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业结构调整 简答 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通过普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等,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1)请简要回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开展经济普查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及方法论要求?
(1)第二产业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3分)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或者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分) (2)开展经济普查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的唯物主义要求。 (4分)
分析说明题 1、表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的变化
注:①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
表二:我国货物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比较(单位 %)
注:②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GDP;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 ③自1980年以来,美国、日本、印度、巴西、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 ④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是3.6%,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75%,其中,美、英、德三国约占30%。 (1)表一和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写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表一,说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3)结合表一和表二,说明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
答:(1)表一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从1998年以来第一、二产业总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则偏低,2006年还有所下降。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有所增加,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平均增减幅度还不大,第二产业仍然起着主导作用。(2分) 表二反映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其中货物贸易依存度要远远大于服务贸易依存度。虽然我国服务贸易有所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不高。(2分) 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而出现货物贸易依存度大于服务贸易依存度的情况。(一般说来,当第三产业在一国GDP构成中占主要地位时,其对外贸易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010203040506019931996199920022005年份百分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02040608019982000200220042006年份
货物贸易依存度
服务贸易依存度 2
资本、技术和管理以及服务贸易等方式,而不是货物进出口。)(2分) (2)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3分) (3)①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贸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升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③发展服务贸易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它对促进一国国内服务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有着重大作用。这也是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④发展服务贸易有助于出口创汇。(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生的国际结算,以及国际运输、保险、邮电业务等方面发生的外汇收支,称为非贸易收支。) ⑤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开拓一个潜在的庞大的国内外就业市场。 ⑥发展服务贸易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2、读图表并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图一: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比较 图二: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较
图三:2007年1—8月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情况
(1)图三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将上述图表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说明。 (3)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请你就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答:(1)图三 反映了 2007年以来,上海在积极吸引外资投资上海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分) (2)○1上海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说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资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老教材: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6分) ○2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吸收外资的比例较高,说明积极合理 有效地利用外资,是加速本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上海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4分) (3)例如:优化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进上海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品物流、旅游、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等等。(3分) 3
3、图一:上海市工业企业利润 图二:上海市自主创新带动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 主要领域 进展情况
航空航天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正式下线 研制的姿轨控发动机成功用于“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 月球车研制进入冲刺阶段
信息 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和第三代移动通讯等进展顺利 国内首款本土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英寸液晶显示屏正式下线 上海首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投产
轨道交通及盾构 首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列车成功下线 大型盾构机实现产业化
船舶 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交付使用 国内第一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油轮开工建造 国内首制液化天然气船顺利完成试航任务
(1)图一、图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将上述图表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说明。(5分) (3)结合图表谈谈上海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7分)
(1)答:图一反映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利润基本呈逐年上升态势,2005年以来增速逐渐加快.图二反映了上海市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3分)
(2)答:以上材料体现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上海市正坚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体现科技含量高的特征。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表现在: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盾构等到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兴起,)使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船舶等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同时,也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分)
(3)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加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工业改组改造,提高工业现代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工业位其他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和资金积累。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提升我国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有利于提升上海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四个率先”。(7分)
1326.81086.7939.61003.5
805.72016
-10.823.646.1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亿元)-15-5515
25
3545(%)
规模增速 4 我 国 三 大 产 业 占 GDP 比 重
010203040506070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预测2010 预测2020比重(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我 国 三 大 产 业 就 业 人 口 比 重
0102030405060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预测2010 预测2020比重(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材料三、2007年中央加大对再就业的财政支出,对再就业补助资金251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发挥创业促就业的作用。 (1)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图一和图二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用经济常识的知识简要回答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1)图一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也会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会加快上升。图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流人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4分) (2)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产业结构将从现在的 “二、三、一”向“三、二、一”发展,相应的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也将从“一、三、二”向“三、二、一”转变。(3分) (3)(二期课改教材参考答案)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一期课改教材参考答案)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社会中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一定劳动的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劳动这一最基本要素的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收入增长→内需扩大→经济繁荣→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8分)
5、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学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上述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提法,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也是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筹划。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