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一年某市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更好地了解我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加强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我局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要求,拟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次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调查范围、数量和方法:
1、 调查范围:调查各市直医疗单位和各镇(街道)卫生院、村医疗站(所)。
2、 调查2011年1~6月份的门诊日志或病历、住院登记和化验结果登记,凡确认为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均为调查对象。
3、 被调查单位应调查的传染病病例数:市直医疗单位50例以上,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例以上,村医疗站10例以上。达不到所要求例数的,可继续调查2010年7~12月份的病例数。
二、调查项目:
1、漏报率:将查出的传染病病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疫情直报信息资料核对,未网络直报者为漏报病例。
各病漏报病例数之和
总漏报率= 100%
查出各病应报告病例数之和
某病漏报病例数
某病漏报率= 100%
查出某病应报告病例数
2、及时率: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直报情况为准,分为及时、迟报、漏报(诊断至报告不超过24小时为及时)。
及时报告数
及时率= 100%
查出病例数
3、填卡完整性和准确性:
随机抽查2011年度报告卡(或表),检查是否按项目全面完整填写,包括姓名(十四岁以下儿童应有家长姓名等)、性别、年龄、职业、户口地址、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日期、报告单位、主诊报告人等,缺任何一项,则认为不完整。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为准确。
4、医院疫情管理制度调查:
(1)、是否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有关疫情报告规定,是否有领导分管该项工作、有无疫情管理制度,有无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疫情专用电脑有无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上报;
(2)、医院有无门诊日志,病历档案和传染病报告卡及登记簿;
(3)、医院是否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检查制度、奖惩制度。上述均以正式文字材料为依据,并按表1内容调查。
三、时间安排:
1、 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1年7月组织开展调查工作,市属各单位调查时间另定。
2、 2011年7月下旬进行整理、归纳、统计资料,并撰写调查总结。
四、组织领导与人员组成:
市卫生局统一组织。调查组由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业人员及被调查单位的院长或防保(防疫)人员共同组成。
某市卫生局
二O一一年六月十日
附表1 某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调查表
被调查单位名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项目 有 无 备注
1. 该院有无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查看会议记录)。
2. 该院有无领导主管疫情报告工作(文字体现)。
3. 有无专职的疫情登记、统计和报告人员(文字体现)。
4. 有无建立传染病登记、核对检查和报告制度,以及奖惩制度(文字体现)。
5. 门诊有无病例日志(现场查阅)。
6. 门诊有无传染病报告卡(现场查阅)。
7. 门诊有无传染病登记簿(现场查阅)。
8. 门诊有无建立病历保管制度(文字体现)。
9. 其它:
调查者:
附表2 某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调查登记表
医院名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科室类型 患者/家长
姓名 性别 年龄 疾病
名称 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 报告日期 录入日期 是否
及时 核对结果
原卡与网报是否相符 备注(迟报天数) 已报 未报
调查员签名 附表3 某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情况统计表
被调查单位名称:
疾病名称 查出例数 报告例数 漏报数 漏报率 备注
合计
调查员签名: 年 月 日
附表4 某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调查汇总表
医疗机构
名称 门 诊 住院部 化验室 总计
调查数 漏报数 漏报率 调查数 漏报数 漏报率 调查数 漏报数 漏报率 调查数 漏报数 漏报率
合计
上报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员
附表5 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检查汇总表
医院名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医疗机构
名称 填卡质量 疫情报告率、及时率
报告卡
检查数 完整性 准确性
查 出
病例数 报 告
病例数 及 时
报出数 报告率(%) 及时率(%) 填 写
完整数 完整率
(%) 填 写
准确数 准确率
(%)
合计
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