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及工艺简介

冲压模具及工艺简介


成形工序
胀形
软模胀形 利用弹性或流体代替凸模或凹模压制金属 板料、管料的冲压方法称为软模成形。对胀形而言, 软模胀形制件上无痕迹,变形比较均匀,便于加工复 杂的形状,所以应用较多。
﹡弹性材料通常用聚氨酯橡胶,耐油、耐磨和耐温性 较好。 ﹡液体通常是用油、乳化液、水等。液压胀形可得到 较高压力,且作用均匀,容易控制,可以成形形状复 杂、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缺点是机构复杂, 成本高。
﹡壁部是变形区,底部通常不参加变形
成形工序
拉深
R2'
H
结构工艺性
R2
R1 R3
圆角半径
﹡凸缘圆角半径R1>2 t , 一般4~8 t
﹡底部圆角半径R2 > t ,一般3~5 t
﹡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2 > 3 t ,>1/5 H
﹡小于上术要求时,应增加整形工序
﹡拉深件壁厚不均匀,应注明保证的外形尺寸或内 外形尺寸
掉 ﹡孔到弯曲线的距离: t <2,L>= t . t >=2,L>= 2t
距离太近时,可设置工艺槽或弯曲后打孔
﹡局部弯曲.弯曲线处于交界处时,可添加工艺槽,工艺孔或缺口, 使弯曲时易于变形,防止开裂
成形工序 拉深
﹡将板料冲压成各种空心件的加工方法
﹡其凸凹模与冲裁不同,他们的工作部分没有锋利的刃口,而 有一定的圆角,并且其间隙也稍大于材料厚度
成形工序
胀形
图 5.1.7 罩盖胀形模 1—下模板 2—螺栓 3—压包凸模 4—压包凹模 5—胀形下模 6—胀形上模 7—聚氨脂橡胶 8—拉杆 9—上固定板 10—上模板 11—螺栓 12—模柄 13—弹簧 14—螺母 15—拉杆螺栓 16—导柱 17—导套
冲压模具及工艺简介
冲压概述
一、冲压定义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 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 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二、冲压的特点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 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 以提高其刚性。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产品质量稳定.
连续模(级进模)
分离工序 冲裁
利用模具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工序,通常包括落料,冲孔, 切边,切断等, 变形过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 冲裁模的刃口锋利,凸凹模的间隙小 冲裁模间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小:冲裁,脱料力增大,模具磨损加剧,降低模具寿命,但有 利于减小批锋,翘曲等缺陷 大:易产生批锋,翘曲等缺陷,尺寸不稳定 通常根据零件的断面质量,模具寿命,冲压力等来选择(例 如:中碳钢 I级10~18t% ,II级18~25t%)
胀形方法: 刚模胀形 软模胀形
刚模胀形 适用用于要求不高,强度和形状简单的零件胀形凹 模一般采用可分式,凸模为刚性分块式(由楔状心块将其分 开)。刚模胀形时,模瓣和毛坯之间有较大的摩擦,材料受 力不均,制件上易出现加工痕迹,也不便加工复杂的形状。 增加模瓣数目可以使变形均匀,提高加工精度,一般模瓣数目 在8~12块之间。
充裁时,落料凹模,凸模与 凸凹模作用对坏料进行冲孔 落料,回程时,打料杆在冲 床滑块的作用下对顶件器施 加作用力将零件推出凹模型 腔。
连续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内,模具的不同部位完成不同的工序 多种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高速自动冲压,尺寸精密稳定,生产 效率高
﹡适用于批量较大,材料较薄的小型零件.
﹡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 冲压靠压力机和模具完成加工过程,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采用复 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
冲压工序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 工序两大类。
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 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
凸模, 凹模 上,下模座板, 上,下模固定板 导柱,导套 脱料板, 压边圈, 顶杆 导正销, 导料板, 侧刃 螺丝,弹簧
冲模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充裁时,落料凹模,凸模与凸凹 模作用对坏料进行冲孔落料,回 程时,打料杆在冲床滑块的作用 下对顶件器施加作用力将零件推 出凹模型腔。
冲模分类
按工序组合分类:
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级进模)
对回弹较大的材料,模具机构上应便于调试时 修正,弥补回弹
除V形零件外,需注意要有适当的模具间隙,间 隙与材料种类,厚度,及弯曲高度和宽度有关
成形工序
弯曲
结构工艺性
﹡最小弯曲半径 R: 一般碳钢0.6~1 t ,可通过压槽达到尖角 ﹡直边高度:H>=2 t, H<2 t时,需压槽或增加弯边高度再加工去
按工序种类分类:
落料模 冲孔模 切边模 弯曲模 拉深模……
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工序, ﹡适用于批量不大,形状简单,要求不高,尺寸较大的零件
复合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内,模具的同一个部位完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工序,
﹡适用于批量大,形状简单,公差较严,尺寸较小的零件,用单一 工序来冲压不经济或难于达到要求.
分离工序
冲裁
结构工艺性
﹡狭长的槽:width>=1.5t,
length>=5width
﹡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
距离>=1~1.5t
﹡最小孔>=1~1.5t
成形工序
弯曲
把材料弯曲成一定形状的加工方法 :
成形工序
弯曲
成形工序
弯曲
模具结构应能防止毛坯在弯曲时产生偏移
弯曲时毛坯的变形尽可能简单,避免有拉薄或 挤压现象
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分离的条件下发生 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 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是几种 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工序
分离(冲裁)工序: 落料 冲孔 切边 切断
成形工序
: 弯曲 拉深 胀形 (旋压)
冲模构成
工作零件 模架 导向零件 压料 卸料零件 定位零件 固定及其他零件
成形工序 胀形
在外力(主要是拉应力)作用下使板料的局部材料厚度减 薄而表面积增大,以得到所需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加 工方法称为胀形。
成形工序
胀形 .
常见的胀形方式:
圆筒形坯件或管坯上成形凸肚或起伏波纹、起伏成形(平板 毛坯压鼓包)、加强筋或图案文字及标记的局部成形、与弯 曲结合一起的较大区域的拉胀以及与拉深结合一起的拉胀复 合成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