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考纲答案

军事理论考纲答案

军事讲义1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CD2、ABC3、ABCD4、CD5、BC6、ACD7、ABC8、BCD9、AB 10、ABC 11、ABC 12、ABCD 13、ABCD 14、ABCD二、名词解释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战争的正义性,这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和政治基础;二是广泛的群众性。

3、现实威慑战略:1969年至1980年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时期实行的军事战略。

即强调在战争中确保使用军事力量的现实性,认为“在一个笼罩着核毁灭危险阴影的世界里,除了谋求缓和紧张局势以外,没有别的合理办法”。

前一战略时期中越南战争的失败,打乱了美国的全球扩张计划,美对苏的战略优势在逐渐丧失,美国实施了战略收缩。

4、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

5、C4ISR系统:又称指挥自动化系统。

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C4ISR是外军的称呼,分别取系统要素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C4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I指情报;S指为监视;R为侦察。

6、非接触作战:是指敌对双方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实施防区外打击的作战行动样式。

三、辨析题1、正确。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当周边国家局势动荡时,该国就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他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以迎接外来挑战。

可见,现代国防在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2、错误。

这是"战争永恒论"者的观点。

根据毛泽东的战争观,战争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只是阶级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暂时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也有自己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

3、错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国家利益正在向海洋空间不断扩展和延伸。

这其中既有发展利益,也有安全利益。

保护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与开发、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和石油航线安全,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安全利益,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4、正确。

心理空间主要指人的感知空间、思维空间和情绪空间,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是最深刻、最神秘的领域。

在信息时代,把心理空间视为人类“第六维战争空间”的依据有二:一是使用现代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方法等都可以显著地影响、改变甚至控制人的心理;二是思维行为化,即把过去只能在人脑思维空间中进行的思维,拿到思维空间以外的信息网络空间中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

四、论述题1、答:军事高技术对军队建设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军队的规模将缩小。

由于作战效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武器系统的高技术含量和作战人员的军事高技术素质,军队的数量、质量与战斗力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质量将上升至主导地位,数量将逐渐减少,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其次,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可能出现新的作战部队。

各军、兵种部队比例关系更加合理,结合更加紧密,以适应高技术武器系统作战功能一体化的需要。

部队编成趋向一体化、多能化、小型化;将可能出现崭新的作战部队,如专门的信息战部队、激光武器部队、高度合成化、数字化的作战部队。

第三,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

为适应操纵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需要,军官、士官、士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必将相应提高,对军人品格、素质、能力、学历要求将有新的标准。

在人员比例上,军官的比例将上升,士兵的比例缩小;技术军官的比例上升,其他军官的比例缩小;技术保障,尤其是信息技术保障人员增多,勤务保障人员减少等等,军队将成为人才密集型群体。

第四,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美军已建立10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3天内可部署到全球任何地方;俄罗斯也建立15万人的应急反应部队,其中有5万人为“立即反应部队”,可以在3天内部署到全球任何地方;西欧国家已建立了5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欧洲师”,该部队可快速部署到全欧洲任何地方。

中国也将建立30万人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以保卫国家安全。

2、答: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对对旧的军事形态的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新的历史性飞跃,具有显著的特征。

一是群体技术推动。

新军事变革的初始推动力来自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同时军事变革又牵引着科学技术获得深入发展,进而推动新军事变革向更高层次迈进,显示出这场军事变革极强的技术特征。

二是推进周期较短。

新军事变革从开始孕育至今不过30年,进展非常迅速。

据预测,21世纪中叶将大体完成这场变革。

三是科学性要求高。

这场军事变革是人们洞察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而主观认定和提出的。

在军事变革推进中,各个主体都强调积极性、主动性和计划性,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宏观统筹规划,重视理论牵引与指导功能,通过军事变革推进军事发展,抢占当今和未来军事的制高点。

四是发展失衡加剧。

当前,已经呈现出美国独领风骚,俄罗斯、西欧等紧随其后,中国、印度等国加紧追赶的局面。

变革的最终结果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内部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在军事上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五是相对独立且不可逆转。

军事变革是社会变革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又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它一旦发起,就会逐步推进,直至成功。

军事讲义2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B2、ABCD3、ABCD4、A5、A6、B7、ABD8、A9、ABCD10、ABC二、名词解释1、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

其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国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2、现实威慑战略:1969年至1980年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时期实行。

即强调在战争中确保使用军事力量的现实性,认为“在一个笼罩着核毁灭危险阴影的世界里,除了谋求缓和紧张局势以外,没有别的合理办法”。

前一战略时期中越南战争的失败,打乱了美国的全球扩张计划,美对苏的战略优势在逐渐丧失,美国实施了战略收缩。

3、国际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有关各方力量消长、利益得失、矛盾升降、斗争起伏,特别是在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敌与友、战与和、对抗与妥协、分化与组合、多助与寡助,在战争中进与退、攻与守、胜与负、强与弱、优势与劣势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

4、侦察监视技术: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侦察的直接目的在于探测目标,具体地可分为发现目标、识别目标、监视目标、跟踪目标以及对目标进行定位。

5、军事变革: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它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科技发展引起军事技术进步进而带来武器装备的全面更新,并引起军队编成、作战理论、军事训练和军事人才素质及的全新变革,军事形态和战争形态在这种变革的基础上实现转型。

它以新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为变革起点,到战争形态完全因这种新技术的因素演变为一种具备这种技术特质的崭新形态为终结,是军事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

三、综合分析1、(1)战争规律:就是战争这一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中国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

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胜利,反之,如果不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而用“城市中心暴动”的方法来进行革命战争,就会失败。

(2)私有财产和阶段是战争的根源。

(3) 战争按政治目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政治性质,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战争,一类是非正义的战争。

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2、(1)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2)日本军国主义的重新抬头,妄想重新成为世界军事大国,因此才敢于挑战远东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挑战中日邦交关系的政治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日本侵略野心的膨胀和军国主义的复活是教科书问题的真正根源。

这表明,日本在军事上已经改变了“专守防卫”的战略,确立了外向型军事战略,推出了“防止、改善、应对”的新军事战略。

(3)体现在三个方面:有关历史问题的争议;东海大陆架领土资源的争夺;介入台湾问题。

3、(1)精确制导武器;导弹;精确制导弹药(2) 改变了地面作战样式;改变了海上兵力对比的概念;改变了仅靠飞机掌握制空权的局面;使部队机动产生新的困难;;部队的指挥协同更加复杂;各种保障难度加大(3)是指在军队指挥机构中,采用自动化的硬设备及相应的软设备等现代化工具,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一机”系统,它是军队实现指挥自动化的手段和工具。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称之为C4ISR系统,即指挥 (Command)、控制(Contr01)、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的简称(4)一是伊拉克战争再次证明:综合国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也是打赢战争之本。

(2分)二是伊拉克战争再次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将世界新军事变革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加快发展,为我们提出了应对信息化军事变革的紧迫课题。

三是人民战争永远是我克敌制胜的法宝,必须充分发挥我特有优势,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是战争中美军暴露出的问题值得借鉴。

此次战争美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四、论述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方针和原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