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工作的几点思考
4月17日—4月22日,@区一行八位同志在@局长的率领下参
加了“@省校外教育之研学旅行学习班”#研学旅行活动,感触颇多,
受益匪浅。
首先,感谢@局长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领导给我们搭建了一个
到北京考察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结识了
不少教育精英。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拓展了新思路,开辟了新的航线。
@四中的户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
合,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户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紧
密结合。开阔了学生视野,做到了把生活当课堂,把世界当教材。阅
历课程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们的成长打开
了另一扇精彩神奇之门。
中国国家科技馆,工作日学生们穿梭其间,享受着科学技术的丰
富大餐,让我震惊。北京行知践行园的农耕文化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
育要寻求之根,残疾孩子的表演更让人叹为观止。内心的喝彩,如海
啸掠过。阳光少年的舞蹈,千手观音的表演都给了我人生的启迪。北
京翱翔营地的活动更让人记忆犹新,让我领略了另一番户外教育的盛
宴。中国人民在抗日纪念馆和卢沟桥纪念馆重新激发了我的强烈的民
族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都是学生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都给了
我新的启迪。尤其看到北京的孩子和老师都积极参与户外教育,并且
能把户外教育和课堂教育紧密结合,让我有了重新定位教育发展方向
的新思路。
一、领导重视很重要。办教育,校长是关键。一个好校长,就是
一所好学校。过去我不大理解。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决定了学校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办教育,校长的理念要新,思路要清晰。借鉴很有
必要,但创新更难得。北京四中和北京十一中学的领导正是因为不拘
一格的办学思路,所以他们走出了异于常人的特色之路。
二、课程规划要有前瞻性。课程规划要有时代感,要有实用性,
要和学习课程相结合。校外课程是书本知识的形象展示,是学生把抽
象的书本知识拿来在现实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运用。所以户外活动前
要周密地研讨和规划我们可掌控的,有实效性的课程。不能盲目的,
无效的或实效性不大的,单纯的户外活动。
三、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必不可少。每次活动后要总结,必要时还
可以对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和总结。因为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有利
于调整我们的户外课程标准,也有利于我们下一次工作思路的更新。
还可以查漏补缺。
总之,@之旅给了我新的启示,为新时期的办学工作打开了一扇
新的天窗。作为学校的主管,要抓住历史的机遇,拓展新的思路,办
出有特色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迅速启航。创办特色学校,我们
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