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2018年试行版)
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2018年试行版)
6.2.4
6.2.4.1
除CCD文件格式中规定的IED描述、FCDA描述、intAddr描述外,SCD文件中其余描述性属性desc、dU元素不提取到CCD文件中。所有提取元素的子元素应与SCD文件中的顺序一致;所有提取元素的属性按字母顺序从a-z的顺序排列;没有子元素和赋值的元素应采用“/>”结尾。
——物理端口模型中增加了CABLE属性,修订了PORT属性(见7.1.2);
——增加了物理端口与虚端子关联建模原则(见7.1.3);
——增加了智能录波器管理单元和采集单元LD名(见7.1.5);
——删除了线路保护、智能终端等分类装置逻辑节点,将线路保护等分类装置逻辑节点纳入装置类技术规范(见7.2);
6.2.3
a)宜包含Substation部分;
b)应规范IED设备(含过程层交换机)的物理端口及通信端口描述方式,光缆、光口、板卡的命名应保证全站唯一,明确虚端子与软压板之间关联,参见第7章;
c)应用<PhysConn>标签明确描述物理端口、光缆连接及虚端子之间关联;
d)Header元素的id值应填写配置工具的厂家名称、工具名称和工具版本。
ICD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能力描述文件
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装置
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制造报文规范
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g)CID文件的IED名称不应为TEMPLATE,CID文件应保留厂商私有命名空间及其元素,实际工程系统应用中IED名称由系统组态配置。
6.2.1.2
ICD文件采用“文件名.icd”的格式,如图2所示。文件名应包含装置型号、装置选配码、ICD文件版本号和ICD文件校验码等四部分,以半角字符中横杠(‘-’)连接,各部分编写规则如下:
——修订了工程配置及下装流程(见6.1);
——增加了ICD文件命名规则(见6.2.1);
——增加了CCD文件要求(见6.2.4);
——增加了子网命名规则(见6.4.1 a);
——修订了GSE配置(见6.4.2);
——修订了SMV配置(见6.4.3);
——增加了虚端子关联配置要求(见6.5.4);
——删除了检修处理机制,将检修处理机制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7);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删除了装置双网冗余机制部分,将双网冗余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3);
——增加CCD文件名(见3.6);
——删除了装置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将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4.2);
——删除了装置SV的收发机制部分,将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5.2);
前 言
为了规范DL/T 860通信网络和系统在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实现各个装置供应商模型、装置、配置文件的互操作,提高DL/T 860标准设备制造的技术水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结合南方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吸收了智能变电站调试、运行、维护的成功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南方电网有关施工、调试、运行、维护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意见,吸取了国内先进的运行维护经验,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目次
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11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在应用DL/T 860标准时,通信网络和系统的配置、模型、服务和一致性测试应用要求,规定了功能、语法、语义的统一性以及选用参数的规范性和实际应用中扩充模型应遵循的原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10kV~500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参照执行,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调试、运行和维护的依据。
i.制造商(Manufacturer)属性值应使用厂商编码,厂商编码采用厂商设备识别码的字母部分;
ii.型号(Type)应与ICD文件名中装置型号一致;
iii.配置版本(ConfigVersion)应为ICD文件版本号。
iv.“铭牌”信息包括装置设备识别码、装置软硬件版本信息。
f)宜包含定值相关数据属性如“units”、“stepSize”、“minVal”和“maxVal”等配置实例。
3.5CID文件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
IED实例配置文件,根据SCD文件中本装置的MMS相关配置生成的装置文件,CID文件应仅从SCD文件导出下装到IED中,扩展名采用.cid。
3.6CCD文件 Configured circuit description
IED二次回路实例配置文件,用于描述IED的GOOSE、SV发布/订阅信息的配置文件,包括完整的发布/订阅的控制块配置、内部变量映射、物理端口描述和虚端子连接关系等信息,装置其他配置文件的改变不应影响本装置发布/订阅的配置,装置的发布/订阅信息以CCD文件为准。CCD文件应仅从SCD文件导出后下装到IED中运行,扩展名采用.ccd。
DL/T 1146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
13
GB/T32901、GB/T32890、DL/T 860、DL/T 11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智能变电站工程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filesof relay protection
使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用于描述装置能力或其网络通信拓扑结构的文件,包括ICD、SCD、SSD、CID、CCD等,文件采用UTF-8编码的XML文件格式。
图2ICD文件命名规则
6.2.2
SSD文件从功能的角度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基于电气接线图的连接(拓扑)关系,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其主要包括的对象模型:变电站(Substation),电压等级(VoltageLevel),变压器(PowerTransformer或Transformer),间隔(Bay),设备(Equipment),子设备(SubEquipment),连接节点(ConnectivityNode),端点(Terminal)等。
BBuferred Report Control Block有缓存报告控制块
URCB Unbufered Report Control Block无缓存报告控制块
SV Sampled Value采样值
15
5.1
5.2
5.3
16
6
6.1
应使用配置工具完成ICD、SSD、SCD、CID和CCD等文件的配置,工程配置和下装流程如图1所示。
——修订了定值控制块在逻辑设备下实例化的规范(见8.7);
——修订了附录A CRC校验码参数(见附录A);
——增加了附录B CCD文件格式,删除了故障报告文件格式,删除了过程层虚端子CRC校验码生成规则(见附录B);
——增加了统一定义的数据类型(见附录D);
——增加了统一定义的数据属性类型和枚举类型(见附录E);
——删除了装置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部分,将装置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部分纳入装置类通用技术规范(见附录F);
——删除了SARC等在线监测装置逻辑节点类型的定义,增加了SPVT、STMP、SCLI、LTSM等设备类通用公共逻辑节点类型的定义(见附录G);
——增加了逻辑节点命名示例(见附录H)。
系统规格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最终包含在SCD文件中,扩展名采用.ssd。
3.4 SCD文件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所有IED设备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设备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扩展名采用.scd。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鹏、黄佳胤、李金、徐光虎、李楠、张弛、丁晓兵、张喜铭、陈桥平、华煌圣、熊学海、杨颖安、叶翔、李进、彭世宽、廖泽友。其中第1-4章节由李楠主要编写,第5-6章节由徐鹏主要编写,第7章节由黄佳胤主要编写,第8章由华煌圣主要编写,第9章由熊学海主要编写,附录A由杨颖安主要编写, 附录B由叶翔主要编写, 附录C由李进主要编写, 附录D-G由彭世宽主要编写, 附录H-I由廖泽友主要编写,编写说明由陈桥平主要编写。
a)装置型号应包含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的硬件平台代码、保护系列代码、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应用方式等四部分内容,且描述一致;
b)ICD文件版本号描述该ICD文件的历史变更情况,应具备唯一性,依据“V1.00”的格式编写,并由制造商顺序编号、管理;
c)ICD文件的CRC-32校验码计算序列使用ICD文件的全文内容,校验码计算方法见附录A要求;
6.2.4.2
CCD文件格式见附录B,CCD文件的校验码生成规则见附录C。
6.3
6.3.1
6.3.2
6.4
6.4.1
a)子网(SubNetwork)按物理网络划分,全站子网宜划分成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两种类型,过程层网络按照电压等级划分,子网命名规则如图3所示。
图3子网命名规则
b)冗余的站控层网络,宜采用ServerAt元素。
——修订同一种保护的不同段分别建立不同实例(见7.2.1b);
——增加了文件化实例建模要求(见7.2.2l);
——增加了LPHD建模原则(见7.2.3.1);
——修订了虚端子关联建模原则,增加虚端子与软压板关联、虚端子与告警关联的示例,增加了虚端子关联配置要求(见7.2.3.2);
——增加了不停电传动(dsDriveInfo)和跳闸矩阵(dsMatrixSet)数据集(见8.3.2);
14
DL/T 860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