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制度

我国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制度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3
1、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的相关概念 LOGO
▲慈善事业:是指现代社会中,以慈善组织为主要的分配 主体,以自愿的公益性捐赠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对社会资源和 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的一种社会化公益事业。
▲慈善组织:特指从事慈善事业的慈善团体组织。 第一,慈善组织的组织宗旨必须具备公益性。 第二,慈善组织的服务于广泛的不特定的公众,或某一
需要帮助的群体,而非服务于组织内部的成员。 第三,慈善组织是慈善活动的中介组织,也是社会资源
的分配主体,它们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鼓励和组织慈 善捐赠等方式募集社会资源,并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
LOGO
▲ 慈善捐赠:指社会公众即企业和个人出于慈善的目的把属 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东西无偿的给予社会公益组织或有需要的个 人和企业的一种方式。
区分,并通过税收立法的方式规定对其中的某些收入进行 税收减免,以促进慈善组织资产的增加以及规模的壮大。
第二类是针对企业或个人的慈善捐赠行为的税收激励。
这一类税收激励,则通过对企业或个人向慈善组织捐赠的
支出进行税前扣除或税收抵免。
3、慈善捐赠中体现的税收原则
LOGO
(一)社会公平
税收公平, 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社
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
年6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
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是我国关于慈善捐赠的专门法律,对慈善组织的
收入来源进行界定。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团体按照法律规
定进行的慈善捐赠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政策;
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按照规定进行的慈善捐赠可以在缴纳
存在不公平的因素, 如资源禀赋差异等, 需要通过差别征税
实施调节, 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客观的竞争环
境。这两个层次, 也相当于社会公平中的横向公平和纵向
公平。
4、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间的关系
LOGO
1、慈善捐赠税收优惠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
原则经常被认为是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并被推为当代税
2、针对个人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
LOGO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该法律的规定对公益事业进行捐
利于各种捐赠主体的善心捐赠行为,这样各个捐赠主体不
仅能使受捐赠者得到善意的帮助,对于捐赠者这方来说也 不会由于自己的捐赠行为而被征收过多的税负。
二、国内外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制度 LOGO
(一)我国现行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制度
为了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
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
▲ 税收激励(Tax Incentive)是指国家针对某些纳税人或 者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采取照顾性或激励性的区别对待,给 予减税、免税、优惠税率等不同形式的税收优惠待遇,以实施 引导和鼓励,从而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一种税收制度安排。 这一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助理 Stanley Surrey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式提出。
会意义上的税收公平指的是国家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角
度出发, 运用税收手段对各种收入分配尤其是个人收入分配
予以必要的调节或再分配, 以缩小收入差异, 防止两极分化,
从而使收入分配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达到公平。
(二)经济公平。
税收上的经济意义公平, 是指税收的征收应该为企业和
个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使企业、个人收入的多
收激励的规定。按照税收激励的对象不同,从三个角度进
行分析和研究,即划分为对慈善组织的税收激励政策、对
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及对个人的税收激励政策三种情况。
1、针对慈善组织的税收激励政策
LOGO
对与慈善组织,税收激励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契
税方面。
一是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慈善组织的优惠。税法规定,
我国的社会团体因接受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而获得的收入免
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LOGO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 现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对于慈善捐赠的促 进措施作了相关规定。
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也有对企业个人捐赠享受税
收的基本原则。与其他税法原则相比,税收公平原则表现
了良好的社会需求,而对于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赋予一定
程度上的税收优惠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原 则,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税收公平。
2、税收优惠对慈善行为的正面激励作用。广大的发展
中国家采用时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慈善捐赠行为。
当税收优惠法律的政策与法规更加制度化与明晰化,并且
征企业所得税。
二是契税方面对慈善组织的优惠。税法规定,国家机 构,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出于日常办公科研的需要而购买
土地房屋时免征契税。同时规定,当这类组织改变土地房 屋的用途不再用于正常的业务时,应该补缴应缴纳的契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及 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我国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制度
LOGO
1
• 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制度概述
2
• 国内外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制度
3
• 我国现行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 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4
• 《慈善法》中税收政策讨论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2
一、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制度概述 1、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的相关概念 2、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制度的分类 3、慈善捐赠中体现的税收原则 4、慈善捐赠与税收激励间的关系
▲ 慈善事业税收激励:是指国家通过让渡一部分税收利益, 对符合规定的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进行税收优惠,以引导、促 进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一项税收激励制度。
2、慈善捐赠中税收激励制度的分类 LOGO
针对慈善事业的税收激励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直接针对慈善组织本身,这一类税收激励,一
般是通过对慈善组织的收入按不同来自取得方式或用途进行少与其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效益相对称, 即等量投入及
其所产生的效益取得等量报酬。
LOGO
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是要求税收
保持中性, 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 包括经营者和投资
者, 要一视同仁, 同等同待, 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
税收环境, 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其次是对于客观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