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指)再植的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
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护理评估】
(1)伤口的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的范围、皮肤活力,肌腱、神经、
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以判断伤情。
(2)患肢(指)血运情况 了解扎止血带时间,观察是否存在皮肤苍
白、皮温降低,皮肤青紫或肿胀等情况,以便及时松解止血带,配合
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3)伤口疼痛程度 以便及时处理疼痛,避免因剧烈疼痛发生虚脱、
休克。
(4)肢体离断的程度 完全离断与不完全离断。
(5)肢(指)体损伤的性质 整齐损伤与不整齐损伤。
【护理问题】
(1)焦虑(2)疼痛(3)潜在并发症: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
碍(4)知识缺乏 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
【护理措施】
(1)全身护理:病人经过长时间的创伤和手术,失血较多,术中应
补充足量的全血,术后严密观察伤员的皮肤色泽、血压、脉搏及周围
静脉的充盈程度,初步判断有无贫血表现,并做血的常规化验和血细
胞压积,必要时用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高位断肢者,
应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毒血症的产生。
(2)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过紧,指(趾)端暴
露,覆盖无菌巾或纱布,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注意防止伤员入睡后移
动肢体,使血管受压痉挛。
(3)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7-14d,避免肢体受压,预防血管痉挛。禁
止吸烟,严禁烟中尼古丁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痉挛。
(4)环境要求:环境要求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2~25℃,
湿度60℃,手部垫一软枕,抬高患指20~30℃,再植指体的皮肤温度
应在33~35℃,应用60W烤灯作局部持续照射,灯距患指30~40cm。
(5)定时定点皮温测定。术后可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肢体温度,一
般术后10天内每小时测皮温1次,测温应在烤灯关闭后15分钟进行,
避免误差,测温时应同时测健侧肢体的相应部位,记录对照,断肢再
植后一般患侧皮温高于健侧1℃左右,若低于健侧或皮温突然下降则
表明有血管危象存在,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6)皮肤颜色 再植肢体的皮肤颜色与健侧一致。皮肤肢体末端苍白,
指腹瘪陷,皮肤弹性消失,皱纹加深,皮温下降,提示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动脉痉挛或栓塞;末端皮肤色泽青紫、肿胀,皮肤水疱,皮
温下降,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变短,针刺指端出血呈紫色,皮肤出
现散在瘀点,变暗,提示静脉血管痉挛。
(7)抗生素的应用:伤口感染可致血管吻合口的爆裂、出血,影响
再植肢(指)体的成活,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预防感染的主要
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彻底清创,并在术前术中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
染,经常作伤面渗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提示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8)有关抗凝药物的应用: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断指再植手术后,一般已不再应用抗凝治疗。肝素常补用作吻合血
管时的局部冲洗抗凝药,将肝素50 ml稀释入2%利多卡因20ml及生
理盐水200ml中组成溶液,供局部冲洗抗凝用。
(9)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避免疼痛
的刺激引起的血管痉挛。
【护理评价】
患者焦虑感减轻,未诉伤口疼痛,肢体末端血运良好,皮肤颜色
红润,张力好,再植肢(指)功能恢复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