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乐派时期的教会音乐

古典乐派时期的教会音乐

古典乐派时期的宗教音乐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宗教音乐
沃尔冈夫.阿马迪乌斯.莫扎特,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
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
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
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
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作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的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
特的前半生是在故乡萨尔斯堡度过的。对他来说,脑海里出现的教堂
音乐的最初印象来自萨尔斯堡。那里有悠久的音乐传统,那里的教会
音乐因约翰.迈克尔.海顿的到来而充满了生气。莫扎特也从这位前辈
那里受益匪浅。
在第二次滞留维教音乐得意向。从最初的后期的威尼斯乐派弥撒
曲的华丽风格、以后马蒂尼神父的影响,到应礼仪改革要求而创作的
短弥撒曲中室内乐式的精巧主题的统一,他的早期作品反映出克里斯
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约翰.阿道夫.哈塞、其父利奥波德.莫扎
具备了这些主要特征。对于几个似乎毫无关联的部分,他的一贯做法
是在理论上尽可能的赋予一个严密的形式,让歌词内容和音乐形式紧
密地结合起来。
维也纳时期(1781~1791)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
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
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但是以后他
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
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
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
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该剧于1782年7月首演,获得很
大成功。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
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
J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曲创作的经
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
会”,是维也纳第八支部的成员。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
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
作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圣乐队首席、而后是管风琴师的莫扎特
有许多写作教会音乐的机会,但实际上他的宗教音乐作品并不多,除
了早期创作的几首之外,他早期的许多弥撒曲、经文歌及一些与宗教
有关的作品都算不上是总要作品。有《孤儿院弥撒曲》
(Waisenhaus-messe)(K139,1768),经文歌《欢腾喜悦》(Exsultate,
jubilate)(K165,1773)以及当时的代表作《加冕弥撒曲
(Kronungs-messe)(K317,1779)。一般人不太熟悉他的《加冕弥撒
曲》然而正如他十二岁创作的《孤儿院弥撒曲》,在萨尔茨堡时期他
的教会音乐中也不乏上乘之作。
移居维也纳的莫扎特所创作的教会音乐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和约翰.塞巴斯汀.巴赫的的音乐。在维也纳时期
莫扎特仅有两部未完成的弥撒曲,即《c小调弥撒曲》(K427,
1782-1783)和《d小调安魂曲》(K626,1791)。前者的《信经》和
《羔羊经》未完成,但这部发自内心的作品堪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
曲》媲美,他所了解得巴洛克音乐的对位法在其中有直接的反映;后
者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遗作,由他的弟子弗朗茨.泽维尔.苏斯
迈尔续完。乐曲弥漫着深沉严肃的气氛,显然具有巴洛克的风格,可
以说是他对维也纳宗教音乐传统的一个总结。
莫扎特的宗教音乐中最著名的是安魂曲,即《d小调安魂曲》、
《C小调大弥撒》和《加冕弥撒曲》。这三部作品版本很少,基本都
是原版进口的,大多数乐团不太敢轻易尝试那么大部头的作品,而且
其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人选也是极其重要的。宗教作品本来就是靠唱
的,要唱的脱俗,感人是很难的。
《d小调安魂曲》和《C小调弥撒曲》是我很喜欢的两部作品,完全
的两种风格。《d小调安魂曲》和《C小调弥撒曲》从一开始就是那
么不同,我感觉安魂曲中始终有一种压抑,整个音乐色调灰暗。而《C
小调弥撒曲》,从始至终色调明亮,是典型的莫扎特风格。莫扎特在
写安魂曲时自己说:我感觉这首曲子就是为我自己写的。他已经感觉
到自己可能无法完成这首曲子了,在这样的情形下,莫扎特的另一面
爆发了,不再明亮,乐观,而是灰暗,悲悯,严肃。这是一个不一样
的莫扎特,都说莫扎特具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安魂曲就是这颗纯真心
灵在知道自己快离世时的最后一次告白,我想,没有人会不被感动。
事实上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常常采用世俗音乐因素,然而后来的模
仿者们却没能写出像他那样的杰作。暂且不说莫扎特的音乐是天主教
艺术的典范,即便将他列入近代最大的宗教音乐作品家的话,我想这
样也绝不过分。

1072405069
鞠晓慧
2008年5月20日星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