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州市钨

赣州市钨

赣州市钨、稀土、氟盐化工
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汇报
(2009年8月)
赣州市经贸委

赣州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美誉,黑钨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60%,
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萤石资源储量也居全省之首。多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
和大力支持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产业发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培植壮大钨、
稀土和氟盐化工优势产业集群,用3-5年左右的时间,把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培植
壮大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把赣州建设成为全
国重要的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
钨、稀土资源深度加工科研、贸易一体化的基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一、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整治资源开采和经营秩序,强化产业整合和战略重
组,推进科技创新和精深加工,努力培植龙头企业和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建设产业基地和形
成产业配套,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矿山、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探、科研教育等部门构成的完整
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年,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利税总额2.9亿元,稀土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61
亿元,利税总额1.38亿元,氟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76亿元,利税总额3138万元。2006
年,钨产业集群产值、销售收入率先实现双超百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9.64亿元,实
现销售收入110.32亿元,占到了全国钨工业的35%以上。2008年全市钨、稀土和氟盐化工
三大优势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9亿元、利税总额27.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总量的35.2%和40%,其中,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45亿元,利税14.5亿元,稀
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亿,利税11.28亿,氟盐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5亿,
利税1.84亿,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5.6倍、5倍,6.7倍、8.2倍,4.5倍、5.9倍。

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的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市场大幅萎缩,部
分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企业由于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经营和经济效益,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运行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为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保企业、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措
并举减轻企业负担,扶持企业发展,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
同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全力以赴保企业,千
方百计保持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在逆境中
稳步前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24亿元,利税总额7.15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以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为抓手,着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保障机制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一是在矿山开采方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
法对矿山开采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年度指令性计划,进行总量控制。
二是依法规范矿业权市场。通过组建国有控股的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赣源钨业有限公司
对钨和稀土资源进行战略调控。各有关资源县(市、区)已基本完成钨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
编制和报送工作,并严格落实了钨矿山火工材料与开采配额挂钩的总量控制措施。制定了《赣
州市稀土矿山联合开采及转让工作方案(试行)》,对推进稀土矿产资源联合开采配置和矿权
转让进行了全面规范。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出台了《关于对全市钨业开展进一步整合工作的
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稀土资源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对全市萤石资源实现限量
开采的实施方案》,为三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建设的资源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为缓
解钨、稀土产品价格下滑和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我市正式启动了钨、稀土产品收储工作,
2008年上半年先后分两批向银行推荐41家企业申请储备贷款,推荐贷款总额7.04亿元。目
前,全市已有22家承储企业获得储备贷款,贷款总额3.31亿元。

(二)以政策引导为推动,着力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一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对原矿分配实行扶优扶强、扶持和引导深加工,资源供给向精深加
工企业倾斜。二是出台专项政策措施,在税收、用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
持。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项目
研发合作。市政府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
术支持和服务,市政府与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厦门大学等院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加强技
术交流合作。四是通过举办 “中国(赣州)钨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赣州)稀土发
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百年钨业庆典”等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和活动,助推企业加快结构
调整步伐,延伸精深加工链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钨、稀土产业由矿业经
济全面转向加工领域,产品结构从初级转向中级并不断延伸。

(三)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着力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平台
按照“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对全市钨、稀土产业发展进行了统
一规划和布局,各资源县重点抓好矿山的规范开采及现有冶炼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
整,赣州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以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集中建设市有色产业基地,赣州开
发区为有色精深加工园区,主要承载钨、稀土及其它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和研发项目;章贡
区水西冶炼加工园区主要承载具有轻度污染的钨、稀土及其它有色金属初加工冶炼项目。对
鼓励钨、稀土高新企业和深加工、应用企业进基地办厂,市政府在用地、税收、资金筹措和
原料保障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后劲
坚持大产业发展理念,按照“外引内联、互为依托、大小兼容、共同发展”的思路,在资源
整合的基础上,依托现有企业和产业平台,积极实施资源招商战略,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化项目,拉动功能材料及其它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坚持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支持战略
投资者以资本为纽带,不断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和推动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项目。
同时,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着力实施大项目工程。近年来,钨、稀土产业引进了中国五矿、
北京安泰科技、中科三环、横店东磁、保利科技、台湾春保等一批国内行业顶尖企业及美国
英佛曼、美国IMQ、日本东芝、日本昭和、日本住友、日本三德、瑞士精密磁材都纷纷落
户。氟盐化工产业近两年先后引进中国中化集团投资20亿元以及中国华星集团投资50亿元
建设赣州氟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氟精细化学工业。

我市优势产业的集群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只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
道路,坚持既定的发展方略,并不断加以完善,围绕我市优势产业,依托引进的战略投资者
和本土大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和产业链条,我市优势产业集群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把
赣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生产基地、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生产基地,全国
知名的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