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关注
T…Ⅲi ally Attenti。n
计划以新余为中心.打造年出栏500
万头优质生猪的现代养殖基地 在 管理上将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 式,整合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产业
链资源.推动"-3地养猪业在技术和 规模上的升级
河南省世行贷款生态畜牧业
项目启动培训班开班
8月9日.河南省世行贷款生态 畜牧业项目启动培训班在郑州正式 开班.这意味着历经7年努力的世行 贷款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据了解.这一项目计划总投资
1.71亿美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8000 万美元.贷款期限为30年.实施期限
为5年,将在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 阳、焦作、新乡、濮阳、商丘、济源等8 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实施,项
目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加强、培训和技 术支持,支持新建、改扩建590个项
目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以及项目管 理、监测与评价等。在项目设计上,将 通过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新型
的动物生产模式.真正实现植物生 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 项 目将对名单中80%的养殖场、养殖小
区实施改造.加强粪污收集与处理设 施建设:同时配合河南省新农村建 设.新建项目总数约20%的养殖小
区.将分散在庭院的养牛农户纳入到 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养殖 卜区中来
河南“正阳三黄鸡”正式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因嘴黄、毛黄、爪黄而得名的“正 阳三黄鸡”.近日被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是该县的慎水
乡、兰青乡、铜钟镇、大林镇、皮店乡、 陡沟镇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正阳三黄鸡肉质鲜美.还具有补 气、养血、利尿之功效,素有“药鸡”、
“中华名贵鸡种”之称。系我国稀有的 特优型地方良种鸡之一 4
科技
中国完成首个鱼类基因组测序
8月11日.从深圳华大基因研
究院获悉.由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与
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启动的半滑舌
鳎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图谱绘制研
究项目已全部完成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博
士说.这是中国完成的第一个鱼类基
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使半滑舌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测定
了全基因组序列的鲽形目鱼类 这个 项目得到了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
丰滑舌鳎俗名鳎米鱼.是中国特
有的名贵经济海水鱼类。由于其味道 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市场价值
极高。中国沿海地区普遍养殖.年产
值迭15亿-20亿元人民币
疫情
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
形势总结分析工作会议召开
2010年7月28—30日.农业部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
2010年上半年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
疫情形势总结分析工作会议。会议总 结了上半年全国动物疫病监澳l、疫情
报告及疫情形势分析评估工作开展
情况.研究分析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特点与流行规律、当前发生形势及发
展趋势.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上半年.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机构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根据国家 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深入研究难
点f"l题.创新Z-作思路。扎实开展动
物疫病监测、疫情报告与分析评估及 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逐步提高监测
水平和疫情分析评估质量.取得较好
成效。
会议对下半年全国动物疫病监 嘲纠广裔2010年第16期
测与疫情形势分析评估工作进行部
署.要求各地在落实各项监测措施的
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防控工作.努力
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一 是科学开展监测工作.实事求是地上 报监测结果.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消除
疫情隐患 二是积极推行“定点定期
定量定性”监测模式.及时掌握动物
病原分布变异情况和疫情动态 三是
确保监测经费投入.加大监测投入力 度.强化技术培训,建立相对稳定的
监测队伍.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四是充分发挥测报站的作用.严格按 照农业部《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
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管理规范》要求,
加强“两站”建设管理 五是确保检测
试剂质量.尽快推进全国监测工作实 现统一仪器设备、技术标准、检测试
剂。六是建立健全科学评价制度。建
立动物疫情定期分析评估制度和科
学的工作考评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我 国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的方法等
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李长友指
出。近年来,全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
发展较快、进步很大.监测数量逐年 增加、监测力度逐步加大、规章制度
不断健全、监测职能充分发挥.疫情
测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各地要继续
坚持“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 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定点监
测和全面监测相结合、抗体监测和病
原学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禽
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发挥国 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
监测站的作用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 任张仲秋说.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机构的大量工作为科学预测下阶段
全国疫病发生趋势奠定技术基础.推
动完善疫情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各地
通过此次会议建立全国性的疫病监
授6和疫情形势分析交流平台 要进一
步健全完善实验室网络.坚持推行科 学监测模式.加强疫情监测信息化系
统建设.提高疫情监测数据的信息化
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