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 CAOYE YU XUMU 2012年第6期总第19g期草业与畜牧_
、
陈新 (新疆草原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点
摘要:为规范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使养殖小区建设趋于完善,本文从养殖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饲养管理和后
期的运行管理等多个技术层面,阐述在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的有关技术要点,从而进一步促进奶业健康、协调发 展。 关键词: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23.4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03(2012)06—0038—05
新疆是我国的奶牛业大省,2000年以来,奶业发 展迅速。2009年,全疆奶牛存栏238万头,占全国奶
牛总数的19.53%,奶类总产量221万吨,其中牛奶 220万吨,乳品加工量(折合鲜奶)65.32万吨,每万
人占有奶牛1 103头,居全国第2、位。但由于奶牛品种 多以本地土种牛和新疆褐牛为主,饲养管理粗放,大 多实行放牧或半放牧饲养,单产水平低,年平均产奶
量不到2吨,仅为全国奶牛平均产奶量的40%左右, 因此牛奶总产量只占全国的6.25%。如何提高奶牛单
产水平及鲜奶品质,如何增加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今后 本区奶牛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奶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说 明,建设高标准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是推 广科学养牛,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理顺产销关系,
促进奶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截止201 1年全 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近250个,但由于部
分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在建设地点的选址、养殖小区布 局、粪污的处理以及饲养管理、后期的运行管理等方 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小区建成
后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养殖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提 高饲养管理水平和后期运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养殖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
收稿日期:2012—03—16 作者简介:陈新(1969一),女,乌鲁木齐市人,本科,高级畜 牧师。主要从事草业技术推广,草原畜牧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等 工作。 ● 38 1.1选择适宜的建设地点 1.1.1养殖小区的建设地点应选择在定居点(或居民
区)的下风处,地势略低于定居点(或居民区),与 定居点(或居民区)之间要保持500m以上的距离,
做到人畜分离。 1.1.2避开有污染源的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造 纸厂、矿山等企业;与其它畜禽场相互间距离应在 500m以上,有利于防疫管理。
1.1.3 交通方便。距离干线公路(国道、省道) 1 O00m以上,以利防疫卫生和减少噪声。但要有专用
道路与主要公路相连,便于饲料、鲜奶的运输和工作 人员的进出。 1.1.4电力供应充足,通讯畅通。具备可靠的电力供
应,通讯方便,以便信息互通。 1.1.5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选择饲草(如苜蓿)和 粮食作物(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建场,
便于运输。 1.2合理进行小区内的布局 在总体布局时,从人畜健康的角度出发,根据 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区,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
防疫条件,合理安排各区的位置。养殖小区一般分 生活区、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和病牛隔离
治疗区。 1.2.1生活区:应在小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地段,并 与生产区保持100m以上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 卫生环境。
一草业与畜牧2012年第6期总第199期 CAOYE YU XUMU 畜禽养殖
1.2.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技术室、化验
室、档案资料室等。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设 置绿化隔离带,保证50m以上距离。 1.2.3生产辅助区:处于生产区和管理区的中间过渡
带上,它包括饲料加工车问、挤奶厅。生产区和辅助 生产区要用围栏或围墙与外界隔离。大门口设立消毒
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1.2.4生产区:养殖区包括牛舍、运动场、配种室、 堆粪场(或化粪池)等,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和下风
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完全不能直 接进入生产区。饲料区包括精料库、青贮池、干草
棚,离牛舍要近,便于车辆运送草料。为防止污水渗 入而污染草料,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1.2.5病牛隔离治疗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牛隔离 舍,此区设在下风口,应与生产区隔离。病牛区应有 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隔离区位于
生产区的下风向和低地势处,其距离在5O米以上、 1.3要科学设计牛舍 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好。牛舍要有一定数
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
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l生能好。舍内各种设施的 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奶牛生长发育、繁殖和饲养 管理。 1.3.1牛舍的占地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管理方
式、饲料贮存和加工等条件来决定。要求布局紧凑, 在不影响饲养密度的情况下尽量少占地,并留有发
展余地。从防疫、饲草饲料供应运输和便于饲养管 理的角度出发,每个奶牛小区饲养奶牛总头数以不 超过1 000头为宜。奶牛养殖小区的奶牛饲养数量和 占地面积的确定可参照表1。
表1奶牛饲养数量和占地面积关系表 头、hm。
备注:占地面积主要包括半舍、饲料间、运动场、草料棚以及工作间的面积。
1.3.2牛舍的建设标准:地基与墙体:牛舍基深60~ 80era,砖墙厚24cm,承重墙厚37cm,双坡式牛舍脊
高4.0~5.0nl,前后檐高3.0~3.5m。牛舍内墙的下部 设1.2m的墙围。 门窗:牛舍门高2.1—2.2m,宽1.8~2.5m。门一 般设成推托式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
窗应小一些,高1.5m,宽1.2~1.5m,窗台高距地面 1.2m为宜,窗户材料应选用塑钢等新型材料。 屋顶: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屋顶上设有通风
孔或小窗。 牛床和饲槽:采用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 是长1.6~1.8m,宽1.0~1.2m。牛床坡度为1.5%,靠
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 最适用,其上宽0.6~0.8m,底宽0.35~0.40m,呈弧
形,槽内缘高0.35m(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55~ 0.6m(靠走道一侧1。 采用养殖单元散栏饲养管理的奶牛养殖小区,可
分设饲喂棚和休息棚。饲喂棚中的牛床和饲槽同上。 休息棚内设自由牛床,根据牛的多少可建单排和双 排,每个牛床一般用铁管隔开,牛床宽1.2m,长 2.2~2.4m,牛床距地面高度15—20cm,牛床栏高 95~100cm,牛床后设有粪尿沟,自由牛床能保证奶
牛排粪到粪尿沟内。 通道和粪尿沟: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 道宽3.0m,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若建
道槽合一式,道宽3.6~4m为宜(含料槽宽)。粪尿沟宽 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宜,宽0.3~0.35m,深 0.10 0.2m,为便于冲洗,粪尿沟应有0.6%的倾斜 度,出口处应略低。
运动场、饮水槽和围栏: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 应以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其大小以牛舍建筑面积
的2倍为宜。除舍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 水槽。槽长3~4m,上宽70cm,槽底宽40era,槽高 40~70cm。每25~40头应有一个饮水槽,要保证供 水充足、新鲜、卫生。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栏高
1.2m,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 耐用。 1.4无害化处理粪污
39 畜禽养殖 CAOYE YU XUMU 2o12年第6期总第19g期草业与畜牧_
项目实施后,大批牲畜将集中饲养,如果管理不 善,牲畜粪便将对附近水源及居民区环境造成一定的
污染。为此,项目管理单位应做好养殖小区内牲畜排 污设施及排污标准的控制工作。 1.4.1在养殖小区地势最低的下风处,修建堆粪场和
化粪池,远离牛舍,有专用通道与养殖区及小区J'F ̄N 连,便于粪的运输处理和卫生防疫。 1.4.2对主要污染源牛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经
发酵腐熟后施人耕地,切实解决环境面源污染问题, 不产生二次污染。
1.4.3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牛场 粪便、污水进入无机环境(土壤),被分解者(微生 物等)转化为可给态养分和土壤肥力,供生产者(绿 色植物)利用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产品,将其
变废为宝。牛粪渣可进行高温干燥堆肥后制作成活性 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向市场销售,效益可观。
污粪的液体部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来作生活 能源,改善环境,从而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1.5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水电路是养殖小区建设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在规 划设计时,首先对养殖小区的外部水源及电力情况要 作详细的了解,对养殖小区内部的人畜饮水管线、排
污管线以及输电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 1.5.1道路:养殖小区内部道路规划必须合理,道路 分为净道和污道,二者不能有交叉。净道是专供饲 草、饲料运输和人行路;污道是走牛和运送粪便路。
道路设计宽度一般4~6m为宜。 1.5.2场区绿化: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
带,起到防风、阻沙、安全等作用。生产区、生活区 及管理区的四周,都应设置隔离林带,一般可用杨 树、柳树、榆树、沙枣等,其两侧种灌木,以起到隔
离作用。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在运动场的南、 东、西三侧,应设1~2行遮阳林。一般可选择枝叶开 阔、生长势强、冬季落叶后枝条稀少的树种。
2加强奶牛饲养管理 2.1选择先进繁育技术(见图1)
通过引进优质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奶牛与本地牛 进行杂交提高品质,并采用冷冻精液、性控精液和胚 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行自繁自育发展。
图1 牛群繁育技术工艺流程图
2.2推广科学饲养技术 2.2.1分群饲养:规模化养殖中根据生产潜力饲养的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分群饲养。分群的原则:奶产 量、年龄或胎次、泌乳天数或泌乳期、繁殖状态。一 般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分群饲养。同时依据奶牛的产奶
量设计奶牛的日粮配方,防止高产牛采食不足和低产 牛采食过量。根据奶产量分群饲养,由于每群泌乳量
一致,更有利于挤奶台的有效利用。同期奶牛的繁殖 检查、配种、妊娠相对集中,也可提高奶牛健康检查
40 的效率。 2.2.2引导饲养法:引导饲养法是使高产牛在产犊后 尽快达到产奶高峰的饲养方法。引导饲养从干奶期开
始。一是保持干奶牛有理想的体况。二是干奶牛进人 围产期就饲喂产奶日粮,以便使瘤胃的微生物区系适 应产奶日粮,并向有利于产奶的方向转变。在奶产量
上升趋势期以“料领着奶走”,在奶产量下降时以 “料跟着奶走”。引导饲养法可根据同产期、泌乳前
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奶期等不同时期合理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