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室管膜瘤
混合性胶质瘤 LOGO

什么是胶质细胞
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胞体
、突起以及中枢神经毛细血管的周围。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营 养、保护、髓鞘形成及绝缘,并有分裂增殖与再生修复等多种作用。
星形细胞瘤概述
全脑照射30~36Gy/3~4w 局部推量至50~55Gy/5~6w;

LOGO
LOGO
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的概述
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20-40% 原发部位依次为肺、乳腺、胃肠、泌尿系;
肺癌脑转移占脑转移瘤50-64%,小细胞肺癌生

LOGO
照射范围
GTV:FLAIR和或T2 MRI上的信号异常区域 CTV:I、II级 GTV+1.5~2cm III、IV级 GTV+2.5~3.0cm
如果肿瘤未过中线,则CTV尽量避免过中线,并避开重要
器官(脑干)

胶质瘤病理诊断的操作流程
临床表现
I~II级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 III~IV级 :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 颅内高压: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 局灶性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
①癫痫 病灶位于大脑半球
②精神症状
③其它:颅内高压 交叉性瘫痪 共济失调
LOGO

相邻两野需要适当间隙1.2~2cm;
每周上下移动间隙,以避免剂量重叠或过低。

LOGO
全中枢照射

LOGO

LOGO
放疗剂量
全脑放疗 36~40Gy/4~5周; 3岁以下儿童减少5Gy; 缩野后局部追加剂量至50~55Gy/6~7周 全脊髓放疗 30~36Gy/3~4周
混杂不均匀MR信号影,可见明显的占位征象;
肿瘤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肿瘤周围有中度或重度水肿;
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强化形式为不规则环形或片状,在 环壁上可见瘤结,若沿胼胝体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

LOG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南方医院放疗科
中枢神经肿瘤分类
原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脑膜瘤、
颅内
垂体瘤等 继发:脑转移瘤 原发: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
椎管内
继发:脊髓转移瘤
2
LOGO
脑胶质细胞瘤
脑胶质细胞瘤概述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主要有4种病理类型
星形细胞瘤
IV级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
WHO分级:Ⅰ~Ⅳ级 Ⅰ/Ⅱ级为低度恶性; 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 低度恶性胶质瘤可转化成高度恶性胶质瘤; Ⅰ/Ⅱ级胶质瘤生长迅速,浸润性生长或明显水肿,应按 高度恶性胶质瘤治疗; LOGO


LOGO
此患者的放疗计划。。。。。。
术后三月患者来院复查,未见明 显复发病灶。

LOGO
LOGO
髓母细胞瘤
发病概况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实体肿瘤;
发病中位年龄5-7岁;
30%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85%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

LOGO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治疗原则
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为首选; 术后 2~4 周左右尽快开始放疗; 强烈推荐常规分割(1.8-2.0Gy/次,5 次/周) 6-10MV X 线的外照射 推荐的标准剂量为 60Gy 不推荐 SRS(X-刀,Y-刀)作为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 推荐适形或调强放疗技术,推荐肿瘤局部照射

LOGO
LOGO
生殖细胞瘤
临床表现
颅高压 视通路受损 内分泌障碍(性早熟、 垂体功能障碍、尿崩症)

LOGO
鞍区生殖细 胞瘤 并松果体区 种殖转移 男性,12 岁

LOGO
治疗原则(一)
手术
获得病理诊断,减轻肿瘤负荷,缓解颅高压 单纯手术治疗不能根治 手术切除的程度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放疗
术后放疗不可缺少,提高生存率 剂量、照射范围是影响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对儿童的生长、内分泌、智力造成损伤
治疗原则(一)
风险分期
低风险组: 1 年龄>3岁 2 术后局部残存肿瘤 <1.5cm3,病变局限 高风险组:

LOGO
全脑放疗布野要求
照射方法
采用双侧平行相对野水平照射;
6—8MV X线等中心技术;
射野包含整个头颅。 射野边界 上界:头顶; 下界:第4颈椎下缘。 后界:露空 前界:眉弓上缘→外眦→外耳孔→椎体前沿


LOGO
治疗原则原则
I~II级胶质瘤,应行手术切除后做局部放疗

LOGO
治疗原则
目前,“手术+放疗+化疗”是恶性胶质瘤(Ⅲ~Ⅳ级) 治疗指南的1类共识。
早期唯一症状
诊断依据(一)
临床表现
2.小脑损害征:
①蚓部: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 蹒跚,步行足间距离增宽,站坐不稳 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 ②小脑半球:患侧肢体共济运动障 碍,同侧肢体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 弱,断续样语言
诊断依据(一)
临床表现
3.压迫邻近结构: ①复视:双侧展神经不全麻痹 侵犯面神经丘
1 年龄≤3岁
2 术后72小时局部残存
肿瘤≥1.5cm3
3 CSF阳性或肿瘤超出 后颅窝
于后颅窝无远处转移
治疗原则(二)
化疗
对高危患者明显提高生存率(5y:48% & 0) 对<3岁的患儿可推迟放射治疗的开始时间 对无播散转移的病例,可能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减量照射 不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受照射范围
依据临床分期和风险分期,手术、放疗、化疗 合理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 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对生长发育、智力的 影响 。
肿瘤边界相对较清楚或部分清楚;
肿瘤周围水肿轻微或无(水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 高信号),占位较轻; 增强扫描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

LOGO
脑干胶质瘤 (Ⅰ~Ⅱ级)

LOGO
MRI影像学特征
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

LOGO
病理特点
髓母细胞瘤属于原始神经上皮肿瘤;
恶性程度高,易沿脑脊液播散;
细胞极为丰富,体积小,胞浆少;
染色很深,聚集成堆,排列呈菊花样。

LOGO
诊断依据(一)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
①成因:第四脑室和(或)中脑导水 管受压--> 梗阻性脑积水。 ②症状: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呕吐 最多见
②呛咳:脑干和(或)第Ⅸ、Ⅹ对脑神经受压
③锥体束征:脑干受压 ④强迫头位: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 ⑤小脑危象
诊断依据(一)
临床表现
4.转移症状:
①脑脊液循环:蛛网膜下腔播散性种植
常见受累部位-脊髓马尾神经、前颅凹底 ②脑脊液分流:腹腔种植 ③伤口局部种植
诊断依据(一)
临床症状
小脑功能损害症状
④第四脑室前移可呈弧线形变扁。
⑤80%-90%伴幕上脑室明显扩大。
诊断依据(二)
影像学表现
2.MR表现: ①小脑蚓部好发。 ②T1加权为较均匀的低信号、T2加权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边缘清晰。 ③钙化、出血、坏死较少,可有小部分囊变。
④大多数为明显均匀的强化,少数呈中等强化。
⑤常压迫第四脑室,继发幕上脑积水。
男:女 = 1.3:1 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 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32%,少数可生存10年以上。 LOGO

好发部位
好发于小脑蚓部,少数发生于小脑半球;
极个别出现于成人大脑半球。
常侵犯一侧小脑半球或两侧小脑半球,压迫或侵及脑干、
第四脑室和导水管,造成脑积水。
LOGO
全脊髓放疗布野要求
照射方法
采用源皮距垂直照射技术;
全脊髓分为2~3段; 射野包含整段脊髓; 野宽一般为4~5cm; 骶部包括骶3/4,可增宽至8cm; 射野边界 上界:全脑野的下界;
下界:骶4下缘;

LOGO
全脊髓放疗注意事项

LOGO
辅助检查
⒈ CT:低密度区,肿瘤与周围水肿不易区分。占位效应和病
变范围大小有关,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部分可见斑点状钙 化病灶。 2. MRI:强烈推荐
MRI影像学特征
Ⅰ-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
肿瘤信号均匀,极少数表现为混杂信号;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LOGO
定位方法

LOGO
放射治疗
图像融合技术
放疗剂量

LOGO
系统治疗
替莫唑胺 (辅助治疗:同期 75mg/m2/d 巩固 150-200/m2/d×5天,28天/周期×6-12周 期) MGMT分子标志 亚硝基脲 PCV(洛莫司汀+丙卡巴嗪+长春新碱) 卡莫司汀 贝伐单抗+化疗(伊立替康,卡莫司汀,替莫唑胺) 铂类为基础的…
男性, 13岁 松果体 区生殖 细胞瘤

LOGO
左丘脑 生殖细 胞瘤 男性, 23岁

LOGO
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照射范围:全脑照射+局部推量
全中枢照射
椎管内播散;
脑多发灶的生殖细胞瘤;
脑室内播散。

照射剂量
治疗原则(二)
放射治疗
因其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内转移,所以目前认为肿瘤切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