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锅炉燃烧调整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介绍了锅炉燃烧及其
优化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锅炉;燃烧调整;优化运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锅炉的燃烧调整、优化运行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
效措施。它可以降低机组供电煤耗,降低发电成本,对电力企业参
与电力市场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锅炉运行参数最佳值的确定方法
目前电厂运行人员习惯于把设计参数作为最佳值进行调整,往
往不能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尤其是在低负荷工况下,锅炉运行的
安全性、经济性均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计参数仅
对单一设备而言,未能充分考虑系统组合;二是设备在制造、安装
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设计参数本身取
用不合理。所以应该从实际系统出发,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为运
行人员提供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最佳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这些运
行方式建立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通过运行调整可以达到或基本达
到,与原设计工况相比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锅炉运行
参数最佳值应是在不同的工况下使锅炉在实际运行时煤耗达到最
小值时所对应的运行方式下的各参数。它必须通过优化调整试验才
能获得。所以,需进行优化试验,确定锅炉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及
最佳运行参数。
2.对锅炉机组运行的总要求是安全、经济,这是通过对锅炉进
行监视和调整来达到的
锅炉燃烧调整是运行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电
厂都存在混煤燃烧现象,对锅炉燃烧调整及优化运行需求十分迫
切。因此开展锅炉燃烧调整研究,以指导优化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具体讲,对运行锅炉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任务是:
2.1 保证蒸汽品质,保持正常的过热汽压,过热和再热汽温;
2.2 保证蒸汽产量(即蒸发量)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
2.3 维持汽包的正常水位;
2.4 及时进行正确的调整操作,消除各种异常,障碍和隐形事
故,保持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
2.5 维持燃料经济燃烧,尽力减少各种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锅炉人员必须充分的了解各种因素对锅炉工作
的影响,掌握锅炉的变化规律和实际操作技能,这是正确调节的必
要条件。
3.确定锅炉最佳运行方式及最佳运行参数值的优化试验方法
优化试验方法是通过对锅炉进行性能摸底试验,全面优化调整,
寻找最佳方式及相应最佳运行基准值。它包括性能摸底试验、优化
调整试验两部分。
3.1 锅炉性能摸底试验:收集锅炉的基本情况等的相关资料,
进行锅炉典型工况下的试验,通过性能计算和能耗分析,寻找引起
锅炉煤耗偏高的主要原因,从而确定锅炉优化对象。也就是要找到
影响锅炉经济性的主要问题,了解锅炉设备性能有待改进的地方。
3.2 锅炉优化调整试验:根据锅炉优化调整试验的结果,在现
场设备消缺的基础上确定优化目标,进行锅炉优化调整试验,寻找
锅炉在调峰范围内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通过试验得出在不同负荷
下锅炉主辅设备的最佳运行方式。
4.影响锅炉优化运行的因素
锅炉优化运行是指输入锅炉机组燃料的热量被最大有效利用,
使得锅炉各项热损失达到最小。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锅
炉的优化运行的方法,并找出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途径。只有通
过热平衡才能确定锅炉机组的效率,根据热平衡结果就可以判断锅
炉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研究锅炉机组的热平衡目的在于定量计
算与分析各项能量的大小,找出引起热量损失的原因,提出减少损
失的措施,提高锅炉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5.优化运行的途径
5.1 加强煤质管理。
随着电厂进入商业化运营,煤质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灰分
增加就意味着热值减少,燃料量、电耗、金属单耗、受热面磨损都
增加,燃烧的完全性与稳定性也受到很大影响,也会导致排烟热损
失相对增加。所以管理好燃料是提高经济性、提高企业效益、提高
上网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5.2 增加监视系统。
锅炉的一、二次风速以及炉膛断面热负荷、燃烧器区域热负荷、
壁面热负荷等均根据燃用的煤质设计,这是由于燃烧、传热等过程
不仅复杂,且影响因素的随机性也较太。目前在设计过程中,除了
计算外,一般按推荐值选取。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定量掌握有
关影响系统稳定与经济运行的诸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一次风速的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仅影响
燃烧的稳定性,而且还涉及到锅炉的经济性。而目前运行人员在运
行调整过程中,除对最终参数控制得比较严格外,对其过程变化却
无法掌握。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好的监视系统。运行人员就无章可
循,处于带有一定经验性的、盲目的操作状态。如果,一台 200mw
机组如果做好优化运行,每年能带来几十万元的效益,这并不夸张。
所以提高燃烧系统优化运行的程度,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同
样不可低估。
6.锅炉的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对锅炉机组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
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燃烧调节的任务是:适应外界负荷的要求,在满足必须的蒸
汽量和合格的蒸汽量的前提下,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一般固态排渣煤粉炉,进行燃烧调节的目的可具体归纳为以下
几方面:保证正常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着火稳定、燃烧中
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损燃烧器、过热器等设备,避免结渣。
使机组运行保证最高的经济性。减少燃烧污染物的排放。
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煤配合,一、二次风配合
和送吸风配合,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粉配合就
是要保持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就是要保证
着火迅速、燃烧安全;合理的送、引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
负压、减少漏风。当运行工况改变时,这些配合比例调节恰当,就
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锅炉运行中经常碰到的工况改变是负荷变化,当锅炉负荷变化
时,必须及时调节送入炉内的燃料量和风量,使燃烧工况相应改变。
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于炉膛温度高,着火与混合条件比较好,故燃
烧一般是稳定的,但这时排烟损失比较大。为了提高锅炉效率,可
以根据煤质等具体条件,考虑适当降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使排烟
热损失降低。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燃烧减弱,投入的燃烧器数量
少,故炉膛温度较低,火焰充满程度差,使燃烧不稳定,经济性也
较差。低负荷时可以适当降低炉膛负压运行,以减少漏风,使炉膛
温度相对有所提高。这样不但能稳定燃烧,也能减少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但这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炉膛正压导致灭火伤人。由上所
述可知,当运行工况改变时,燃烧调节的正确与否,对锅炉运行的
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7.结束语
锅炉的运行参数主要是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
度,饱和水位和锅炉蒸发量等,其运行过程则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参
数变化过程。在实际情况下,锅炉运行工况经常是不稳定的。各种
各样的原因都会引起工况变化,而最后则表现为运行参数的变化。
例如当单元机组汽机所需要的蒸汽流量变动时在其他条件未变的
情况下,锅炉汽压、汽温、水位都随着改变。此时,必须对锅炉的
燃料量、风量、给水量等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使锅炉的蒸汽量与汽
机负荷相适应,使运行的参数保持在额定值或规定的范围内。另一
方面,即使在外界负荷不变的情况下,锅炉机组内部某一工况或因
素的改变,同样会引起运行参数的变动,因而也需要对锅炉机组进
行必要的调整工作。
参考文献:
[1] 岑可法,周昊,池作和.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
[m].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黄新元.电站锅炉运行与燃烧调整[m].第二版.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09.
[3] 樊泉桂.锅炉原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