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带接入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之时,我们要连上互联网,还是要驱“猫”,所以对于许多网民而言,Modem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东西。Windows对Modem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使得安装Modem十分简单。但是在Linux下安装这个可爱的东西时,却并不是那么好办呀!
一、 认清Modem 我们都知道,电脑处理的是数字信息,而电话线路则是模拟信息,而Modem就是用来做数字信息和模拟信息之间的转换的。 当电脑要将信息传出来时,Modem将其调制成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出去。 而当信息通过电话线传送到电脑时,Modem将其从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息,这样就能够传给电脑,让电脑识别。 从这里大家就应该不难理解它的学名:“调制解调器”了。 Modem可谓是五花八门,下面我们一起来理清这些“类型”: 1. 按照Modem的速率进行分类: 也就是Modem调制的速度,我们使用单位bps来衡量。Bps的全称是Bit per second,也就是表示每秒多少位! 最早是2400bps,后来发展到9600bps、14.4Kbps、28.8Kbps、33.6Kbps、56Kbps。 大家是否记得,通常我们使用一个33.6Kbps的Modem下载时,每秒钟的传输速度最大也就4K左右,可能大家对这个速度会有一些疑惑。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个4K代表的是4K Byte,而33.6Kbps则是33.6K Bit,1Byte=8Bit。 2. 按照外形进行分类: 1) 外置式Modem,也称外猫 这种Modem的外形是一个小盒子,它通过串口与电脑相连。 2) 内置式Modem,也称内猫 这种Modem的外形则是与显卡、声卡、网卡相似,是通过插在电脑主板的ISA插槽或PCI插槽中使用的。 3. 按照实现原理来分: 1) 硬猫:顾名思义,使用硬件电路实现的MODEM; 2) 软猫:随着CPU速度的提高,使用软件将CPU模拟成为MODEM的DSP。使用这种MODEM,就需要软件的支持。Windows中提供了这种软件支持,因此,软猫又常被称为Win猫,这种MODEM的特点是便宜但占用资源厉害。笔者认为,硬猫价格已经很低,使用这种软猫没有什么意义。
二、 Linux对Modem的支持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Linux对于MODEM的支持情况: 1. Linux对软猫支持有限,我的建议是你别买软猫这种东西!如果你真的需要驱动这种软猫,参见本篇的第八部分:驱动软猫。 2. 对于外置式MODEM而言,可谓是配置最简单的设备,只需插入某个串行口,再对这个串行口进行相应的配置就可以使用了! 3. 对于内置式MODEM而言,也是通过串行口来进行使用的,但有些内置式MODEM并不能被Linux所认识(毕竟是插在主板上的,是一种虚拟的方式来使用串行口的),我们将在第七部分:驱动内猫中说明。 4. 在Linux中,MODEM的速率并不影响Linux的支持。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Linux中使用MODEM,都是通过串行端口来进行的。只要系统能够找到这个串行端口,就可以通过串行端口来通讯。因此,驱动MODEM的思路就是: 1) 对于外置式MODEM与能够被Linux系统识别的内置式MODEM,只需直接使用串行端口对其操作就行了; 2) 对于那些Linux不能够识别的内置式MODEM,我们先得想办法让它被Linux系统识别,然后才能够使用第1种方式来操作。
三、 Linux下的串行口 在Linux下,所有的设备都表现成为一个文件形式,对设备的操作也就与对文件的操作一样了。这些所有代表设备的文件都存放在“/dev”目录下。 串行端口也不例外,不过有些特别的是,每个串行端口对应的不仅是一个文件,而是两个。其中一个是用于拔入,而另一个则用于拔出。 1) 用来拔出的的设备文件名是ttySx,其中最后一个x是个数字,从0开始编号,与DOS串行口名的对应关系是: DOS下的名称 Linux下的名称 COM1 /dev/ttyS0 COM2 /dev/ttyS1 COM3 /dev/ttyS2 COM4 /dev/ttyS3 …… …… 2) 而用来拔入的设备文件则是caux,其中最后一个x也是个数字,也是从0开始编号,与DOS串行口名的对应关系是: DOS下的名称 Linux下的名称 COM1 /dev/cau0 COM2 /dev/cau1 COM3 /dev/cau2 COM4 /dev/cau3 …… …… 不过现在许多Linux发行版本似乎已经不对拔入、拔出加以区分了,都统一使用ttySx命名了。如果在你的系统的/dev目录中找不到ttySx的话,则需要自己手动创建,如: # cd /dev # ./MAKEDEV ttyS0 每个串行端口都均需使用IRQ与I/O地址资源在,一般来说COM1和COM3共用IRQ3,而COM2和COM4共用IRQ4(如下表所示): 串行端口 IRQ I/O地址 /dev/cau0、/dev/ttys0 4 0x3f8 /dev/cau1、/dev/ttys1 3 0x2f8 /dev/cau2、/dev/ttys2 4 0x3e8 /dev/cau3、/dev/ttys3 3 0x2e8 通常,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设备都需有一个唯一的IRQ号,也就是说如果有三个串行设备的话,就必须把空闲的IRQ中断拿过来用了。例如: /sbin/setserial /dev/ttyS0 irq 3 (COM1口上接着鼠标,中断号为3) /sbin/setserial /dev/ttyS1 irq 4 (COM2口上接着一个MODEM,中断号为4) /sbin/setserial /dev/ttyS2 irq 5 (COM3口上还有一个MODEM,而IRQ3已经占用,因此只得使用空闲的IRQ5) 我们只需将这些命令放在/etc/rc.d/rc.local文件中,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启动Linux时就完成设置。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简单的命令来查看一下是否存在IRQ和I/O地址的冲突: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IRQ中断号 cat /proc/ioports 查看I/O地址
四、 使用MODEM拔号上网 通常,我们是通过MODEM拔打ISP提供的拔号服务电话号码,从而连入Internet的,在Linux系统中,整个过程为: 1.准备好相应的软件 做为拔号上网的客户端所需的程序有chat和pppd,如果你的机器上还没有这两个程序,就要安装它们,它们包含在ppp软件包中(如ppp-2.3.7-2.i386.rpm)。 chat程序的用途是拨号并等待提示,根据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信息。而pppd的用途则是建立并维持与服务器的ppp连接,传输数据。 另外,为了测试方便,我们还需要一个名为minicom的软件。不过通常这些软件都已经会在安装Linux系统时安装了。 2.使用minicom测试拔号 我们可以通过minicom软件来测试MODEM是否工作正常。 1) 首先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然后运行命令:minicom -s。这将会启动一个文本对话框的配置界面。在这个配置界面中,我们可以使用上、下箭头键在菜单中选择,用Enter键选中命令。 2) 测试调制解调器的关键在于设置串行端口。我们在此选择Serial prot setup,进入串行端口配置菜单。如果对这里的项目需要修改,只需按相应的字母键就可以了。 3) 首先我们应设置串行设备(选择A Serial Device)。这时,要将这个位置变为相应的设备文件,例如,如果调制解调器连接在第2个串口上.则要将其设置为/dev/ttys1,因为Minicom用于输出连接。不过,由于Minicom默认是使用/dev/modem来标识MODEM的,因此,你可在此之前执行命令:ln /dev/ttys1 /dev/modem。这样会省去不少麻烦。 4) 然后我们根据所连接的系统要求设备MODEM参数(选择E Bps/Par/Bits),在这里需要设置的包括速率(Bps)、奇偶校验位(Par)、数据位和停止位(Bits)。其中速率设备为MODEM的最高连接速度,通常可以是MODEM速度的4倍。例如,对于1.44kbPs的调制解调器,应选择57.6kbps.对于28.8kbps的调制解调器.应选择115.2kbps。而对于数据位的设置,通常是无奇偶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例如:38400 8N1。 5) 完成之后.按Enter键键返回serial port setup菜单、再接Enter键,返回主菜单。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测试调制解调器了。选择Save setup as df1将配置保存为默认配置.然后选Exit退出安装界面。 6) 打开Minicom程序,如果出现Ok提示,则调制解调器设置正确可以开始正常工作。 7) 可以输入’AT’并按Enter键进行测试。这时,回到OK信息。如果一切顺利,则可以开始拨号。看看是否正常进接.输入"ATD163"。此时,应该听到连接的声音,然后看到连接信息和远程系统的信息提示: ATD163 CONNECT 115200 这时,就说明你的MODEM已经可以使用了。 8)最后按CTRL+A,Q退出Minicom。 3.设置DNS域名解析 在Linux中,要设置DNS域名需要编辑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在最后加入一行: nameserver xxx.xxx.xxx.xxx (如:nameserver 202.101.103.55) 其中IP地址是ISP提供的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4.手动拔号上网 下面,我们就在命令行上手动完成拔号上网工作: 1) 首先,运行minicom,然后输入Ctrl-A,再敲D, 将会出现一个拔号界面,此时选择manual(手动),并输入ISP的电话号码,调制解调器一阵乱响之后,会有几声音乐响,并在屏幕上提示按任意键继续。 2) 接着,屏幕上就会出现你ISP的信息,根据提示输入你的username和password,(有可能还会要求你选择ppp连接还是slip连接等)如果成功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垃圾字符。 3)这时,输入CTRL+A再按Q,退出minicom。 注意,不是按X,那样就会断开这次拔号 4) 接着,我们使用pppd建立ppp连接,也就是执行命令: pppd debug lock modem crtscts defaultroute /dev/ttyS1 115200& 命令说明: deubg 使其在/var/log/messages中记录下相关调试信息; lock 锁定串行口设备 modem 说明使用MODEM的控制信号 crtscts 说明使用硬件数据流控制 defaultroute 在本机路由表中加入一项缺省路由 /dev/ttyS1 指出Modme所在端口 115200 说明串行口的速率 & 表示使其在后台运行。 一会儿之后,ppp连接就会建立,这时你可以试一试: a. 运行ifconfig,你将看到ppp0的网络接口,这个接口的IP地址就是对端服务器给你分配的IP地址; b.运行route,你会发现对端服务器的IP地址被加入路由表了; c.ping一下远方的主机,应该能够连通。 你还可以在另一个虚拟控制台上运行: tail -f /var/log/messages 这时,你可以观察到动态的pppd日志信息。 4) 如果要断开这次连接的话,只需执行命令: killall pppd 5.通过脚本程序自动拔号上网 安装了ppp软件包后,会生成/etc/ppp和/usr/doc/ppp-x.x.x(其中x.x.x是版本号)两个目录,pppd的配置文件都存放在/etc/ppp目录中,而/usr/doc/ppp-x.x.x则存放着pppd的相关文档,在这个目录下有一个名为scripts的子目录,这个目录中有几个有用的文件: ppp-on-dialer:一个负责拔打电话,并输入所需登录信息的脚本程序(实现了当时我们通过minicom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