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血管内凝血(栓塞和出血)的观点认为髓内出 血可能是骨坏死的原因。触发血管内凝血(DIC) 的因素很多,如变态性或过敏性反应,血管内抗 原抗体反应,创伤性脂栓,严重酸中毒,顽固性 休克,长时间微循环的瘀滞,低血氧症,大量外 源性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使 用等。 4.骨内压增高的观点(进行性缺血学说)长期使 用皮质类固醇的实验动物中,股骨头的血流逐渐 降低,是由于软骨下的动脉脂栓、脂肪细胞肥大 及股骨头髓内压逐渐增加的缘故。
中医学病因病机
气滞血瘀 : 筋出槽、骨错缝使气不流通,血离经脉,脉络 被气血瘀阻不通,气滞血瘀,经络不畅,则骨失血濡,筋 失津养,则骨痿无力,发生骨坏死。
排出率很低,引起造 法的坏死发生率低,
血功能和故微循环障 尤其在治疗前有两周
碍,以致骨坏死。
以上牵引者。
骨质疏松学说
骨质疏松学说(机械应力理论):由于 机械应力的集中,使病变区产生于关节 软骨下区,易因轻微压力发生骨小梁细 微骨折,受累骨由于细微损伤的积累, 机械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塌陷。压缩病 变区出现被压缩的髓细胞和相应的毛细 血管,从而导致缺血坏死。骨质疏松是 股骨头缺血坏死时所并存的现象。
血运障碍学说
血运障碍学说:支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占绝大 多数
1.脂肪栓塞的观点认为其股骨头的坏死是脂肪栓 子造成骨内血管的栓塞所致,而脂栓来源于 囊性脂肪肝。
2.小血管病变的观点:尤其是saito合并使用马血 清使兔致敏,产生血管炎和股骨头坏死模型, 对揭示其病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骨头 坏死不是随着股骨头单一的血供损害发生, 而是血管再生的反复中断所导致的结果。
解剖学基础
支持带动脉 干垢动脉 股骨头圆韧带动脉 股骨滋养动脉
解剖学基础
支持带动脉:由环绕股骨颈基 底部的动脉环发出后,分3支 进入关节囊,分别是后上支持 带动脉3,后下支持带动脉5, 前支持带动脉4。后上和后下 支持带动脉主要来源于旋股外 侧动脉2,主要供应股骨头上2 /3和下1/3区域;前支持带 动脉起源于旋股内动脉1升支。
股骨头坏死发病因素及发病机理
辐射损伤引起的股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
头坏死:放射性核素 疗中并发股骨头坏死:
损伤是由于长期超量 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
蓄积于体内所致特别 的缺血坏死往往是在
是镭和锶,他们对骨 采取复位治疗后所出
组织有特强的亲和力, 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并参与骨组织内成份, 非手术疗法较手术疗
解剖学基础
干骺动脉 : 由环绕股 骨颈基底部的动脉环发 出,分成两支,上干骺 动脉和下干骺动脉,各 自分成细小支进入关节 囊小孔,距关节边缘处 进入股骨颈,沿骺线进 入软骨下骨与支持带动 脉相吻合。
解剖学基础
股骨头圆韧带动脉6: 动脉多数起自闭孔 动脉,经髋臼横韧 带下方,沿股骨头 圆韧带进入股骨头, 此动脉供应血液量 少,容易受年龄影 响,发生硬化和闭 塞。源自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分期
Ficat分期法(1980) 0期: X线片表现正常 Ⅰ期:X线片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弥漫性骨质疏
松 Ⅱ期:股骨头轮廓正常,广泛骨质疏松,有骨
硬化或囊性变 Ⅲ期:股骨头内硬化、囊变,股骨头塌陷,有
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 Ⅳ期: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继发性改变如
关节炎,股骨头塌陷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伤教研室
概述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也称为股骨头缺血 性坏死,属于骨坏死的一种。它是指股骨头由于 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股骨头失去正常营养供给, 进而出现坏死,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而导致 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医认为骨坏死归属于 “骨痹”、“骨蚀”、“历节”、“骨痿”,属 痹症范畴。
Ⅲ期: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 Ⅳ期:X线上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变窄,髋臼
也显示有骨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等变化, 可见软骨下骨折。
Steinberg分期
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 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A轻度股
骨头病变范围<15%;B中度15-30%;C重度:>30%) 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A轻度:<15%;B中 度:15-30%;C重度:>30%) 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A轻度 <关节面长度15%;B中度关节面长度15-30%;C重 度:>关节面长度30%) IV期股骨头变扁(A轻度<15%关节面或塌陷<2mm; B中度15-30%关节面或塌陷2-4mm;C重度>30%关节 面或塌陷>4-mm) 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A轻度;B中度;C重度)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分期
国际分期法——骨循环研究协会推荐(1992) O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或MRI阳性,或二者均阳性。分为内侧、
中心及外侧型。依MRI所见,股骨头受累少于15%者 为Ⅰ-A,15%—30%为Ⅰ-B,大于30%者为Ⅰ-C Ⅱ期:X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 性变、骨质稀少),X线及CT上无塌陷表现
少或阻断,产生骨坏死。
栓子,使血管阻塞导致缺血。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导致股骨头 坏死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超过 外伤所造成的股骨头坏死而列第一 位。
减压病:是工作在特压力条件下 的人员,由于压力过大或减压过 快发生的疾病,而股骨头坏死则 是减压病的晚期并发症。减压病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理为气体栓
塞。
解剖学基础
股骨滋养动脉: 由股骨干髓腔进 入股骨颈,与支 持带动脉形成吻 合网,对股骨颈 血液供给很少, 仅及股骨颈基部。
股骨头坏死发病因素及发病机理
创伤: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头骨 酒精中毒: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
折及髋关节脱位,均可损伤供应股 因素,骨坏死率上升于饮酒量呈
骨头血液的血管,阻断股骨头血供 正比的关系。酒精中毒性股骨头
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坏死发病时间较长,说明缺血性 骨坏死并不是酒精直接影响股骨
血液疾病:最常见的是镰状细胞贫 头血液供应。酒精影响脂类代谢,
血、高血氏病、血友病、镰状细胞 导致脂类代谢紊乱,脂肪酸氧化
血红蛋白病等。产生小血管阻塞, 过程受阻,使体内甘油三酯在骨
微循环栓塞和梗塞,使髓内血供减 髓中积聚,产生骨内高压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