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使用存储技巧:分层存储与宽条带化

高效使用存储技巧:分层存储与宽条带化

高效使用存储技巧:分层存储与宽条带化
2009-12-15 作者:编辑:乐乐转载自:TT存储点击进入论坛
关键词:分层存储宽条带化
分层式存储(Tiered storage)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高级分析师Andrew Reichman表示,把旧的或者不重要的数据转移到速度慢、价格便宜的存储介质上去是另外一种常用的有效节约成本的方式。

SATA硬盘的成本是FC硬盘的十分之一,耗电量也是FC硬盘的十分之一,可以提供10
倍的密度。

在自动精简配置和宽条带的部署中,SATA硬盘的性能可以得到更为卓越的发挥。

Storage Switzerland的创始人兼高级分析师Crump建议用户不要陷入分层次存储的困境之中。

尽量把不需要的数据删除。

如果某些数据在两年内已经没有人使用的话,那再使用它们的机会就很少了。

Roger Cox表示,在未来的12月内,存储产品供应商们开始让用户把磁盘卷和独立界面上的那些不重要且以后可能不需要的数据,转移到速度稍微慢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存储设备上。

自动分层次存储一般在“子卷”层使用,对存储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宽条带化(wide striping)
宽条带化是RAID的一种演变,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硬盘上;每个硬盘只使用相对而言很
少的容量就可以将性能最大化。

Forrester Research的Reichman表示,价格昂贵的FC硬盘能够满足对高性能的需求,但相比之下,宽条带化与低成本的SATA硬盘结合使用,在
节约成本方面尤其见效。

他说:“3Par、Compellent和NetApp一直都在使用宽条带化,并声称由此SATA硬盘的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日立数据系统(HDS)和EMC几年前在发布了自动精简配置之后,也提供了硬盘池和宽条带化功能,并且强调SATA硬盘的性能比其他的厂家更具优势。

在一些宽条带化方案中,一些经常需要访问的数据是自动的存储在硬盘的外轨道上,所以它读取的速度比较快,其他的一些读写不是很频繁的数据就存放在其它可用空间中。

在一些宽条带化方案中,一些经常需要访问的数据是自动的存储在硬盘的外轨道上,所以它读取的速度比较快,其他的一些读写不是很频繁的数据就存放在其它可用空间中。

Rob DiStefano是非营利机构Earth Rangers Foundation 的IT 系统经理,在公司Pillar Axion 600 的存储设备上采用了这项新技术之后,硬盘的利用率提高了80%,而原来网络
附加存储(NAS)的利用率只有40%。

使用Pillar公司简单易用的接口,他可以降低10%的管理成本。

效能的提高各有差异
不管是什么产品,厂家都会选择理想的方案来计算它们节省的容量。

但对某些用户而言,效果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美国External IT 公司的Dallas 数据中心中的数据只减少了7.5倍,而Data Domain 承诺的是15到20倍。

这是因为重复删除的数据类型有问题造成的,不过整体来说他们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美国某医疗协会的网络工程负责人Rich April表示,存储厂商声称可以减少60%到80%的存储需求,这个数据应该是被重复删除的文件数量,可是旧的数据库系统跟这些新技术并不能完美的合作,所以他可能看不到新技术带来巨大的改变。

不过,通过EMC的Avamar 软件将远程办公系统中数据从原来的磁带备份转变为硬盘备份,备份数据减少了70%。

整个过程中哪些因素要考虑取决于用户的应用、数据大小和类型;现存的存储网络,控制器和阵列;应用程序和备份的性能。

就像StorageIO Group的Schulz说的,当想要节约存储的开支时,目标往往会随着用户的具体环境而改变。

但是新的技术还是非常值得去尝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