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含义: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 职业的特征:目的性、规定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可变性 职业教育的含义: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不同水平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让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或就业后提高的目的。 职业教育的特征: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大众化(全民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国际化5、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6、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7、职业教育运行体系的多元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教育的功能: 1.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 (1)职业教育维护现实的政治关系 (2)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生活质量 (3)职业教育能改善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4)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稳定 2、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1)职业教育能直接将人由潜在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 (2)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 (3)职业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3、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4)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5)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一)人力资源状况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1、人口年龄结构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人口地域分布影响职业教育的布局 3、人口就业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层次 (二)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 1、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 2、职业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最佳途径 (1)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业规范、敬业精神等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2)职业教育可提高人力资源的职业素质。 (3)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整体劳动者素质。 3、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力职业道德和规范劳动力行为的有效方式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定义指职业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在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课题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特征:1、动态性2、复杂性 3、历史性 (一)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 1、一般与具体的区别 教育目的,一般是由国家以法令形式颁布的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必须遵守的统一规范,由于它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因此往往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 而培养目标是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的符合各自特点的规定,因此是具体的,有其特殊性的。 2、高度和层次不同 教育目的作为一种统一规范,它是国家级的,我们不能说某某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某某专业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而培养目标则是由不同的学校、科类、专业的目标构成的一个体系,具有系统性。 3、联系 培养目标以教育目的为指导和依据,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系统化;而教育目的是通过国家的整个培养目标体系来实现的。 (二)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 1、范围不同 教学目标也称教学任务,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结果。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包含了培养目标的主要部分。 但教学不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惟一途径,学校的其他工作也是围绕培养目标展开,为培养目标服务的。 2、联系 教学目标为培养目标服务,是其从属目标; 培养目标需要落实和分解在教学目标和其他工作的目标中才能得以实现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依据) 2、 教育目的(根本依据) 3、 社会条件及社会需要 (现实依据) 4、 国家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 5、 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 6、 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理需要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 (一) 人才结构模型 人才结构模型从“金字塔”型理论模式发展到“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模式,到现在最为广泛认可的“阶梯状”理论模式。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把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来分,就可以分为这样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 对职业教育而言,它通常是指向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 (二) 职业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即对某一特定职业的特质和内容所作的多层次程序分析。它将各项工作内容、任务、完成的难度、工作质量标准以及对工作者的要求等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标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结构(具体内容书本上) 知识结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认知能力、专业能力、社交能力 素质结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 职业教育体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实施结构以及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职业教育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学制体系、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和人才预测体系、职教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职业教育投资体系等。 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仅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学制或称结构体系,它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 (一)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1、综合技术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念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思想基础 2、能力本位论和全民教育理念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思想指南 3、劳动力本位论和需求决定论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思想目标 (二)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现实依据 1、现实要求:社会人才需求 2、重要依据:经济结构的变化 3、内在动力: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设计原则: 1、遵循规律原则2、适应发展原则3、立足实际原则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经验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必须层次相同又自成体系 三、打通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定义: 1、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及其成果(如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等) 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2、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计划、课程大纲和相关教学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关系的概括性呈现方式。 3、指在一定课程观指导下,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课程本身所提出的原则性规定和基本法则(有时也包括惯例和传统)。它是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方面构成的,其中课程观起主导作用。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1、针对性2、实践性3、适应性4、参与性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适用性: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内涵: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所谓“设立”,是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所谓“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1、 行业性2、多样性3、自主性4、创新性 专业设置的依据 1、 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首要依据)2、学科的分类和发展 3、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4、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6、学校具体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2、需求导向原则3、条件必备原则4、超前性原则5、依托地方经济原则6、校企合作原则7、效益最佳原则8、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原则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方 1、 主干辐射法 2、复合集成法(组合集成法) 3、模块组合法 4、阶段组合法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含义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及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再结合可利用的资源,由学校老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相关人员、课程专家、学生以及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的活动。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 1、 适应性原则2、超前性原则3、多元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 (一) 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开发方法 1、 调查社会需求2、分析工作任务3、进行教学分析4、确定课程门数5、编写课程标准6、制定课程方案 (二)行业或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 1、问题剖析2、案例研究3、作业分析4、课程编制 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职业教育教学是一个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一项有意向的活动。 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1、教学方式的灵活性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1、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2、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3、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是以全面开放为前提4、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是以全元知道为要务 教学活动的三阶段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含义: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特点: 1、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2、讲解性与实践性统一3、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4、教法与学法统一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选择与应用教育教学方法应注意问题: 第一,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突出教学的适应性; 第二,强调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突出教学的整体性; 第三,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突出教学的发展性; 第四,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教学的情意性; 第五,强调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学的启发性; 第六,强调教法与学法的统一,突出教学的双边性。 职业指导的含义: 职业指导是指运用教育功能为求职者、创业者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理性择业、就业、从业、创业、事业发展和为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实践活动。 职业指导内容 : 1、职业观指导2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3、职业选择指导4、求职指导5、心理指导6、创业指导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常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