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解释,定金

合同法解释,定金

合同法解释 , 定金
篇一:合同法中关于定金和订金的解释 合同法中关于定金和订金的
解释 来源: 作者: 时间: XX/10/22 合同法中关于定金和订金的解释
所谓定金,是指合同 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
事人双方 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 照
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 20%),预先给付对方当 事人的金钱或
其替代物。它是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
合同法中关于定金和订金的解释 所谓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
同的履行,依据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
订立 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
20
%),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代物。它是作为 债权担保的

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 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
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
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 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给付定金一方如
果不履行债务,无 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
债务, 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 定
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根据最高法院在 XX年12月8日
公布的 "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定金的类型
和适用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订约定金。“解释”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了订约定金 订约定金

即立约定金,其设立是为了担保主合同的签订。订 约定金的特点是,其
法律效力的发生与主合同是否发生法律 效力没有关系。凡在意向书一类
的协议中设定了订约定金, 其法律效力自当事人实际交付定金时就存
在,在其所担保的 订约行为没有发生时,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当事人就
要实施 定金处罚。
2
、成约定金。“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了成约定金 作为主合

同成立或生效要件而约定的定金,称之为成约定金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有成约定金的,定金未交付,则合同不 成立或不生效。若当事人约定定
金并明确表示定金的交付构 成合同的成立或生效要件的,该定金具有成
约定金的性质。 但是,为了鼓励交易,如果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履行了
主要 部分,即使给付定金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约实际交付定金,仍 应当
承认主合同的成立或生效。
3
、解约定金。“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了解约定金 解约定金

是指以定金做为保留合同解除权的代价,即支付定 金的一方当事人可以
放弃定金以解除合同,接受定金的一方 当事人也可以双倍返还定金以解
除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当 事人一方虽然以承担定金损失解除了合同,
但在守约的当事 人因合同解除受到的损失大于定金收益的情况下,解约
方仍
然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4、违约定金。 《担保法》第八十九条对违约定金作了规 定, "
解释 "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二条对违约定金作了 补充规定。违约
定金是指以定金的放弃或者双倍返还作为违 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而约定的
定金。 《担保法》规定以当事人 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作为适用定金
罚则的条件, "解释 "进
一步对"不履行 "分不同情况作了不同规定。一是明确规定违 约定金处
罚的条件不但要有迟延履行等违约行为,还要有因 该违约行为致使合同
目的落空的结果,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是主合同部分得到履行,部
分没有履行,一方当事人因此 受到了损失,但是合同的目的没有完全落
空,这时,既要对 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进行定金处罚,又不能使定
金全部 被罚。三是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第三人过错致使主合同 不
能履行,能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规定。对于因不可抗力、意 外事件致使主
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 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
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 则。当事人一方受定金处罚后,可以
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而订金在法律上是不明确的,也是不规范的,在审判实 践中一般
被视为预付款,即使认定为一种履约保证,这种保 证也是单方的,它只
对给付方形成约束,即给付方对收受方 的保证。若收受方违约, 只能
退回原订金, 得不到双倍返还; 若给付方违约,收受方会以种种理由
把订金抵作赔偿金或违
约金而不予退还。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规 定,定金与
订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 付的,不构

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 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
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 的违反。 2、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
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 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
订金仅可作损 害赔偿金。 3、订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