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ppt课件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ppt课件
6
爱国主义教育
3.过程的互动性 过程的互动性,主要是指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里特指大学生群体)两大基本要素之间 的双向互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通过教育活动联系起来,并 双向互动,最终完成教育过程。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 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具有独 立性和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渴望。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大大提高,学习的方式也丰富多 样。主体性的凸显,决定了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一种 被动单向模式,教育过程不再是一种被动单方面的接受,而 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尤其在网络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带来 了人们交往的便利,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和渠道。
具体有形,落到实处。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 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主体教育活动。
10
当前,在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中,大学生 身心特点或多或少地被忽视了,导致思 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缺乏吸引力和
说服力 。
11
1.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 般在17~22岁左右,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 的后期,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人体各 器官的功能已趋于完善和成熟,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 们有从事复杂的思维活动,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 论知识和技术的生理基础。
总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 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升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 行为、促进大学生养成爱国主义品质。
2
爱国主义教育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特点
1. 目标的协调性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爱国 主义教育实践中,目标的协调性是其基本特征。
5
针对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侧重直观形象化的 教育,那么,对于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一定发展 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侧重伦理和理论内容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是政治教育、道 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交汇点。” 不仅仅要从五爱的社会公德、国情、国史和地理等教 育内容进行教育,要进一步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将这些 内容深化到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 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 主义统一起来,从而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性 辩证的统一起来,升华爱国思想和引导理性的爱国行 为。
9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成绩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日益增强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各项工作都与时 俱进的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为高 昂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大学生爱国意识、行为更加自觉 四、学校爱国主义方式更加丰富
在新时期,许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扎实 有效的教育活动,努力使是对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 二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的教育 三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四是对国情和世情的教育。从本质上说, 国情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没有对本国国情 的深刻了解,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8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成绩
一、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 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 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说明了如果我们要对 某种事物达到深刻正确的认识,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它的本质, 就必须要提高认识的觉悟性,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也要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理解,并 且从精神层面化为实际行动,提高爱国觉悟。爱国主义不仅是 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对爱国的理解就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理论层次, 必须走向实践。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爱国主义有了较 为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 设,同危害国家和民族的行为作斗争。
4
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从认知的程度来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可以分为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爱国主 义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育 的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必须明确长期 的高级目标。
2.内容的理性化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理性化是由爱国主 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决定的。爱国主来教育内容的 层次性,要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不同内容的 教育。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015000077
王娥娥
1
爱国主义教育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含义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家庭、学校或社会其
他组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集情感教育、思想 教育和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实践活动。
2.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们智能发展迅速,记忆 力、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 但辨别力低;感情丰富,并不断社会化,情感活动的强度大, 但还不够稳定,不成熟,情感的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情感 的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价值观、人 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完善,理想与信念逐步稳固。
恩格斯曾说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 居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教育只有有了目标 和计划才能够有针对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 标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从人的认知形成过程来看,爱国主义教
育的目标可以分为情感目标、思想认知目标和行为
目标。
3
爱国主义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就其目标的构建而言,知识、能力及情感 都是基本构成要素,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还包括理性 认知。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具有对 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确立上,不 仅仅指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理性思维的教育 和理性行为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地提高大学 生的爱国主品质,健全爱国主义人格,将爱国主义全面地渗透 到大学生的情感、思想、意志和行为中,在知、情、意、行的 有机统一中使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的爱国主 义信念和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相统一的爱国主义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