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牧区
青藏铁路的开通,对青藏牧区牧民的生活有 何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改善了高 原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西藏资源的 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了西藏与 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 增进民族的团结。
○你知道青 藏铁路的设 计师采取了 哪些具体措 施,使这条 铁路成为草 原牧区上的 一条圣洁的 “天路”吗?
青藏地区占有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平均海拔 超过4000米。特殊的高原环境使这里形成了以高 寒荒漠、草甸和草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
青藏地区
青 藏 地 区 的 位 置
海拔高 空气稀薄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 高达七八千米,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冬寒夏凉 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青藏地区的耕地少,没有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 有些从事农耕的农民家里也会饲养少量的牲畜。 相反地,青藏地区有很多完全依赖畜牧业的牧民。 牧民占农业人口的绝大部分。
靠天养畜
自给自足的 游牧生活
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
藏绵羊 牦牛---“高原之舟”
这些畜种都有哪些与高原自 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特征? 为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 的高原环境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
干湿季明显。日照强,温差大。
位置: 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 气候:
景观: 草场广布,而且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
寒 旱
青藏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主要支柱产业
高寒牧区
畜 牧 业
天上牧区
“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只有纯粹意义上的牧 区和牧民”,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住
行 宗教
帐 篷
马、牦牛 藏传佛教
青藏牧区与澳大利亚牧区的特色比较
畜种 畜牧方式 牧民居住 畜牧产品
美利 澳大利亚 奴羊 牦牛 青藏牧区 藏绵羊 藏山羊 机械化 定居 出口 自给 自足
靠天 养畜
游牧
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建成 通车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 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 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 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 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 意义。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 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 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 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 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 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 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 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 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 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 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区面积 的0.5%,而牧草地却占全 区面积的62%。
草场面积广大
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紫外线强烈,有利于牧草中 蛋白质的合成;而昼夜温差大又有利于其他营养物 质的积累。 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等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
地形: 高原,海拔高(世界屋脊);空气稀薄,气压低
藏山羊
取自青藏地区的藏羚羊
藏袍
酥油茶是将砖茶用水煮 好,加入酥油(牦牛的 黄油),放到一个细长 的木桶中,用一根搅棒 用力搅打,使其成为乳 浊液。
牦牛——高原之舟
献 最“ 普哈 遍达 的” 一是 种藏 礼族 节人 民
用牛粪作燃料:受高寒自然环境的限制,高原上用 作柴薪的树木很少,牛粪 粪
牛粪在藏语中称之为“久瓦”,它是藏人心目中的好宝贝。民 间有句谚语:“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又说:“老阿妈不 嫌牛粪脏。”在这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过 路的老阿妈发现路边有一块干牛粪,便会像捡到宝贝似的,赶 紧揣进自己怀里带回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是什么
为什么(结合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
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高 原环境 高原昼夜温差大;适于在马背上活动 脂肪含量极高的食物,可以抵御寒冷 用牦牛毛制成,能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 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方便迁徙 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 对藏族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畜种 衣 食
牦牛、藏绵羊、 藏山羊 藏 袍 青稞酒、烤肉、 酥油茶、糌粑
四、小结
高寒的自然条件
高寒草场广布 主要牲畜品种 海拔最高的牧区 (高原牧业) 牧民的生活
交通不便
青藏铁路
为了保护青藏铁路沿 线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 的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 设者在沿线专门设置了 30多处野生动物通道, 因而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条 “环保铁路”。青藏铁路 的修建进一步改善了青藏 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 境,促进了西藏资源开发 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 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 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 人民,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