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摘要:本文从医疗废物来源及危害入手, 通 过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的分析, 对焚烧技术的应 用做详细介绍并简单改进。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焚烧 1、医疗废物的来源 医院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

丢弃、 不能再利 用的废物, [1]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 也包 括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 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 害化学物质, 甚至会有放射性和损伤性物质, 因 此医疗废物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 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2、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 疗废物分为 5 类: ① 感染性 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 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被病人血 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 的垃圾等; ② 病理性

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 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 包括手术中产生的 废弃人体组织、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病 理腊块等; ③ 损伤性 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 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 玻璃试管等; ④ 药物性 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 淘汰、变质或被污染 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废弃的 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⑤化学性 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 腐蚀性、 易燃易 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如废弃的化学试剂、 化学 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3、医疗废物的危害【 1】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

传染性、 生物毒性和腐 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 不当, 会被风扬失或 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 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与生活垃圾类废弃物不同, 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具有空间传染、 急性传染、 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 等特征, 其危害性更大。 国内外因地表水污染而 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的记载很多。 1955 年印度某 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污染, 68%的人口受到甲型黄 疸性肝炎感染; 中国吉林市江北地区曾因水源污 染,引起伤寒流行, 400 多人发病, 5 人死亡; 中国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 使附近 居民中 300 多人患结核病 ;1986年上海市爆发 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污水污染 的毛蚶引起的。 4、医疗废物处理现状【 2】 医疗废物的危害性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 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 许多国家和地 区对医疗废物的减量化、分类收集、储存、运输 和处理处置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 规定。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 , 主 要方法有焚烧、 高压灭菌、化学处理、微波辐射、 高温分解、等离子体和电弧炉等。与此相对比, 中国在法律法规制定、 监管体系完善、 社会公 众 意识增强和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运输、储存、处置作了 相应规定,建设部也早就对医疗废物提出了集中 处理处置的要求,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明显滞 后,对医疗废物的产生者、运输者、收集者、处 理处置者尚无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等问题。 二、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国医疗废物的管理体系很不完善, 没 有实现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 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医疗废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没 有从源头得到控制。 ① 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合理 ② 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 ③ 贮存、运输体系漏洞较多 ④ 处理、处置设施落后 三、 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了解不够 促进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了解,提高公众 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是对医疗废物实行有效管理 的社会基础。由于教育宣传不足和缺乏相关知 识,公众对医 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 有 的回收一次性医疗用品, 重新回流到一些“三无” 医院或作别的用途; 有的把医疗废物露天堆放在 水源附近;有些医院未将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 对待,直接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 病 原体借助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繁殖更快, 造成病 毒的蔓延。 四、科研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 中国在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的资金 投入、科研队伍培养和技术成果等方面, 不仅落 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也严重滞后于国内对医疗 废物处理处置日益增加的迫切需求。 5、医疗废物焚烧技术【 3】

一、综述 国内外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基本上采用焚烧 处理,尽管国外发展了高压蒸汽消毒、 微波处理、 等离子处理、放射处理等技术,但由于技术、投 资、运行费用等问题, 新近发展的这些新技术在 我国运用较少。目前国内各地对医疗废物的处理 大部分采取医院自行处理, 条件好的医院采取了 简易小型焚烧炉焚烧处理, 小型焚烧炉焚烧处理 规模小,焚烧、自动控制、尾气净化等技术水平 低、成本高、污染严重,并且城市医院大多数位 于城区或居民集中区,极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 染,市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理存在 许多风险隐患。 二、 优缺点 焚烧技术在处理医疗废物方面得到如此广 泛的应用,是因为它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① 垃圾经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体被彻 底消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经处 理后达到排放要求,无害化程度高; ② 经过焚烧,垃圾中可燃成分高温分解后, 减量效果好,焚烧筛上物效果更好; ③ 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可用来 供热或发电,可充分实现垃圾资源化; ④ 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 后污染较小,可靠近市区建厂; ⑤ 焚烧处理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 响。 当然,焚烧法投资大、占用资金周期长,对 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并且还可能产生较为严 重的“二噁英”问题,对烟气处理时要消耗大量 资金。 三、 影响因素 影响焚烧的主要因素:焚烧温度、滞留时间、 程度扰动和空气需求量

焚烧温度是指废物中的有害组分在高温下 氧化、分解直至破坏所需达到的温度。焚烧温度 是焚烧 炉炉衬结构设计与选材的重要依据。一般 来说提高焚烧温度有利于废物中有害物质的的 分解与破坏,并可抑制黑烟的产生,但温度过高 不仅加大燃料消耗量,还增加了烟气中氮氧化物 的含量。 滞留时间是指废物中有害组分在焚烧炉内, 处于焚烧条件下发生氧化、分解、燃烧,最后完 成无害化物质所需的时间。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 影响焚烧的完善程度,也决定炉体的容积尺寸。 影响滞留时间的因素很多,如焚烧温度、空 气过剩系数和空气在炉内同废弃物的混合程度 等。设计时不宜采取提高焚烧温度的办法来缩短 停留时间,而应以技术经济角度确定焚烧温度。 同样,也不宜片面地延长停留时间而达到降低焚 烧温度的目的。 为使废物及燃烧产物全部分解,必须加强空 气与废物、空气与烟气的充分接触混合,扩大接 触面积,使有害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氧化分解。 焚烧炉有独特的供风系统,且有足够的风压以加 强系统与废物和烟气的混合程度。 四、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用于焚烧医疗废物的焚烧炉型 主要分为一下五种类型。 (1)炉排型焚烧炉 (2)回转式焚烧炉 (3)流化床焚烧炉 (4)热解一焚烧炉 (5)国外最近发展的高压蒸汽消毒、微波 处理、等离子处理、放射处理等技术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系统包括医疗废物进料 系统、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燃烧空气系统、辅助 燃烧装置、热能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残渣 处理系统及

其他辅助系统。 以下是热解焚烧工艺流程 五、存在问题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过程中因为人为,天然, 仪器种种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较严重,处理效 果不明显,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影响 焚烧厂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归纳如下: 1、处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说对污染物 处理

过程不够关注,导致处理过程出现问题,进 而导致上述问题。 2、处理机制存在问题,焚烧过程不可避免 的产

生二次污染,但工艺流程对尾气处理及污染 物后续工作考虑不到位。 3、处理仪器因为长期使用破损, 效率降低,

处理方因经费问题不予更换,造成上述后果。 4、法制对此方面关注不够高,无法可依或 者有

■玉匸 養活性碳

k運艾壹二艺洗程宅医 S 1

r 匿氐

址液

经分崟收霆 的罢疗废物

w m

活 性 W 吸 附 干 I I r

飞灰

引 凤 机

:三 式 吸 收

E

在叹圭测

垃 转 < ______ 二 _____ 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