵、 河滩、沙地,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保肥蓄水 力差;有的土壤过黏或过沙,需要采取人为措施加
以改良,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客土法和增施有机Jj巴法等。
1.2.1客土法。搬运别处的土壤(客土)掺和在过沙
或过黏的土壤(本土)中,使之相互混合,以改良本
土质地的方法。
1.2.2增施有机肥。通过施用大量有机肥,提高土
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因为土
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沙粒强,比黏粒弱。增加有机
质含量,对沙质土来说,可使土粒比较容易粘结成
小土团,从而改变了原先松散的不良状况;对于粘
质土,可使粘结的大土块易于碎裂成大小适中的土团。
1-3盐碱地果园土壤改良
1-3.1修建排灌设施。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就是
洗盐,应设置健全的排灌系统,使之汛期不湿涝,
干旱季节不返盐。
1.3.2深施有机肥。有机肥含有机酸,与碱起中和
作用,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
力,减少蒸发,防止返碱。
1-3.3地面覆盖。地面铺沙、盖草或其他覆盖物,
可起到保墒、防止盐碱上升的作用。
1.3.4淤灌改良。用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灌溉田
地,淤泥沙覆盖地面,改碱效果好,速度快,投资少。
1.3.5营造防护林和种植绿肥作物。防护林可以降
舍给鸡群带来应激。
2.5制定适宜光照管理措施。在蛋鸡第19、2O周 龄时各增加1 h光照,以后每周增加0.5 h光照, 直至达光照16 h后维持不变,若在产蛋后期,尤 其接近淘汰周龄的阶段,可视情况延长光照至17~ l7.5 h。 2.6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要合理提供饲料和 饮水。喂料时,应搅拌均匀,少喂勤添,添料不宜 超过料槽深度的1/3,减少饲料浪费。蛋鸡要供给 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夏天,一天24 h要持续不 断的供水。 3搞好疫病防治 3.1做好预防注射。按照本地鸡病发生情况制定 适宜的免疫程序,并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一般在 转群同时,进行鸡新城疫、减蛋综合症和传染性支 气管炎(H52)三联油苗、新城疫系苗等注射免疫。 以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新城疫预防接种(可用新城 疫系冻干苗4倍量饮水免疫),可预防鸡新城疫。 其他鸡病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
3.2驱虫。笼养蛋鸡在转群1周后进行驱虫,常
用的驱虫药物为左旋咪唑片和丙硫咪唑片,将片剂
研磨成粉末状,再加上少量饲料搅拌均匀后,将此
混合料加到鸡群一次所采食的饲料中,最好在早晨
空腹时饲喂,让所有的鸡均能吃上已拌药的饲料。
3_3药物预防。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加抗
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
5周用药1次,以预防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
肠炎等;定期用多种维生素、速补等饮水,以适应
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各种疾
病的抵抗力。
3.4疾病治疗。勤于观察鸡群,发现鸡群异常,
要认真查找原因。一旦有蛋鸡发病,要及早治疗。
以免造成更大经济损失。
071500河北省高阳县农业局 蒋媛媛
・
49・
低风速,绿肥枝叶可以覆盖地面,均可减少地面蒸
发,防止盐碱上升。
1.3.6中耕、施用石膏。中耕减少蒸发,防止返
盐;施用石膏对碱土有中和改良作用。
1.4应用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是根据团粒结 构形成的原理,以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等作为原 料,从中提取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羰酸 类等物质,作为团聚土粒的胶结剂(称为天然土壤 改良剂),或者模拟天然团粒胶结剂的分子结构和 性质所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称为合成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活性,显 著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的数量,防止水土流失,提 高土壤透水性,调节土壤酸碱度等。①一般而言, 施用量在0.02%一O.2%。②施用时土壤墒情一般适 宜的湿度范围是田间持水量的70%~80%。③施用 方法是将粉剂直接施于表土,也可配成水溶液喷洒 园问,然后耙匀。 2土壤管理 2.1 耕翻土壤。耕翻土壤多在秋季或春季进行。 2.1.1秋季耕翻。一般在果实采收或落叶后进行。 耕翻深度一般为20~30 cm。 2.1.2春季耕翻。春耕较秋耕浅些。一般在将化冻 时及时进行,可保蓄土壤中上升水分。春耕后要耙平。 2.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既可清除杂草,避免其 与果树争夺水、肥和空间,又可以切断土壤毛细 管,减少水分蒸发。中耕在杂草出苗期和结籽前进 行,除草效果好。中耕深度一般以6~10 cm为宜。 2.3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的方法,效果良好。 2.4果园土壤覆盖 2.4.1 树盘覆草。首先整好树盘,然后将长约5 cm的 草覆盖在树盘内;最初覆草厚度应在25 cm以上。
常用覆盖物有麦秸、玉米秸、糠、山野杂草、落
叶、锯屑等物。为防风吹,可在覆草上压土或石块。
2.4.2地膜覆盖。覆膜只覆树盘或树冠下地面。覆
膜前先中耕、施肥、浇水和施用除草剂。覆膜后,
用土封严压实边缘,为防膜老化过快,可在树行间
取土加盖于膜上,同时也能抑制杂草滋生顶破地
膜。在成年果园,如于树冠枝叶密集的行间覆盖银
光薄膜,可增加地面折射和散射光照,有利于树冠
内、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果实着色,从而提高果
实品质。
2.5间作。在果树幼树期或尚未郁闭的果园,可
在行间种植间作物,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高经
济效益,还可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减轻杂草
危害。间作物要与树体保持一定距离,通常以树干
外缘为界,并加强土肥水管理,尤其是在二者对养
分竞争剧烈的时期,及时施肥和灌水。优良间作物
生长期短;大量需肥水时期与果树错开;植株矮
小,不影响树体光照;病虫害少,与果树无共同病
虫害;间作物本身营养价值较高。常用的间作物有
豆类、薯类、绿肥作物等。
755200 宁夏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五桥沟林场 马 鹏
(接60页)度。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 卷,没有复文的,放在请示年立卷。农业科研课题 档案的分类执行的是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科研课题 档案分类标准》。 3.1-3归档文件的排列。强调“事由原则”,即同 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对归档文件的 排列,应在同一保管期限,同一年度、同一机构 (问题)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3.1.4编号。编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 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 明。农业科研课题档案号=分类号+案卷顺序号。 3.1.5编目。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进行初步编目,包 括案卷封面编目、编制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 以固定整理工作的成果,为档案保管提供方便,是 检索档案的基本工具。在初步编目的基础上,编制 全宗目录、案卷(文件)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 目录和档案馆指南等,以提供各类档案检索工具和 报道目录,为查阅档案者服务。农业科研档案的编 ・50・ 目,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按照一定的要求,固定
系统整理的成果,揭示科研档案内容与成分的工作。
3.1.6装盒。装盒的具体要求包括:不同形成年度
的归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不同保管期限的归
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在分机构的情况下,不
同机构形成的归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
3.2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是档
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档案管理的要求。科研单位档
案管理的电子化优越性很多,首先是减轻管理者劳
动强度。其次是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
难,提高了立卷归档管理水平。第三是方便查漏补
缺。第四是便于档案的利用。总而言之,档案管
理的电子化是今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0500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李晓煜
0500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李海山
0500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 吕孟雨丁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