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体验式景观设计

浅谈体验式景观设计

浅谈体验式景观设计
场所、空间、物体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空间提供给
人必须的活动地域,以满足人类的各项生存活动;而物体则是人类必
须的生活器具。然而在现代社会当中的规划设计当中,人类对于规划
的场所、设计的空间或是创造的物体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体现
在——人类不仅仅需要一个地方以达到他们对城市的延伸(文艺复兴
时期新兴城市贵族对乡村土地的贪欲)或是对抗和逃避工业城市给他
们带来的恐惧和憎恶(工业革命中后期,人们对于城市的逆反感)的
目的,而是需要一处符合人类自身的活动和各方感官需求的领域,更
是需要一个能令人类感觉心情舒适和得到情感抒发的心灵寄托。现代
的景观规划或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在"人本思想"的基础
上,满足人的"体验"要求,进而达到人的精神需求。

一、"体验"的主体
"体验"的主体不应该是规划者或者设计者,而是观赏者,且是各
个阶层的观赏者,即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约翰·O·西蒙兹认为—
—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类、建筑物、社
区以及他们生活同他们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二、"体验"的概念
1、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
2、体会,即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
三、体验式设计
1、所谓体验式设计就是想象人们如何走进环境并获得怎样的空
间体验,他们会想起什么?被什么激发?受到何种启发?留下什么印
记?期望什么?
2、体验式设计不是简单的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在规划设计中引
入直觉的、内在的、不合情理的设计元素,环境才能与人们的内心真
正相连,因为这些因素正是人类的心智特征,逻辑性和合理性只能获
得人们的"体谅",而不是"认同"。
3、体验的设计就是"令我的想象走向具体"。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从虚无出发,前面一片空阔,没有影像,也没
有攀附之物,为了摆脱这种紧张和不安全感,我必须令我的想象走向
具体。于是,我开始为这种虚无和不安全构造一个可以令我内心放松
和可信的空间,为了离开这个虚无,我需要一个梯子,我可以想象一
个梯子应该怎样才可以令我放松——应该有很坚实有力的护栏,足够
宽阔的踏步;走完梯子,我应该吁一口气,前面应该有一个让我感受
安全的宽阔平台,平台的尽头应该有一个看起来很奇怪、很有吸引力
的巨大建筑,在它的下面有一道校门,校门进去时很深的过道,走进
去时,我希望它越来越宽阔,旁边应该还有许多指示引导我前进,这
条过道不能是笔直的,因为那会让我觉得没有尽头没有希望,我很担
心顶上或者后面会突然出现意外的影像,所以我需要明亮的灯光和简
单的造型,让意外的影像无处藏身……
这就是体验的设计想象,从"虚无"走向"具体的"心灵建造过程是
由想象、经验、情感、意识共同构成,是从极其紧张感自然趋向安全
和合理性的心灵慰藉过程。
4、体验式设计绝不仅仅只是视觉,或者触觉、听觉、嗅觉以及
味觉,这些只是"感受"的基本形式,真正的体验是指由超越或混合前
述原始形式而对心灵形成的压迫感、安全感、紧张感、极致和彻底释
放的轻松感,以及欲望、好奇、直觉、知觉、下意识和潜意识抗拒膜
拜等等心灵剧烈活动状态。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人类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和
自然应受到同等的理解和尊重。在考虑和组合景观各个要素达到美学
效果时,还需要将景观深入到时间性与空间性,以增加人们的情感体
验。
约翰•O•西蒙兹认为——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
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体验。景观设计师应该在以"以人为本"的前
提下,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追求景观的"至上而下"和"至
下而上"的创造,满足各阶层人们的身体的需求和情感与精神的寄托,
从而提高景观的"认同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