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第27卷第4期(下) 河南化工 HENAN CHEMICAL INDUSTRY ・27・ 讨。 低粘度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分级、研究 黄传友 (贵州省盘县红果镇亦资孔盘江煤电集团多种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盘县,55353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分级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度的测定,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粘度;最佳条件 【中图分类号】TQ41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467(2010)08—0027—02 1 引言 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是聚乙烯醇与丁醛在酸催 化作用下的缩合产物。1924年德国率先制得PVB树脂。 三、四十年代PVB树脂用作安全玻璃夹层及涂料粘合剂使 用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八十年代随着建筑业和汽车业的高 速发展,PVB树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聚乙烯醇 缩丁醛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具有很强的粘接性能,可 用来粘接金属、木材、皮革、纤维、陶瓷和橡胶等,有“万能胶” 之称。 但它是一种耐热性较差的热塑性材料。在涂料、安 全玻璃夹层、绝缘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在常温下制备 PVB时,PVB微粒容易集结成大块或形成一定厚度的膜,粘 附在反应器和管道内,不利于产品的后期加工。因此,目前 PVB的生产多采用低温下缩合的沉淀法, 这样会使反应时 间延长,并且需附加制冷设备,使工艺复杂,能耗增加。我们 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丁醛在反应体系中分散不均匀、 PVB生产后微粒之间的碰撞结合、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和保 温时间是造成结块的主要原因。_4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聚乙烯醇(工业试剂)、正丁醛(工 业试剂)、20%的盐酸(分析纯)、十二烷基磺酸钠(化学纯)、 氢氧化钠(化学纯)、乙醇(分析纯)、石油醚(分析纯90— 120 ̄C)、乙酸乙酯(分析纯)、丙酮(分析纯)。三口烧瓶 (150ml、500ml、1000m1)、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沙芯漏斗、 真空泵、恒温水浴锅、抽滤装置、DF一101B集热式恒温磁力 搅拌器、NDJ一1型旋转式粘度计等。 2.2实验原理 2.2.1 缩醛的反应机理聚乙烯醇缩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 应机理如下: j 0+H+——一c 2o} c}j—m—_cH— 2一 C*H ̄H 删 oH 0C 州 0 cH一啦—CH—口Iz——一—cH— :一 —CHz一 。c H 洲0一 广一0+H 2.2.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反应原理聚乙烯醇与正丁醛在 酸的作用下,进行缩醛化反应,即得聚乙烯醇缩丁醛。 (( 一cH— 、 —L1I)t一十Ir_‘3 (‘Ho一一 I (.H OH ((凰—(1H—(’ — .H)n +H20 2.3 非均相介质中的缩醛化反应本次实验主要采用这种 反应。所谓在非均相介质中的缩醛化反应,就是指聚乙烯醇 溶解在反应介质中后,在达到一定缩醛化度时便由溶液中析 出,并在非均相介质中以表面反应的方式继续进行缩醛化 (达到必需的程度止)的过程而言。在这种方法中,聚乙烯醇 的典型溶剂是水,缩醛化度达到30—40%时,聚乙烯醇缩丁 醛开始自水溶液中析出。缩醛开始析出时,聚乙烯醇取代度 很大,为了制取组成均匀的产物,正如在高聚物链中进行的 所有非均相反应一样,使已部分缩醛化的聚乙烯醇成细分散 体析出具有特殊意义。这样可以保证固相和液相之间有足 够大的接口。文献所载的大多数非均相缩醛化法中,都没有 发生这种情况,缩醛都成紧密的粘块或粗粒沉淀析出,这样 便不能保证产物继续均匀地缩醛化,而且产物也极难洗涤。 但是如果能够严格遵守正确地制订出来的非均相缩醛化反 应的条件,则可以保证聚乙烯醇缩醛成细分散体析出,并制 得预期缩醛化度和组成均匀的产物。 2.4 合成工艺流程 2.4.1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取一定量的聚乙烯醇加入 适量的水在水浴90 ̄C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使之完全溶解, 用冰水降至30 ̄C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搅拌15分钟制成 乳液,加入一定量的正丁醛搅拌20分钟降至14 ̄C,加入 20%的盐酸调至PH=2左右,反应及保温时间见表2—1,降 至20℃加入5%的氢氧化钠中和至PH=6左右搅拌10分 钟,减压抽滤,洗至无正丁醛的味道为止,凉干得产品。具体 用量见表2—1。
・28・ 河南化工 HENAN CHEMICALINDUSTRY 2010年4月第27卷第4期(下) 衰2—1聚乙烯聿在非均相彳r质中的缩醛化 曩 ■聃蝇 量t‘, Ⅲ■‘d】 T嘲 月■ 十=瓣■ Ct, I :I 问l・ I № ■ n‘‘' 自色 一 自 ■ 点■. 自1 自1 ■、 # ■ 囊越 ■、 世 2.4.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分级取一定量产品加入适量的 溶剂,水浴回流加热至溶液完全均匀。加入沉淀剂,出现浑 浊时,冷却,溶液中析出凝胶状沉淀物,即第一级分。沉淀经 倾析法分离后,先用同样组成的溶剂洗涤,然后用纯沉淀剂 洗涤。经过洗涤的沉淀在40—50℃进行减压干燥。滤出液 中补加沉淀剂,重复整个操作循环,即分出第二级分。用同 样方法析出其它级分。所用溶剂、沉淀剂及结果见表2—2。 l\ 溶剂 沉淀剂 结呆 备注 只分出第~级分 l 酒 精 酒精:水=1:2 干燥后所得 产品为褐色凝胶状 只分出第一级分 产品凝结戚 2 疆 精 丙酮:水=l:1 大块状.不易 产品为褐色凝胶状 取样.较硬, 只分出第~级分 3 洒 丰膏 石油醚 且不易溶解 产品为白色女E胶 干燥后所得 只分出第一级分 戚 乙酸乙蠢 石油醚 产品为白色颗粒 霈幢,也较 碴,不易溶懈 2.4.3 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度的测定取一定产品加入适量 的无水乙醇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所取的产品感 官较好、产率较高,用NDJ一1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其粘度, 具体数值见表2—3。 转速 帖 度 佯晶(E, 乙醇(mI, 度(℃) 转子 (转,分) ∞a‘s) 5 2 100 l 24 0 l2 33 2 0 12 33 5 2 0 12 目3 2 l00 i 24 O 12 35 5 10 2 30 17 3 3结果与讨论 3.I 结果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产率、性状和粘度,与反应时 间、保温时间、乳化剂加否、酸的用量有密切关系。聚乙烯醇 缩丁醛的分级与溶剂和沉淀剂有密切关系。 3.2 讨论 3.2.1 影响聚乙烯醇缩丁醛产量的主要因素 3.2.1.1 催化剂一酸用量的影响从表2—1可以看出, [H ]的浓度对缩醛化反应的速度有直接关系。在相同条件 下,缩醛化反应的程度也随酸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减少 催化剂的用量,而想达到同样的结果则必须提高反应温度和 延长反应时间,这对实际工业生产带来不利.所以酸用量的 多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产率和其性状。 3.2.1.2 反应温度的影响从表2—1可以看出,一般讲反 应温度高,反应速度要快,易实现高缩醛度,但对非均相反应 讲,温度过高,缩醛产物易形成较大颗粒或粘结成块,而妨碍 后期反应的进行。所以说反应温度要适当。 3.2.1.3 保温时间的影响从表2—1可以看出,在一定的 范围内延长反应时问是有利的,保温时间的越长,产品的产 率越高,而且所得产品较细;但延长反应时间是有一定范围 的,并不是无限延长,这样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3.2.1.4 乳化剂的影响从表2—1可以看出,H 向聚乙 烯醇溶液中加入正丁醛,会有部分正丁醛未溶解而以液珠形 成分散在反应体系中,液珠本身有发生自聚使其自由能减小 的自发趋势。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后,c,:H符一S0 部分将伸人液珠内,而外层吸附上一层N +,这样,大大改变 了液珠的表面张力,使得分散了的正丁醛之间不易因碰撞而 结合。同时,由于液珠外层的N。+的静电排斥作用,进一步 使微小液珠运动受阻,又能避免局部反应物浓度过大,反应 不均匀,而发生PVB结块。 3.2.2 从表2—2可以看出,级分的性状与沉淀剂有很大关 系。含有羟基沉淀剂级分都是成褐色的凝胶状并且都是一 次析出,不能继续分级。不含羟基的沉淀剂虽然分出的级分 为白色颗粒但也是一次析出,不能继续分级。由次可以了解 到沉淀剂应用不含羟基的有机溶剂,但具体操作还要进一步 研究。 3.2.3 从表2—3可以看出,前四个粘度都比较接近,而最 后一个较小。这就表明我们改变操作条件,即反应时间、温 度,保温时间以及酸的用量,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低粘度产 品。 参考文献 [1]刘智斌.聚乙烯醇缩丁醛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维纶通讯, 1997,17(3),l4一l7 [2] 吉林化工设计院编.聚乙烯醇缩丁醛生产工艺.北京轻工业出 版社,1982:293—299 [3]李玉珍.PVB及其缩醛化的生产.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20— 55 [4] C.H.乌沙科夫著.1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5:143—259 [5] 王党生,李淘.微粒状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新工艺.福建化工, 1997,2: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