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图书馆岗位设置与聘任

大学图书馆岗位设置与聘任


3.3 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聘任程序
(三)临时聘任(过渡期)。即对尚未聘到高级职 称人员的高级专业馆员岗位,允许中级职务 人员临时应聘该岗,其岗位可在以后年度再 次启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程序,公开 招聘,待聘到高级职称人员后,原临时上岗 者重新选择新岗位。
总 结
一是实行符合现代大学图书馆通行做法的专 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岗位分类管理制度; 二是科学设岗,强化岗位描述,形成了161个
上的突破,也是图书馆对业务及人力资源进行科学
管理的思想基础。仅看到图书馆的简单劳动而忽略
其复杂劳动,会导致对图书馆事业的轻视。而把图
书馆的所有劳动都拔高为复杂劳动,要求人人出研
究成果,会偏离图书馆以服务为宗旨的功能定位。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 在美国,区分两种劳动的观点从提出到被社会普遍接受历时 半个世纪。 “从事务性劳动的草堆中分检出专业性劳动的麦
明确具体的岗位描述文本;
三是将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发挥职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
• 纵向关系即某一岗位向谁汇报、接受谁的汇报。也
就是受谁领导,领导谁的上下级关系。
• 横向关系即某一岗位与其它岗位发生业务交叉时,
具体的分工是什么,通过强化说明,避免业务推诿 或业务真空。
• 对岗位进行评价时,不按部室建制来评价,而是由
与该岗位有纵向或横向关系的人来评价。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
ARL(111所大学)图书馆各类岗位比例
(1999年)
专业馆员岗位 辅助人员岗位 学生工岗位
最高 中数 最低
43.75% 26.48% 15.3%
74.6% 48.6% 17.1%
47.69% 23.8% 0.89%
来源:黄秋红.关于我国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若干问题 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40-41)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图书馆的专业性工作是指:
需要特别的知识背景并受过专门的教育;
能够识别需求、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并能对
需求、问题和目标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规划、组织、
宣传和完成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计 划;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 就读者服务而言,专业馆员不但能识别现实
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还要从全馆整体出发,
对岗位的设置进行总体评价,对应该设置多
少岗位、设置什么样的岗位等问题,进行认
真研究。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设置岗位的主要原则:(1)按需设岗原则
以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大小为出发点,按需设岗, 现有人员及现有职称等因素不作为主要考虑因
素,不按人设岗,不对号入座。例:随着电子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具有对应关系 上岗条件一般分为三个类型:
• 准入资格:包括学历、专业职务和专业资格证书。 • 专业知识与技能。 • 综合素质。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岗位考核(评价)
• 自评报告:根据岗位职责逐条陈述完成情况。
• 实物查验: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实物抽查,如编
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
— 知识和技术含量。含有选书(资源挑选)、原始编目、 读者教育、高级参考咨询、系统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的岗位,设为专业馆员岗位。验收、 套数据、 加
工、初级参考咨询、上架、借还书、图书管理及维
பைடு நூலகம்
护、装订等工作为支持馆员岗位。
— 需要外语等专门知识的岗位,可设为专业馆员岗位。
(4)岗位再造原则:
要改变原有业务流程中专业工作和辅助工 作混合不分,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一般专业技
术岗位职责区分不清的现象,按照图书馆实行
专业馆员制度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的要求, 重组岗位职责,再造岗位。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岗位描述的12个要素:
1、岗位名称 7、纵向关系
2、级别
3、津贴数量 4、所属部门 5、岗位类型 6、岗位职责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常见的现象:
▲图书馆工作就是借借还还,没啥可干的!
▲图书馆工作技术含量很高,都有图书馆学和博士点呢! ▲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心态不平衡,牢骚多。工作积极 性有待提高。 ▲ 图书馆人写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大多质量平平。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 图书馆工作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结合的复合性 劳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劳动是图书馆管理理念
目纪录、查新报告、读者推荐库、虚 拟咨询的答案。
• 上级评价:本岗位的上司进行评价。 • 同行评价:与本岗位有横向关系的馆员来评价本
岗位。
3. 实现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3.1 3.2 3.3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统一(评聘结合) 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聘任程序
3.1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
选书、建立订购记录、维护订购记录、补订、
摧缺、退书、结算、报销等业务。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3)满负荷工作原则:
即先计算每项业务的年度工作量,各项业 务的合理组合,形成一个岗位。组合的原则有
两个,一是业务之间有密切联系,二是组成岗
位的业务其工作量累加后,岗位的年度工作量 是饱满的。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8、横向关系
9、馆外协作关系 10、工作量预估 11、上岗条件 12、岗位考核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岗位职责、 纵横向关系、上岗条件和岗位考核为最
重要的四个要素。 岗位职责分为三个部分:
一、管理职责,凡正副主任、小组长岗位均有管理职责。 二、业务职责,是这个岗位上的具体业务。 三、研究职责,凡专业馆员岗位都有一定的研究职责,或 每年发表一篇论文、或承担某一级别的研究课题。
· 专业馆员严格的准入和考核制度使图书馆拥有了一
只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馆员的职业贡献推 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为图书馆馆员这个职业 赢得了学术地位。 · 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分类管理有助于图书馆正确处
理开发与维护、建设与服务、发展与稳定等矛盾。
是解决目前存在的两类人员心态不平衡的根本。使 图书馆在保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努力跟踪最新理
现象与问题:
▲ 职称评聘是否走入死胡同? ▲许多高职的人在做低职的工作? ▲ 职称能否反映图书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贡献? ▲ 职称评聘是否起到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作用?
3.1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
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的关系?
▲完全分离,双轨运行
▲部分结合,强化岗位,淡化职称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统一(评聘结合)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
·区分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Librarian)和支持馆员
或辅助人员(Supporting Librarian)是西方发达国家
通行的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
·专业馆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支持馆员没有。
·专业馆员由大学聘任,享受与教师类似的地位;支持
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
实行专业馆员严格的准入和考核制度。新人上专业 馆员岗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现有人员一般应具 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科学设岗、强化岗位描述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图书馆的岗位设置是由其总任务决定的。 图书馆在进行岗位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
念和最新技术,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
·在图书馆岗位设置上,明确设置专业馆员岗和支持馆员岗
二大类,专业馆员岗又进一步分为高级专业馆员岗和普通
专业馆员岗。专业馆员针对岗位不对人。
·专业馆员岗位设置的原则与数量:根据国外图书馆实践看,
专业馆员从事图书馆的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 担负 研究、开发和建设职责,以促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主要
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在采访中心新设电子 资源采访岗位,压缩一个外刊验收岗位。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
(2)业务分析原则:
即把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分解为各个中心、 部(室)的工作,各个中心、部(室)的工作 分解为具体的业务。每个中心、部(室)须将 其所有业务进行细分并梳理。例如:中文图书
采访工作可细分为:计划、预算、选择书商、
馆员的招聘一般由图书馆来操作,不评职称。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
·专业馆员从事图书馆的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担负
研究、开发和建设职责;支持馆员从事图书馆的日常
业务工作。
· 图书馆对于专业馆员的考评比较严格,除完成本职工
作外,还要有研究成果;支持馆员的考核以完成岗位
职责为目标,不要求科研成果。
用户,还能识别潜在用户,并能将服务传递 到两类用户中去;
图书馆非专业性工作是依照成熟的规范
和技能完成的日常性工作。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 图书馆是一个高级专门人才和普通技能性人才以 及简单劳动性人才的一个集合群体。目前国内高 校图书馆里有许多专业人员在从事辅助人员的工 作,而从事简单工作的人也可以担任高级的职务。 这种现象产生多种弊病,如大材小用,人浮于事, 分配不公。
3.2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在专业馆员岗位中根据技术含量与责任
大小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每个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都是一个实岗,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不再是一顶帽子。 共在全馆85个 专业馆员岗位上设高级专业技术岗位49个。
3.2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对于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人员, 我们不仅要看其发表的论文论著数量、质量 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看申报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