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的现状,提出通过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规范、
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等途径,加强对
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精神 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人们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劳动者自身
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劳动者要具备职业精
神,因为职业精神反映了劳动者的价值观念、行为准
则。社会责任和职业归属感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企业
生存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条件。
一、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职业精神淡漠,缺乏责任感
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差,表现在:价值观模糊,
缺乏目标,混日子的现象较普遍;具有懒散的特性,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阅历尚浅,对自己的专业
缺乏理性认识;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职业规范
的认识不强。不少学生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有少数学生道德观念不强,职业道德意识淡漠。
2.学校欠缺职业精神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
了职业精神的培养:一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但基本是照本宣科,缺乏
有效的教育手段,无法触及学生的灵魂;二是对校纪
校规的执行重罚轻赏,往往依靠强制力维持规章制度,
不能有效地结合奖惩制度,把遵守纪律变成对学生的
内在要求;三是缺乏对学生团队协作的教育和实践,
不能在一些活动中有机融入团队教育;四是对学生的
责任意识教育不够,出了问题往往是“和稀泥”,不利
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
二、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对策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
多,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
合生活、行业特点,多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职
业精神教育。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中职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摒弃职业道德课
程是副科的传统观念,配备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干部和
教师任教,职业道德课程的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并要重视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考核和学生学习情
况的考核。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
把一些志愿者活动、各种主题活动和职业道德教育结
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建立牢固的职业规范
中职学校应在平时校纪校规的督查中,改变管理
模式,不要过分依赖惩罚,把奖惩机制完善起来,对
遵守纪律的同学应大力表扬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
使学生把遵守纪律作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帮助他们
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纪律管
理,例如,去实训场所时提前整队行进,操作前检查
工具及机器运行状况,操作结束后填写记录,工具归
位、机器复位并做好保洁等,这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职
业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3.加强合作意识训练,建立团队精神
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
地把合作意识融入教育中,可以在布置任务时以小组
为单位,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学生具备
全局观念、资源共享与运用观念、与人及组织的沟通
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
精神。
4.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贯穿责任意识的教
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对自己的言
行负责,说话算数,做事讲诚信等;进而延伸到对父
母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做
好值日生、维护班级形象做起,逐步强化学生的责任
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实
训等,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让他们处
在不同的环境中,体会各种责任,使之逐步形成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
5.加强职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归属感
通过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大力为中职学生
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在进企见习、顶岗实训、就业
实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职业内容,接触职业文化,
初步形成职业归属感;通过学校创业园,倡导学生广
泛参与校内创业团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
使其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职业要求,这是培养学生职
业归属感的好方法;帮助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让学生做他们
自己想做、喜欢做的工作,他们自然会觉得工作很快
乐,从而对未来职业形成较强的归属感。
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劳动者是时代对中职教育的
客观要求,也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我们必须完善教育功能、丰富办学内涵,多措并举,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实在在地加强中职学生职
业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
素质劳动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