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改善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农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客运服务,是缩小城乡差距,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农村客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要而言,这种发展还是相当有限的,还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客运的要求。
如果把农村客运问题当成一个孤立系统去思考解决,必将影响与城市公交等客运方式的合理衔接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跳出传统的思路,把城乡客运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公共客运产品。
一、当前农村客运发展面临的问题1、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员居住分散、人口流动性弱、出行时效性强,导致农村客运客流量小、流向不均、流时不确定,客源分散,农村客运平时运力长期大于运量,逢赶场(集)、学生放学等客流高峰时运量又远远大于运力,使运力与运量始终难以匹配,容易导致高峰时间超载、超速等问题的发生。
2、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
农村地区的客运企业普遍是采用以包代管的“挂靠”经营模式。
在这种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下,争抢客源,擅自提价、宰客、卖客、甩客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既扰乱了客运市场经营秩序,在道路运输安全上也存在着一定隐患。
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尽管近几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相对于农村客运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比较滞后。
农村公路等级目前仍然较低,绝大多数都是三级、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抗灾能力弱,道路状况差,部分道路遇上雨天,路面坑坑洼洼,行车极不方便,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交通标志、安全设施等相关设施也不够齐备,部分公路还难以达到通行客车的安全条件,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4、车辆装备水平低。
目前,农村客运车辆装备水平总体比较落后,绝大多数为普通级客车,且技术水平低,车辆档次差,车辆陈旧老化,服务设施不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运输服务质量不高。
5、农村客运企业普遍亏损。
由于当前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等原因,造成车辆油耗高、磨损严重、轮胎消耗大,增大了农村客运车辆运营成本;同时由于农村客运的收入偏低,且在营业税、保险费、承包费、管理费等费用方面收缴又缺少实质性优惠政策,致使经营者负担过重,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这样的经营环境很难保障农村客运的可持续发展。
6、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发展不协调。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衔接不畅。
由于城市公交、次支道路客运与农村客运分别由具有不同经营资质的企业承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运输方式在规划上互相排挤的多,相互合作的少,从而导致了城市公交、次支道路客运与农村客运之间相互衔接不畅,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得不到最有效解决。
二是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发展存在冲突。
由于主城区城市化进程迅速,农村客运服务范围缩减很快,鉴于城市公交自身的优势,凡是开行城市公交的线路,与其同线的农村客运车辆根本无法和城市公交竞争,致使农村客运经营者的前期投入成本难以回收,不仅打击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积极性,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成因探寻分析目前农村客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纳讲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农村客运的投入不能满足建设城乡统筹需要目前,政府对农村客运车辆的补贴仅有燃油补贴一项,除此之外政府对农村客运没有其他的明确的税费减免政策或补贴。
在这样的环境下,具有公益性运输特点的农村客运企业,很难按照高质量的服务标准经营下去。
同时,由于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了一些偏僻的行政村虽然公路已通,但由于通村公路开行客运线路的安全条件尚不达标,致使客运车辆难以开行。
2、经营企业现行管理模式不适应当前群众对出行的要求目前农村地区的客运方式主要是次支道路客运定线车和农村客运班车,其中大部分属于公司以包代管的“挂靠”经营。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公司对车辆的经营者和驾驶员缺少必要的管理手段,导致管理失控。
同时,经营者和驾驶员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往往只选择对经营效益好的线路,奉行的是“盈利性”原则,但农村客运需要的却是“公益性”运输,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明显不适应农村客运的发展需要。
在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这种群众需要但又经营效益差的农村线路往往无人问津,普遍服务难以得到保障。
往往会出现“群众有需求,政府有规划,客运无人跑”的尴尬局面。
3、城乡客运发展还缺少统一、协调的发展规划在原有的城乡二元化管理的分割模式下,形成了以城市公交为主的城市客运解决方案和以农村客运班车为主的农村解决方式。
两种方式的运输范围划分很清楚、自成体系,与之相配套的规划也互相分割,形成了两种管理模式和两种发展规划,两种发展规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最后导致了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衔接不畅,群众的乘车依然不变。
4、现有农村客运的运输组织方式不适应农村客运的特点长期以来,农村客运按照交通部的班车客运进行管理,实施了“四定”(即定员、定班、定线、定票价)管理,但这种运力组织方式并不符合农村客运的特点。
首先,农村客运存在着客流量少、流向分散的问题,而目前定线营运却难以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也难以支撑自身的客运经营。
其次,农村客运出行量不稳定,平时出行量少,高峰时间出行量大,在定线经营的模式下,每条线路的车辆相对固定,往往会出现“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的局面,对客运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目前农村客运问题往往以县为单位来解决,各县的农村客运只能在本县范围内运营,不能跨县营运,而农村群众的出行往往是以经济区域而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定的。
特别是毗邻县间的毗邻乡镇,往往联系非常紧密,存在着相互“赶场”的情况,需要农村运力的相互协作和互相流动,而目前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线路规划不能满足这种出行需要,造成了群众出行的不便。
三、对策分析要解决当前农村客运发展滞后、与城市公交衔接不畅的问题,必须把城乡客运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按照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要求对现有客运进行系统改造,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一)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定义所谓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指根据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心城市内的城市公交、城间客运、出租客运、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城市周边农村的各种客运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各种运力的合理调控,更好地进行旅客运输工作组织,实现统一、有序、高效、协调发展的客运系统模式。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把城市和农村客运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来整体考虑,注重了城乡客运的有机连接、从而避免了城乡客运的分割,注重了城乡客运的协调发展,避免了城市公交、次支道路客运与农村客运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首先,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分割,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而作为整个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不可获缺的重要环节,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的有效推进,不仅能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分割,缩小城乡客运差距,同时也是促进主城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主城区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如果不把城市公交、次支道路客运和农村客运进行统筹规划,就会出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无法统一的问题。
具体来讲就是当前不发展以解决农村地区为主的次支道路客运和农村客运,目前群众的出行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但如果仅仅考虑目前农村出行的解决问题,忽略目前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那么,目前发展的运力将为以后发展城市公交客运制造很大障碍。
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后,不仅有利于各种道路客运方式的有效衔接,方便人民特别是乡村居民的出行和中转换乘,为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创造便利条件,缓解城市压力,还有利于道路客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保持供需基本平衡,避免无序竞争与浪费。
(三)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1.建立城乡一体的客运发展规划城乡客运要协调发展必须制定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性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从而确保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2.实施城乡运力组织一体化经营为了适应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应着力推进城乡客运经营一体化。
所谓城乡客运经营一体化,就是由1-2家具备同时城市公交、次支道路客运和农村客运经营资格的客运公司,通过参与招投标,实现对城乡客运市场的区域性或线路性专营,从而实现客运经营主体的一体化。
经营主体一体化可以消除原来分散经营的运输经营业户各自为战、风险承担能力差、恶性竞争不断、经营秩序混乱、社会效益差等问题,由粗放型管理逐步过渡到集约化经营;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客运、次支道路客运同归属于一个经营主体,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无障碍地将农村客运、次支道路客运逐步过渡成为城市公交客运,确保运力过渡期间的社会稳定。
3.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构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必须强化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应加快通村公路改造步伐,加强乡村公路管养,全面提高乡村公路通客运班车能力,扫除不通客运车辆的“盲点”。
其次,加强农村客运站的建设,根据农村客运市场布局,充分考虑农村客运、出租客运以及公交客运的衔接合理设置站点,农村客运场站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客运量相对大、人口多、已实行片区经营优先建设,满足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有效衔接。
4.构建城乡客运统一的政策环境农村客运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点,因此要促进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一体化,必须对城、乡客运实现同等待遇和统一管理。
主要是要对农村客运车辆在税费上给予优惠,可以通过统一参保、减免税费、建立农村客运发展基金等方式,让农村客运享受的政策逐步向城市公交享受的优惠政策靠拢,从而降低营运成本,确保普遍服务能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城乡客运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地思考,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障,逐步构建起城乡客运的一体化网络,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