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动抵押制度

浮动抵押制度


浮动抵押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二、完善法律制度对动产浮动抵押债权人法律风险进行控制 1、规定特定化的行使模式 2、赋予债权人权利及其保护机制。 3、规定浮动抵押权的受偿次序。 4、严格界定“正常经营行为”,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标准。
感谢您的关注!
——风险控制部
14
浮动抵押——优势
• 第一,浮动抵押作为一种以将有和现有财产为标地物的担 保物权制度,扩大了可以作为担保的财产范围。一般抵押 的标地物为动产,不动产和权利。而浮动抵押则将将来可 能拥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作为抵押对象, 是对未来财产的利用,大大扩大了抵押这一民事活动的对 象,利于民事活动目的的实现。 • 第二,浮动抵押人拥有对被抵押财产的自由处分权,因此 兼顾正常经营和融资的需要。浮动抵押作为抵押的一种, 当然具有抵押的一般特点,即不转移标的物。这样一来, 抵押人除因担保的提供而获得资金外,并对标的物继续占 有,使用与收益,这种方式有利于抵押人获得收益,并偿 还债务。而债权人不仅没有占有、保管标的物的烦累,而 且能通过登记获得更大效力的担保物权。实在是一举两得。 • 第三,实行抵押权时,接管人制度的存在,可以保持企业 的整体存在,不至于被迫出卖,拍卖企业,能够充分发挥 企业的价值。
浮动抵押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债权人对动产浮动抵押业务风险自行防范措施 1、慎用选择权 (1) 抵押主体的选择:法律赋予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 产经营者设立浮动抵押的资格,但是,浮动抵押这种担保方式 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比较差,对于浮动抵押的资产在日常管理上 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有固定的地点存放,规范的物流管理、财 务管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才能给予抵押权人充分的 权利保障。 (2)抵押标的物的选择:动产浮动抵押包括企业的库存原料和 库存商品等,而原料和商品的差异性极大,范围也很广泛,在 实践中应选择通用型、大众型、变现能力强、便于计量的产品, 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所有权明确,不存在瑕疵。2、市 场需求旺盛,不存在供过于求。3、便于保存,有一定的存储期, 不易变质,不易过时。4、价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较强。5、 市场价值容易衡量,能够进行价值的评估。
浮动抵押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活用约定权 (1)设立限制性条款和结晶情形。一是在订立的浮动抵押书面 协议中设立限制性条款。要求抵押人承诺,“本担保是浮动的, 借款方不得随意再以担保物进行同等或优先于本贷款的担保”, 并将抵押合同和抵押物一并办理登记,以便使浮动抵押产生排 他效力。二是充分约定实现抵押权的条件,如抵押人应当按照 合同约定取得和使用贷款;用于抵押的库存产品数量不得低于 库存总量的一定比例;因经营不善致使抵押人经营状况恶化或 严重亏损;抵押人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等等。 (2)灵活约定各种担保方式。尽量在企业的一些固定或不欲处 分的财产上(如房产、机器、车辆、商标和专利等)设定固定 担保,而在企业其他需要处分或流动的现有或将来可能获得的 财产上(如整个业务,存货及原材料)设定浮动抵押,这就是 以传统固定担保为主、以浮动抵押为辅的原则。 (3)其他约定权的行使。约定最低库存;约定存货实施第三方 监管;关注价格风险,建立预警机制。 3、勤用监督权。(抵押物、借款人信用)
浮动抵押法律风险分析
2、抵押权人无充分监督权。 抵押人以现有的和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 产品抵押的,在登记时只对抵押动产作概括性描述。 且在动产浮动抵押结晶之前,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 中,设定人以合理价格卖出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 成品、产品自动脱离抵押标的物,买入的生产设备、 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则自动加入抵押标的物,由此 导致的抵押标的物范围、数量的变化,无需办理抵押 标的物变更登记。这使得抵押权人无法掌握抵押人的 生产经营状况及抵押财产的价值变化,不利于抵押权 人的债权。
浮动抵押法律风险分析
3、浮动抵押效力较弱。 (1)如发生同一财产上同时存有浮动抵押、固定抵押、 第二浮动抵押之情形,不论限制性条款是否存在,拍 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抵 押权均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登记顺 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权有的登记,有 的未登记的,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抵押权均 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2)留置权作为法定担保物权,优于浮动抵押权受偿。 (3)虽然在浮动担保结晶转化为固定担保后,浮动担保 权人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第三人享有优先受偿的权 利,但在浮动抵押结晶前,浮动抵押权不能对抗法院 依据第三人的申请强制执行浮动抵押标的物。
浮动抵押——特征
• 集合性与广泛性:抵押物既可以是企业全部财产, 也可以是企业的部分财产,浮动抵押的标地物并非 某一财产,而是可以包括企业动产、不动产、无形 资产在内的现有财产总和。 • 浮动性:浮动抵押设定后,由于生产经营的照常进 行,抵押财产集体中的单个财产会随着生产经营的 进行而流出和流入,这样流出的财产则不再受抵押 权的约束,新流入的财产自动成为抵押物。这样一 来,抵押价值随之减少或增加。 • 转化性:只有将浮动抵押转化为固定抵押,使抵押 物的价值确定下来才能进一步由抵押权人来行使抵 押权。
浮动抵押法律风险分析
1、浮动抵押人“正常经营范围”《物权法》未予界定。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了“依照本法 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 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却没 有对正常经营行为给予界定。在浮动抵押期间抵押人 有权自由处分抵押财产,并非等同于其可以任意妄为, 而是将这种自由处分限定在正常经营范围中,以保障 抵押权人之利益,因此对于正常经营范围的界定关乎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利益之平衡。市场情况千变万化, 经营方式各不相同,经营行为也是各具特色,一一列 举日常经营行为的种类难免挂一漏万,因此对正常经 营行为只能作一宽泛的限制,从而使抵押权人利益处 于危险状态。
浮动抵押制度在司法实践 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风险控制部
1
浮动抵押——定义 • 浮动抵押,是一种特别抵押,是指抵 押人将其现在和将来所有的全部财产 或者部分财产上设定的担保,在行使 抵押权之前,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保留 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处分权,于特定 事发生后,设抵押财产结晶为固定抵 押以偿还债权的抵押。
浮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押——劣势
• 浮动抵押的劣势主要在于浮动抵押人具有 自由处分被抵押财产的权利,造成抵押标 的物具有不稳定性,担保权人的利益处于 不稳定状态,不利于其利益的实现。
浮动抵押制度在《物权法》中的规定 浮动抵押制度在《物权法》
• 我国颁布的《物权法》有三个法律条文对浮动抵押制度 作出相关规定,分别体现在第一百八十一条 、第一百 八十九条,以及第一百九十六条。 • 将我国的浮动抵押界定为动产浮动抵押,即企业、个体 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其现有和将有的生产设备、 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全部或部分设定抵押,抵押人 在正常经营范围内可自由或依约定受一定限制处分其抵 押财产,在法定或约定情事发生时,抵押财产及其价值 才能确定,抵押权人得就此确定的抵押财产受偿的一种 抵押。浮动抵押制度其抵押物具有流动性的本质特征使 其更适应公司的快速运营,促进了资金融通,但恰恰是 这些“优点”,也使浮动抵押在充分发挥了担保的效率 价值时,担保的安全价值受到了危协,债权人的利益很 难得到切实地保障。
浮动抵押法律风险分析
(4)浮动抵押权不能对抗抵押人为购买财产而在所购 财产上设立的抵押权或担保性质的权利。 (5)在同一标的上先后设立了两个浮动抵押,若后设 的浮动抵押先结晶,则后一个抵押权人可能比前一个 抵押权人优先受偿。 (6)浮动抵押作为一种财产担保方式,其担保的债权 当然比没有担保的债权要优先,不过在抵押权实现时, 其受偿顺序仍位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公司员工 的工资清偿之后。 4、没有明确可操作性的浮动抵押实现方式 5、缺乏对债权人保护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