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脸上长斑别轻视 警惕鳞状细胞癌
家住南闸的是老汉,2年前面部出现老年斑,他没当一回事,寻思着这个年龄长老年斑,再
正常不过。可近两年来,越长越大、向外凸起、已达蚕豆大小,用手轻轻一抓,渗出液体。
最近天气热,家人发现老人脸上有点不对劲,到医院看了看,考虑面部老年斑恶性变,不排
除皮肤鳞状细胞癌
张晓东主任医师,为是老汉安排了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块,病理检查证实了病变为“鳞状
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鳞癌,为第2个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头
皮、面部、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早期即可呈溃疡,又常继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口,
或瘢痕部的溃疡经久不愈而癌变。临床可呈菜花状,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
常伴感染致恶臭。可有局部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在下肢者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
本病多发生于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早期鳞癌和基癌无明显差别,但鳞癌多继发于原有
皮损处如瘢痕、慢性溃疡、砷剂角化病和X射线角化病等。
临床表现 早期皮损常呈小而硬的淡红色结节,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但常演变为疣
状或乳头瘤状(图2),有时表面有鳞屑。肿瘤进行性增大,进一步侵犯其下方组织,包括肌
和骨并同定于其上。
根据肿瘤发展的快慢,肿瘤中央迟早会发生溃疡,发展迅速的肿瘤直径达到1~2cm大
小之前就发生溃疡,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有坏死组织,易出血,溃疡边缘宽而高起呈菜花状,
性质坚硬,伴恶臭。
原发性鳞癌少见,继发性鳞癌多见,常在原有头皮的慢性溃疡、瘢痕等损害基础上癌变
所致。
2.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形态,通常有两型:
(1)菜花样(乳头状)型
(2)深在型:预后较差。
早期诊断为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应彻底,以免发生转移。可根据肿瘤的大小、组织分化程
度、患者年龄和身体状态,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包括Mohs显微外科、放射疗法、电干燥
疗法、光动力疗法、β萝卜素、干扰素和损害内注射氟尿嘧啶、肾上腺素凝胶或博来霉素等。
已经转移或晚期患者,可试用顺铂(cisplatin),多柔比星(阿霉素)或博来霉素(bleomycin)治疗。
由于鳞状细胞癌有转移性,危及生命,因之治疗必须彻底。治疗方法较多,但在病情允许的
情况下,仍以早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
1.手术治疗
2.淋巴结清扫
3.放射治疗
4.药物化疗
5.刮除及电干燥术
6.冷冻治疗
7.激光治疗
8. 中医治则
自从1775年Percival pott首次报道扫烟囱工人因接触煤烟发生阴囊鳞癌以来,鳞癌的发病
机制为人们所注意,许多致病因子均可诱发鳞状细胞癌,主要为紫外线长期照射,其次为放
射线损伤、热损伤、致癌化学物质,如砷、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煤焦油、木馏油、石蜡、
蒽、烟草焦油、铬酸盐等与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继发于慢性皮肤病变 某些慢性皮肤病,如寻常狼疮、红斑狼疮、黏膜白斑、慢性溃疡或
窦道、烧伤瘢痕、射线皮炎、慢性肉芽肿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慢性骨髓炎、萎缩硬化性苔藓
等均可诱发或继发鳞癌。
5.人类乳头瘤病毒
6.遗传因素 遗传亦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7.癌前期皮肤病 某些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X线和镭射
线性皮炎等均易致鳞癌。以及其他慢性皮肤病,如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慢性溃疡、慢性窦道、
慢性骨髓炎、慢性红斑狼疮、寻常狼疮、萎缩硬化性苔藓等均可诱发或继发鳞癌。
8.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