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岸电技术简介
港口以往停靠码头的船舶必须一天24小时采用船舶辅机发电,以满足船舶用电的需求,辅机在工作中燃烧大量的油料,排出大量的废气,同时24小时不间断地产生噪声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调研和实地考察,采用船舶接岸电系统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此项目可以使船舶在停靠码头期间不再依靠辅机,而是采用码头岸电系统来提供能源。
一、概述 对到港船舶实施岸电技术防治污染的可行性,已经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所论证,甚至已经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先行使用。推广岸电技术,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和环境治理,有着重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作为港口、航运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大型企业领导,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高度关注。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白力群,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组织部署,启动了船舶接用岸电技术课题研究工作。河北远洋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在今年四月份向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关于在我国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电的建议”。
理解岸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解决岸电技术的关键问题,设计和规划岸. . 电技术的实施方案,寻求实施岸电技术试点,继而在全国港口、航运交通运输行业中推广岸电技术是目前加快实现低碳交通、深化治理港口环境的重要工作。通过岸电技术的探索、运用和推广,进而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具有紧迫性,对我国低碳交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船舶接用岸电技术 船舶接用岸电技术,是指船舶靠港期间,停止使用船舶上的发电机,而改用陆地电源供电。
港口提供岸电的功率应能保证满足船舶停泊后所必需的全部电力设施用电需求,包括:生产设备(如:舱口盖驱动装置、压载水泵等)以及生活设施、安全设备和其它设备。
港口(提供岸电)和靠港船舶(接受岸电)各自都专门带有一套岸电系统。我们的项目——船舶接用岸电系统工程技术,就是从港口岸电系统和船舶岸电系统这两项工作开始的。
三、港口岸电系统 1、港口实施岸电所需的技术改造 . . 港口实施岸电需要的技术改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容扩建 港区能够提供岸电的功率对新建码头、待建码头而言,功率裕量较大,完全能满足船舶对岸电的需求,可以不考虑功率增容问题;但对于老码头,功率裕量较小,必须对港区码头的降压变电站进行增容扩建。
(2)加装大功率变频电源 我国港区供电采用50Hz的交流电制,而靠港船舶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许多国家的船舶采用60Hz的交流电制,因此,为使港口(岸电)和船舶(船电)电制相一致,港口需要加装船用大功率变频(岸电)电源。
(3)合理规划布局 港区变电站和码头配电站之间的连接电缆通常是敷设在地下的电缆沟里,港区可占用的地域也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码头)岸电连接点,合理设置变频系统和降压系统的位置,使港区变电站到码头配电站的距离最短、低压接线最短,有利于节约投资,增强可操作性。 . . 2、港口提供岸电的技术障碍 (1)港区和船舶采用电制的差异 我国港区陆地电力大都采用三相四线380V/50Hz的交流电;而靠港船舶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家,船舶电制存在差异,多以三相三线440V/60Hz交流电制为主,这势必会造成港区的电制和船舶的电制不一致。
(2)低压电力输送存在的缺陷 目前,岸电多采用低压440V供电。而对大型船舶来说,由于船上各种电气设备负荷很大,若采用低压供电,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流过电缆的电流较大,要求码头提供多根电缆对大型船舶输送岸电。电缆拖接困难、工作强度大,且过长的低压电缆导致电力损失大。
(3)船电与岸电连接的安全问题 如果在船电向岸电切换的过程中,船舶岸电开关没有断开,就会出现岸电电源和船舶发电机短时并列运行;此时若船舶发电机并列运行条件不满足,就会造成船电向岸电切换过程中的非同期合闸,易产生事故。 . . (4)船电与岸电连接的接口问题 不同的船舶和不同的港口可能配备不同的连接接口,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势必给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连接工作造成困难,降低工作效率。
(5)其它问题 实际上,船舶在接用岸电的过程中,除了上述主要技术问题外,还存在其它的技术问题:诸如相序、岸电连接点的选择、设备的摆放位置、船电对岸电网络的干扰、安全用电等。
这些技术问题都可能影响到船舶和码头的技术改造。 3、解决方案 随着研究深入,我们已经确定了港口电源系统的基本方案,大多数系统模块已经通过试验并得到完善,已经完全具备进一步整合并投入实际运营的条件。
方案中我们采用了高压变频、高压电力传输为主、多种变压输出、多. . 重取样闭环控制稳压稳频技术、自动相序判断技术、快装接头技术、安全联锁和安全接地技术等等。关于船舶电罗经的设备不能断电问题,新建船在设计及制造时已解决,但对于老船只须增装一套24V直流电源即可解决;船舶接用岸电的技术障碍得到了彻底解决。
经过对连云港、秦皇岛、青岛等港口码头现场勘察,结合目前世界各国船舶状况,以及未来船舶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了“多电制、分立式港口船舶接用岸电系统”的方案。
电源系统可选择输出为400V、(415V、)440V、(690V、)6.6kV,50/60Hz等多种制式的电制。
由于码头现场海侧位置很小,摆放岸电系统设备受到限制,同时散货船上安放大型岸电设备的条件也非常有限,所以我们确定了分立式设计方案。
分立设计分为4个组成部分: a)高压变频电源系统 b)高压接线箱 .
. c)高压电缆卷车
d)移动变电站 将高压变频电源系统(高压变频电源、高压正弦波滤波器)安装在码头配电房内,防护等级IP20;在码头海侧安装高压接线箱,防护等级IP56;小型移动变电站直接吊装在船舶上使用,防护等级IP56;高压接线箱与移动变电站之间,通过高压电缆卷车上的高压电缆连接。随船携带的岸电电缆,直接接入到移动变电站相应的电源输出端,即可将设置为符合船舶电站要求的电源提供给船舶使用。
高压接线箱、移动变电站和高压电缆卷车上的高压电缆均采用快装安全接线装置,以减少接线工作强度和船舶靠港的接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高压电缆卷车采用无滑环、对称伸缩机构,可移动使用,安全可靠,收放电缆快捷、方便。快装安全接线装置与供电系统之间设计成电气联锁,接线完成之前和接线过程中,供电系统将无法合闸供电;如果供电系统已经处于供电状态,将无法打开接线箱进行接线操作;所有电源输出侧,均采用断路器保护,确保使用安全性。
为保证港口船舶岸电系统向船舶提供的电源相序与船舶电站的相序一致,港口船舶岸电系统上装有相序指示器及相序转换装置,用于检测、指示和设置电源相序,保证船舶电气正常运行。 . . 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示意图 本方案采用了高压上船的方法。高压方案接入简单。ISO/IEC已经发布了高压岸电标准,高压接入的安全问题可以彻底解决。方案中高压侧设置零序保护、整个供电系统设置接地保护,降压变压器同时充当隔离变压器,可以确保使用安全。对上船设备和连接电缆采取必要的安全固定和保护措施。
为克服市电电网供电波动,克服滤波器、变压器以及供电线路造成的电力压降,克服大负载使用状况造成的电力压降,保证供电电压的稳定,港口船舶岸电系统采取了多重稳压和补偿措施。从滤波器输出端进行电压取样,反馈到变频电源控制端进行闭环电压稳定控制;在变频电源内部,通过软件设置,建立负载——电压补偿曲线模型,确保到达船舶用电电器的电源符合规范要求。
本方案对输入电源有完善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缺相、逆变器和变压器过热等保护功能(保护阈值可以设定),考虑对不同船舶的用电负荷的控制,当输出负荷容量达到一任意设定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以便控制用电负荷。具有综合故障报警及故障应急停止。 . . 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监控,通过软件系统实现过程自动化,自动报警、自动保护、远程通讯、远程监控、自动化用电管理、自动化用电历史纪录、用电智能核算。
四、船舶岸电系统 1、船舶接用岸电的技术障碍 仅仅考虑港口电源系统的建设,但没有可以接用岸电电源的船舶,岸电供电将无法实现。
为适应港口电源系统的建设,船舶的岸电设备改造工作必须与港口电源系统的建设同步进行。
以往在船舶建造设计时,岸电箱的容量一般只考虑生活设施等设备的电力负荷,没有考虑生产作业设备的负荷。船舶停靠港口改用岸电供电时,只能满足一般生活用电,如果进行装卸货物作业时需要启用起吊设备、压载水泵设备等大功率负荷,岸电箱的容量就不能满足需要,仍需使用船舶辅机发电。因此,以往船舶停靠码头,一般都不使用岸电,只有在船舶修造厂内进行保养维修时才能发挥岸电箱的作用。
为保证船舶靠港后能够连接和使用岸电并完全替代船舶电站,就必须. . 对正在使用的船舶电力系统的岸电设备进行改造;对今后制造的船舶,应当考虑采用新的设计方案制造船舶电力系统和岸电设备。要保证改造后的船舶岸电设备或者新建船舶的岸电设备,与港口岸电电力供应系统能够配套使用,还应当通过研究和论证,制定统一的船舶接用岸电连接标准,以符合在全行业内推广使用岸电技术的要求。
2、对船舶岸电设备改造的方案 我们在对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BV、ABS、LR等船舶规范的进一步研究基础上,对船舶岸电设备提出了改造方案,并力求改造方案与现行船舶规范中关于岸电设备的要求保持一致:
已在营运的船舶可以通过增加岸电箱容量或者制造新的岸电接入屏,来满足停泊作业时岸电供电的需要。岸电箱(屏)放置在船尾原岸电箱位置。岸电箱(屏)通过固定电缆直接与船舶电站主汇流排相连接。
岸电箱(屏)至岸电电源设备之间应备有足够定量的连接软电缆。航行时软电缆储存在船舶上,为了储存和使用方便,可在船舶上设置一台或多台岸电电缆绞车。当然,也可以考虑该电缆由港口统一提供,减小船舶配备和保管成本。
为减少接线工作强度和船舶靠港的接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