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钾肥作用

钾肥作用

钾肥的应用(1)钾肥的使用与增产(来自中国化肥网)适用地区与作物。

适用于缺钾农田、高产农田与喜钾作物。

尤其适用高水肥(高氮磷)高产区,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大棚或露地蔬菜、甜瓜、西瓜、果对等作物。

但丘陵地、冈坡地施用效果较差,需加大施用量。

施用技术与方法。

主要用于农作物种子拌种、蘸根、穴施与沟施、追施等。

切记要局部接种,即将生物钾肥拌种或施于作物根系周围,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其方法:(1)拌种。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棉花、花生等直播作物可采用拌种方法。

亩用量500~1000克,如将生物钾肥500克加水 250克化开,加入种子拌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菌剂,放在室内或棚内稍加阴干即可播种。

(2)穴施。

穴施是作为基肥或种肥应用。

甘薯、烤烟、甜瓜、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作物,移栽或插秧前穴施生物钾肥,亩用量1000~2000克,混合细土10~20公斤,施入穴薯、水稻、大葱等移栽或插秧时蘸秧施用,即用500克生物钾肥加水15~20公斤,化开并混匀后蘸根。

(4)沟施。

果树一般在秋季或早春施用。

应根据树冠大小,距树身1.5~2.5 米,环树挖沟深度各15厘米,用生物钾肥1~2公斤混细土15~20公斤,把菌剂撒于沟内然后覆土即可。

(5)种肥。

小粒种子,如芝麻、油菜、甜菜等,可把菌剂与种子混合后同时播种。

(6)追肥。

西瓜、甜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可根部追施生物钾肥。

施用作物与增产效果。

据最新推广实践证明,施用生物钾肥,大豆可增产27.1%,小麦平均增产17.1%,花生可增产30.31%,玉米可增产14.2%,棉花可增产15.5%,甘薯可增产20.2%,马铃薯可增产21.8%,烤烟可增产14.3%,西瓜可增产33.6%,甜瓜可增产 25.6%,西瓜可增甜1.5~2度,番茄可增产37%,辣椒、茄子、黄瓜、甘蓝、白菜、菜豆等蔬菜果树可增产10%~55%。

(2)农业生产中钾肥的应用及其资源的开发()1、前言随着中国入世的不断深入,要提高农业的高品质,高收入,就要不断推广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大钾资源的开发力度,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加大宣传,适时有效的为农民作好钾肥利用的指导,使钾肥在农业生产中为农民带来好收益。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现代持续高产农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需要大量的钾,植物吸收的钾在数量上与氮素相近,甚至超过氮,钾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大大改善作用品质,在作物生产中被称为“品质元素”。

充分的钾素营养可以改善作物品质的很多方面,包括: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油和维生素C的含量;促进果实着色和改善风味,提高储藏和运输质量及行长,农产品的保鲜期(货架寿命)等。

因此,施用钾肥可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收益。

2、生物钾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为探索生物钾肥在不同作物上表现出的应用效果,我们作了玉米、花生、红薯应用生物钾肥的试验,试验报告如下。

2.1供试品种玉米:新铁单十,花生:白沙,红薯:河南丰产一号2.2试验概况2.2.1试验设计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

48行区、行距50cm、行长84m.2.2.2试验地概况土质沙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

2.2.3试验小区田间排列图2.3栽培管理措施2.3.1翻整地情况:未秋翻、秋灭茬2.3.2施肥情况:农家肥3000公斤每亩,配合复合肥20公斤/亩,生物钾1公斤/亩,玉米追施尿素20公斤/亩,花生追施尿素5公斤/亩。

2.3.3防治病虫害情况:玉米用种衣剂拌种,用氧化乐果防治玉米,花生蚜虫。

2.4列表2.4.1玉米田间测产表2.4.2花生田间测产表2.4.3红薯田间测产表2.5结果分析从表1中看出,施生物钾肥的玉米比对照玉米在长势方面株茎粗、抗倒伏性强、百粒重、亩产等都高。

从表2中看出,施用生物钾肥的花生比对照花生株高、百粒重及亩产都高。

从表3 中看出,施用生物钾肥的红薯比对照红薯的蔓长、单株果重、亩产等增产12%。

综上所述,生物钾肥在玉米、花生、红薯的应用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座果率。

3、生物钾肥的应用技术3.1使用方法3.1.1拌种法:凡直接播种的作物都可用生物钾拌种,它不烧种、不烧芽,越接触根,种芽效果越好。

如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拌种,1亩地用0.5kg,大豆、花生、水稻等作物拌种亩用量1kg。

3.1.2穴施法:马铃薯、甘薯、西瓜、蕃茄等栽种时穴施生物钾肥,亩用量2——4kg,对潮湿细土10——15kg混拌均匀施入穴中或种苗根部,施后及时封埯。

3.1.3蘸根法:甘薯、水稻、青椒、茄子等作物移栽时用生物钾肥1——2kg,兑水5——10 kg,混合均匀进行蘸根栽植。

3.1.4开沟施法: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开沟追施,距树身向外挖放射形5——6条沟至树冠,沟深15 cm、宽10 cm左右,施用量根据树的大小或挂果的多少而定,一般苹果株产100——150 kg果,施生物钾肥150——200 g ,株产250 kg果,施250——300g,施后及时覆土灌水效果更好。

3.1.5追施法:在作物苗期或生育期追施,如黄瓜、架豆、西瓜、白菜等作物可在苗期刨埯开沟、扎眼、浇灌、随水浇灌、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结合铲趟追施,亩用量2——4kg,可兑土混合追施。

3.2注意事项3.2.1正确掌握基肥、追肥的比例,较长时间以来,氯化钾和硫酸钾多作追肥,有一定的增长效果,但效益不高,在施用钾肥时,应根据钾素肥料容易流失的特点及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钾素营养需要量的高低,做到基肥与追肥各半,这样才能发挥钾素肥料的增产作用。

对漏水田、沙质田、薄水田、钾肥易受水淋失,应分次追施较适宜。

3.2.2正确掌握施用量,在缺钾田块施用钾肥,作物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增,但每千克钾肥的增产效益,则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钾肥超过一定用量,产量仅有下降趋势,据试验,亩施氯化钾分别为5 kg 、10 kg 、15kg,稻谷分别增产18.5%、21.5%、22.6%dm,而每kg氯化钾增产稻谷分别为5 kg、3 kg、2 kg,一般亩施钾肥12.5——15 kg为宜。

3.2.3钾肥要深施、集中施。

由于钾在表层干土中易被土壤固定,且移动性小,故钾肥应深施于作物根系多的土层中,宜条施或穴施,使钾肥适当集中,以提高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钾的饱和度,增加钾的有效性。

3.2.4氮、磷、钾科学配合,作物的营养成分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关系,缺少任何一种养分,不但导致作物对该元素缺乏,也会影响其它营养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使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所以在缺钾地块也必须各种养分科学配合施用。

4、钾肥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化肥的大量使用,农家肥日趋减少,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土壤中,各种养分比例失调,根据测查结果表明,土壤中普遍缺钾。

因此,钾元素就成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钾肥资源,广辟钾肥来增补钾素的投入量。

4.1大力堆制有机肥,厩肥、草塘泥、堆沤肥等,富含有机质,钾元素含量居三要素之首,据测试每1000 kg普通堆肥中含氮4——5 kg,五氧化二磷1.8——2 kg,而氧化钾含量却高达4.5——7 kg,有机肥料是重要的钾素资源,有机肥的肥源广或低量解决钾素肥料的有效途径。

4.2提倡秸秆还田,秸杆中肥料三要素的含量,以钾素最多,如稻草中含氮量0.92%——1.2%,五氧化二磷0.12%——0.14%氧化钾2.1%——2.5%,稻草还田后,大部分钾素呈水溶性状态,可为当季杂交水稻所利用,作物秸秆面广、量多,还有油菜秆、玉米秆、麦秆等,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有机钾素的资源,推广秸秆还田应作为补钾的关键措施。

4.3收集利用草本灰,草本灰是一种碱性的矿质钾肥,含氧化钾5%——10%,其钾素主要以碳酸钾供水稻直接吸收利用,农村草木资源十分丰富,只要认真收集科学贮藏,应能增加大量的钾素资源。

4.4推广生物钾肥,生物钾肥可增加钾素区域循环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钾素营养供应不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5实行水旱轮作,水旱轮作可以改善钾素营养的互补状况,有利土壤钾元素的发挥和利用。

(3)钾肥的作用(雅虎知识堂)钾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

钾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抗逆性及品质等均有重要影响。

目前,土壤缺钾或钾素收支不平衡已经成为作物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多年的研究表明,南方地区大约有2/3的水稻土和1/2的旱地土壤缺钾,长江以南地区缺钾面积约占全国缺钾面积的80%。

在北方,土壤自西向东供钾能力逐渐降低,固钾能力逐渐增强,存在明显地带性分布规律。

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作物施用适量氮磷肥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增施钾肥。

而在西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增产效果尚不稳定,但在喜钾作物,如棉花、马铃薯、瓜、果、蔬菜等作物上,增施钾肥已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上,首先要考虑土壤供钾能力,主要依据土壤供钾水平确定最佳施钾量。

试验结果表明,作物施钾的增产率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

还要考虑土壤中钾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钾肥与氮、磷和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

我国许多地区生产中普遍存在偏施和大量施用氮肥的现象,导致氮的生产效益下降,氮素利用率及氮素生产效率降低,有时甚至因偏施氮肥而引起作物减产。

而钾肥必须在施用氮肥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增产效应,氮钾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促作用。

此外,钾肥施用还要考虑作物轮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如在棉花—油菜和烤烟—玉米轮作制中,应采取“棉花重、油菜轻”和“烤烟重、玉米轻”的施钾分配原则;而在玉米—大豆—油菜和花生—玉米—油菜轮作制中,钾肥优先分配在花生、大豆、玉米上则更能发挥施钾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北方小麦—玉米轮作制下,钾肥则应该优先分配在玉米上使用。

玉米施用钾肥时,其他因素如水分条件、土壤类型、钾肥种类和气候因素等都不容忽视。

(4)钾肥的作用钾是肥料三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水稻施用钾肥,秸秆硬,不倒伏。

钾肥的主要作用有二:1.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抗涝、抗寒、抗病、抗倒伏)2.增加块根块茎等作物的产量(可以使块根块茎加速增长;加速瓜类的生长)(5)钾肥的作用(百度)钾肥含有钾,钾是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

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钾是60多种生物酶的活化剂,能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2.钾促进光合作用,能增加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

3.钾促进糖和脂肪的合成,能提高产品质量。

4.钾促进纤维素的合成,能增强水稻、小麦、玉米抗倒能力,提高棉、麻的产量和品质。

5.钾调节细胞液浓度和细胞壁渗透性,能提高作物抗病虫害、抗干旱和寒冷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