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 技能篇-心理治疗

护理心理学 技能篇-心理治疗


不良行为 (3)适应证:恐怖症、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
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包括酒瘾、烟瘾、手淫、性变态行为、 特定的犯罪(如窃瘾)和多食肥胖等;矫正某些社会行为 障碍,如孤独症、慢性精神病人社会适应问题、某些慢性 躯体疾病病人的习惯性病卧等。
返回
系统脱敏法
1.原理
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 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 退(脱敏)
计划原则——矫治的计划
综合原则——手段的综合
保密原则——内容的保密
中立原则——立场的中立
回避原则——亲友的回避
返回
五、心理治疗的分类
1.根据形式: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
2.根据心理现象的实质:言语治疗和非言语治疗 4.根据意识范围的大小:觉醒治疗和催眠治疗
5.根据学派理论: 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 森田疗法;其他疗法
本章小结
学习结束
思考题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在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运用医学心理 学的理论和方法,干预患者的心理、行为, 以缓解和消除其心理和行为障碍的过程。
区别 对象 理论 关系 内容 目标 心理咨询 正常人 心理学理论 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治疗 病人 医学心理学理论 医患关系 心理、行为障碍 矫正异常心理和行为 返回
二、心理治疗的范围
1.躯体疾病患者:急性、慢性疾病的患者;外伤、 传染病患者等。
2.心身疾病患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 3.精神疾病患者:各类神经症,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患者等。
4.不良行为的人:包括性行为障碍、过食与肥胖、 烟瘾、酒瘾、口吃、遗尿、儿童行为障碍等。 5.适应不良的人:人格障碍、心理社会压力大适应 困难者。
返回
1.精神分析疗法
(1)原理
潜意识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如精神刺
激)可转化为各种心身症状(精神疾病如癔病、神经症,躯 体疾病如溃疡病等)。因此,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
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潜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
主要是幼年时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带入到 意识中,转变成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和进行疏导,从而能 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可达到治疗 的目的。
(2)方法
适应良好
尊重和接纳 通情和理解 和睦关系
适应不良 (3)适应证:适应不良的学生;儿童与父母关系紧 张;各种慢性精神病缓解期等。广泛应用于婚姻、家 庭、教育、工商等领域。
返回
4.认知疗法
(1)原理 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首先通过支配外部反应的
认知过程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加工、提取等,
然后再进一步影响人的反应,即刺激——认知、评 价——反应。 人们出现异常心理、行为是认知、评价出现问 题,因此纠正认知、评价可消除异常心理和行为。
(2)方法
解释
自由联想 释梦 催眠
意识层
阻抗 移情
潜意识层
(3)适应证:适应于神经症
返回
2.行为疗法
(1)原理
人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
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
得,那么也可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 的。
(2)方法 系统脱敏法 厌恶法 示范法 正强化法 良好行为
3.来访者中心疗法
(1)原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 Rogers 1902-1978) 所创, 是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 个体成长受阻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是“条件性 积极关注”,迫使他歪曲自己真实的感觉,并不自觉地将父母 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 渐渐地出现“自我意识”不良以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的差距,这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治疗者不以专家、权威自居,而是一位有专业知识的朋友, 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给病人带来温暖与信任。治疗时 不下指令,也不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集中于病人的思维与情感, 给求询者提供一个有利的、特定的心理氛围,耐心倾听诉说, 表示同情与理解,让病人在充分表达与暴露自己时,体验到自 身情感与自我概念的不协调,从而改变自己。
(2)方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 迈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 戈弗雷特的应对技巧训练 考铁拉的隐匿示范 德苏内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
正常心理、行为
异常心理、行为
(3)适应证: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等。
返回
理性情绪疗法
1.原理
A —B —C 理论 非理性信念有三种基本形式:自我完美信念; 公平 世界信念; 自我中心信念。
2.方法(三个步骤)
松弛训练: 划分焦虑等级: 脱敏训练:
3.适应证
各种恐怖症;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等 返回
厌恶疗法
1.原理: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作用。 2.方法 确定厌恶刺激 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环境刺激、想象厌恶 实施要领 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 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随时进行鼓励强化。 3.适应证: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包括酒瘾、烟瘾、手淫、 性变态行为、特定的犯罪(如窃瘾)和多食肥胖等。 返回
2.方法
(1)先对有关患者最紧迫的事件A做工作性描述,然后判 定患者视为由A引起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后果C。此时也不 对那些后果进行质疑。 (2)探讨事件A和后果C之间的信念。 (3)逐步以强有力的说服和直接对质,说服患者用理性信 念代替非理性信念的好处。 返回
返回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问题探索阶段 ——了解问题的表现、病因等 分析认识阶段 ——测量、记录、功能分析等手段 治疗行动阶段 ——选择具体治疗方法并开展
疗效评价阶段 ——及时评估疗效
结束巩固阶段 ——布置作业,追踪了解
返回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和谐原则——关系的和谐
心 理 治 疗 原 则
针对原则——问题的针对
护理心理学技能篇
—— 心理治疗 ——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心理治疗中的有关概念
2.掌握系统脱敏法的应用
3.熟悉心理治疗的范围、过程和原则
4.熟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 和认知疗法 5.了解人本主义疗法和森田疗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二、心理治疗的范围 三、心理治疗的过程;四、心理治疗的原则 五、心理治疗的分类 第二节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一、精神分析疗法; 二、行为主义疗法 三、人本主义疗法; 四、认知疗法 五、森田疗法; 六、其它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