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表现在贸易格局上的是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
识、技术密集化程度。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以及高附加值的特征,高新技术产品
的出口竞争力水平逐渐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业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新的强劲的增长点,对
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但是,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依赖外资
企业明显、R&D投入低和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和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从
总体而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处在幼稚阶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阶
段,或者说处在由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的阶段,主要是在低
技术产品领域进行国际竞争。
为了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缩小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
研究任务迫在眉睫,而目前国内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其竞争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
旨在对此进行初步探析。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背景
2.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2.1汇率与竞争力关系
2.2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测算方法
2.3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的研究综述
2.4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
3.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3.1科技资源配置理论
3.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2.1分析性指标
3.2.2显示性指标
3.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3.3.1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3.3.2国际竞争潜力评价
3.3.3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4.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1FDI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2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4.3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4小结
5.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5.1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宏观政策
5.1.1产业政策
5.1.2贸易政策
5.1.3外资政策
5.2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微观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多个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比较分析法,从不同
的角度全面衡量我国多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变化趋势,并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国
际)的比较分析;并且,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多种影
响因素进行了衡量和分析。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4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论文题目,师生双向选题,
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
(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11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
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8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
完成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毕业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
(四)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一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
绩输入。
(五)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二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
绩输入。
(六)评价阶段(2011年6月17日前):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总结、评估和评优、材料归档。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丁岚,王分棉.基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对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 中国
工业经济 , 2008(03) 152-159
[2]苏为华,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统计研究 ,
2010(02) 58-65
[3]姚战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兼论新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及
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J].财贸经济,2002(3)71-76
[4]王分棉,王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
究,2009(01)8-12
[5] 郭东杰. 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分析——“里昂惕夫之谜”的综合解释 [J].经济学
家,2010(09)19-26
[6] 汪素芹, 程静.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与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
2004(05) 80-84
[7] 王江,李薇.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
2007(01) 01-03
[8] 戎梅.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财经界,2010(03) 173-176
[9] 詹晓宁,葛顺奇.出口竟争力与跨国公司FDI的作用.世界经济,2002,(11)
[10] 江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
2002,(6)
[11] 陈红川.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软科学 , 2008,(08) 114-117
[12] 罗双临.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 求索 , 2005(06)
[13] 何志勇.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3
[14] 王建刚,于英川.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 2004,(01)
[15]谢封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D].同济大学,2005
[16]万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D].湖南大学,2004
[17] Porter, A.L., Newman, N.C., Roessner, J.D., Johnson, D.M., Jin, X.-Y. International
high tech competitiveness: Does China rank number 1? [J].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9,21 (2), pp. 173-193.
[18] Wei, F., Zhao, Y. Grey relational evaluation on export ability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J].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
GSIS 2009 , art. no. 5408311, pp. 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