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箭穿心》:平凡女性主体意识的
觉醒与自我救赎
电影《万箭穿心》改编自“新写实主义”作家方方的同
名代表作,由新生代导演王竞执导,颜丙燕和焦刚领
衔主演。影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里生活在大武汉社
会底层的平凡女性“李宝莉”的悲剧人生。宝莉一生跌
宕起伏,虽然一直为生活努力,却得不到丈夫的理解,
而丈夫在遭受生活打击后,选择自杀并把整个家留她
一个女人来扛。在用尽时间和精力为整个家付出的最
后,李宝莉以为自己的几十年付出最后会有好的回报,
可儿子眼神里有的只是对她的敌对与仇恨。导演在忠
实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写实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这
一现实生活的残酷。
影片中李宝莉这一形象的塑造,虽然朴素,但生
动且极具个性;她一生充满苦痛,却从不妥协,意志
格外坚定。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完全冲破了传统,她
的身上深刻地体现出一位平凡女性在苦难的生活中女
性主体意识的苏醒、自我超越以及救赎,笔者从这方
面着手分析,希望观众在对女主人公悲惨的生活给予
同情的同时,能够看到一个更完整、更真实的女性形
象。
一、女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苏醒以及自我超越
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电影多是父权意识形态下的
产物,在反映女性的生活时,基本是简单的书写,形
象刻板,而且带有一种陈旧的、不公正的偏见。在电
影中,女性的形象要么是天使般令人悦目但内心空洞
无内涵,要么是与之相对的魔鬼似的邪恶,面目狰狞。
这些女性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无不被父权意识歪曲,因
而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构建都在有意和无意地
为男权主义服务。在电影《万箭穿心》中李宝莉作为
一个女性个体而存在,朴素但不简单,她骨子里拥有
的不同于一般传统女性的特质,实现了女性的自我超
越。
李宝莉个性刚烈,缺少女性的柔情,作为一个女
性却不会体验感情的细腻,也缺乏对他人心理变化的
敏感洞察力。她以男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而且也不
修边幅,和她的闺蜜站一起的时候就看出不同来了,
一个保养精致,一个晒得黝黑,既不做头发也不买衣
服收拾自己,而她个人行为也大大咧咧,还动不动以
老子自居,这种形象与那种感情粗糙的男性相符。但
通过故事情节的一步步推进,我们发现,李宝莉在生
活中遇到问题丝毫不显得胆怯与懦弱。这一女性形象
与男性角色通过她的这种麻辣性格得到了平衡。影片
中的李宝莉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嘈杂混乱的市场,但她
却有着她周围女性所不具备的自信,甚至小有计谋,
凭着年轻时的姿色,嫁给了具有高学历的马学武,赢
来大家羡慕的眼光。她一直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安排
生活,但设想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向她靠近。在她的世
界里,充斥着丈夫的厌烦、婆婆的反感,甚至是儿子
犹如陌生人的隔阂。但她几乎无视这一切,依然相信
自己,甚至几乎偏执地努力面对着她不得不面对的坎
坷人生。丈夫不愿意与她有生活的交流,但她在凭着
对过去幸福生活的信念依然选择主动承受。当影片画
面呈现李宝莉发现丈夫背叛自己的那一刻,她内心的
疼痛与挣扎描绘得尤为深刻,应该是跟电影题目一样,
痛而且犹如万箭穿心。站在房间门口,想敲门手却停
在空中,想拿起灭火器撞开门,最后还是放弃了。她
选择了用公用电话报警,在她看来这一选择在有力地
报复背叛自己的丈夫的同时还不会对她的生活带来影
响和变化。她果断并颇具胆量,完全不依附她的丈夫,
这一塑造颠覆了传统电影里的作为男性附属存在的女
性形象。当然,她的这个决定最后还是带来了严重的
后果,直接导致丈夫马学武的降职甚至下岗,但她具
有的胆识和计谋,甚至面对问题的果断处理方式完全
不同于传统女性。这部影片通过画面的描述向我们传
递了一个近乎男性角色的形象,色彩丰富而颇具独特
性格。鉴于这些,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李宝莉这一女性
形象所体现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超越。当然,还
有更让我们值得高兴的,通过李宝莉这一女性形象的
塑造,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也走向关注女性的生活状态,
逐步打破传统的父权意识,力图尊重并提高女性的地
位。
二、苦难生活中的自我救赎
父权制社会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体,在这种文化
意识里,男尊女卑,女性完全丧失了“自我主体”,甚
至被男性奴役,根本无法超越男性个体独立存在,从
而颇具备“男性他者”身份。这也意味着,女性必须要
依附男性,并按照男性的意愿生活。女性主义电影的
理论家鉴于此对一些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电影予以审
视,发现众多女性形象要么是男性赏心悦目的对象,
要么是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塑造构建,无法做到超越
男性个体独立存在,这几乎就是父权文化意识下这种
“他者”身份的现实投射。影片《万箭穿心》主人公李
宝莉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女性全新的世界,面对生活给
她带来的苦难,她不依靠任何男性,靠着她的个人信
念与毅力,她独自一人承担整个家带来的生活压力。
她丝毫没有被生活打倒,虽然朴素,却能做到破除背
负在她身上的茧,得到自我救赎。同样作为一个女性
观众,笔者被她身上所体现的这种个性深深打动。
生活中的强者能够勇敢直面现实生活的困境,不
退缩,不妥协。也许李宝莉在感情方面以一个弱者形
象存在,但说她是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却一点也不为过。
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包括最后离她而去的丈夫,对她
一直照顾有加的建建以及不理解甚至仇视她的儿子都
是不健全的。在他们身上李宝莉丝毫没有得到所谓的
支持与安慰。也正是这种鲜明的对照,我们才能感受
李宝莉这一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勇敢与坚定。搬入新
居的时候,李宝莉以为生活可以幸福美满,殊不知苦
难开始向她逼近。她搬入的新居前七八条马路穿过,
从风水的角度上来看是万箭穿心。丈夫开始无法忍受
她的强势要求和她离婚,生活进入白热化的冷战状态。
在得知是妻子造成自己的降职下岗后,丈夫选择投江
自杀,甚至没有给她留下只言片语。年幼的儿子和他
年迈的母亲,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靠李宝莉一个
人来承担。丈夫马学武面临自己人生如此大的变故,
确实苦不堪言,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自私无情,是绝对
不负责任的。也正是他的这种不可靠才反衬出女主人
公独特的内心的强悍以及坚韧。再说到建建,长期以
来是在汉正街不断与人争夺地盘的小混混,后来因为
跟人发生冲突判入狱十年。且不说他的人品如何,但
他在李宝莉遇到困难时总会对她照顾有加,也算是有
情有义。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犯罪史的混混反被塑造成
一个有人情味的男性又是何等的讽刺。李宝莉的儿子
小宝,在失去父亲以后,整个人都变了,可以说几乎
失去了所有的快乐。他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会开心的
笑,他内心痛苦而压抑,对母亲的仇恨甚至可以杀死
一切,在高考后,他不是为母亲对自己含辛茹苦的付
出表示感谢,而是选择把母亲赶出去,与母亲彻底决
裂。这对于一个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母亲是
何等大的伤害。李宝莉为了儿子,放弃原来还算舒适
的卖袜子工作,她一个人承担着所有的苦难,干起连
男人都不愿干的体力活。不管刮风下雨,起早贪黑,
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十多年弹指一挥间,黑色的头发
变得花白。但就是她这样的费心费力换来的却是这样
的一个结果。这是一般人都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李宝莉终究还是李宝莉,她一个人在江边坐了一
晚上,看着夜色下一群年轻人活泼的背影,疼痛的心
口也稍稍得到了修复。这么多年来一直靠一根扁担为
家人讨生活,这一次她也要为自己担一次。天亮之后,
她回到家收拾些自己的衣服和一床被子,她就用她那
根扁担担着,担离了那长期以来让她万箭穿心般的生
活。此刻,对于李宝莉,我们对她苦难的生活不应只
是同情了。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不依靠男人的肩
膀而活,甚至在将来的生活中她也会依靠自己的劳动
自食其力,撑起自我。她在我们面前,是高大的,是
美好的,甚至是神圣的。虽然李宝莉没有什么文化,
把事情也都看得非常简单,但在生活中她有着一颗无
比豁达的心,她不依赖任何人,靠着自己的力量而生
活,光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敬佩,这种力量远远超越
了她自己的生活局限。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
性努力的方向,在争取经济独立的同时,更要获得精
神上的独立。
“万箭穿心,七八条马路都从楼底下穿过去,不是
万箭穿心才怪呢?”“那也有可能是,万丈光芒啊。”李
宝莉的回答是那么的冷静,一种长期以来的禁锢,最
终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