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的 调查报告 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实践和政治参与能力也都不断增强。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没有如想象中的向前发展,反而出现了各种冷漠的趋势。首先,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现实使功利主义在学生中普遍盛行,学生在上学期间忙于寻找增加未来求职的筹码,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政治活动;其次, 我国社会道德出现滑坡,政府官员出现腐败现象等等,使政府形象受损,从而政府信任度降低,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使大学生出现了一些政治冷漠现象,制约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最后,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切身的经验与体会,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冷漠。所以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能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起到一定帮助,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把社会和民众的命运与前途与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社会和学校也能够尽量的拓宽和完善意愿表达渠道,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利益表达的方式,释放内心的积郁,要求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积极促进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政治作用,合理有序的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那到底当代大学生是政治热情还是政治冷漠呢?他们到底如何看待政治问题的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并希望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来达到以上目的,我们于2010年2月3日进行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的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过程 此次调查在小组成员各自居住地进行,调查对象为大二学生,我们利用自己设计的问卷(见附表一)对80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100%。 本问卷由周梦园、王虹力设计,小组讨论确定,并在不同地点发放回收问卷;问卷数据统计处理由郑智文、周梦园两人合作完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由王虹力执笔完成初稿,贾钗,陈益佳完成图表工作,再经小组讨论修改后成文。
二、 调查结果的分析 1、 看待入党态度积极 32.5%的学生对于入党认为应该积极争取,47.5%的学生认为该尽量入,仅有7.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而还有12.5%的学生则认为完全没考虑入党。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对于入党的态度是积极的。父母的要求、自己对党的认识和身边朋友的建议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如何看待入党的原因。 2、专业类别影响关注公共政治的程度 如果学校没有开设公共政治课,15%的学生经常会自觉关注公共政治,50%的学生偶尔会关注,20%的学生处于以前不关注但正准备开始关注的阶段,15%的学生则是一直都未关注。总的看来,文学、历史等文科类和经济、管理等社会类专业的大学生较理工科学生而言更关注公共政治。从原因看来,文科类和社会类在专业上可能更要求了解公共政治,同时在文科类和社会类专业环境的影响下,也很有可能导致其较理工科学生而言更关注公共政治。 3、社会最新消息的关注不够 调查发现,2.5%的学生会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62.5%的学生偶尔收看,35%的学生基本不看。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新闻联播来关注最新时事政治的程度还不够,还有待提高。 4、从课外杂志看政治态度 75%的女学生最喜欢购买的书报杂志类型是生活娱乐类,10%的女学生喜欢购买社会科技类,只有10%的女学生喜欢购买时事政治类,5%的女学生喜欢购买报纸(也包含了时事政治)。而只有35%的男学生喜欢购买生活娱乐类书籍,40%喜欢购买社会科技类,5%喜欢购买时事政治类,20%的男学生喜欢购买报纸。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较而言,男生较女生更关注时事政治。但总体看来,也只有20%的学生喜欢购买时事政治类书报或报纸,总体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还不太高。在生活方式日趋丰富的环境下,生活娱乐类书报杂志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时事政治类的书籍更大,看生活娱乐类书籍较轻松。 5、对国内政治及近期其他政治关注情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对于中国目前的政协主席是谁, 67.5%的学生回答正确;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宪法的使用情况,有57.5%的学生回答正确;对“八荣八耻”的理解,70%的学生认识正确;对于全国人大的改选期限,77.5%回答正确;对于重庆市现任市委书记,87.5%的学生认识正确;但55%的学生都不知道截至2009年12月31日, 欧盟共有多少个成员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于国内当前政治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都是正确的,值得保持和提倡,但对其他近期政治关注的程度还不是很够。 6、对国内与国外关系关注情况的分析 55%的大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时间,65%的大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建交的时间。结合上面谈到的第5点,可看出,对于历史事件的关注程度与对国内当前政治的关注程度差不多,前者略低于后者。 7、对于某些政治名词含义的理解情况的分析 在80位调查对象中,85%的大学生理解“三权分立”包含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55%的大学生知道“东盟”指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77.5%的大学生知道欧盟中不使用欧元的国家是英国;85%的大学生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职位相当于中国的温家宝;65%的大学生选出了共产主义国家。这些都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对于一些基本的政治名词含义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这些名词常被提及,所以大家的认识情况是让人较为满意的。 8、对各类事件感兴趣的程度不同 在给出的选项中,25%的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5%的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新中国60华诞庆典;30%的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新疆”7.5问题”引发的民族情绪问题;还有30%最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这类非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政治事件中,国家内部问题的受关注程度较高。生处于中国这个大环境中,生为中国人,在政治事件中,对国家内部问题的关注程度高于其他政治事件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要提高国际地位,首先要解决国家内部问题。 9、考虑从政情况的分析 5%的女学生很想从事政府方面工作,30%的女学生看就业形势,30%的女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而35%的女学生都很不想从政;15%的男学生很想从事政府方面工作,高于女生的比例,50%的男学生看就业形势,20%持无所谓态度,但仅有10%的男学生很不想从政。总的来看,10%的大学生很想从事政府方面的工作,40%的大学生则看就业形势,27.5%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22.5%的大学生很不想从政。从以上数据看出,当代大学生中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不愿意从事政府方面工作,但总体看来,大部分学生不是根据兴趣选择是否从政,而是要看就业形势这类客观情况。究其原因,政府方面工作的复杂性和约束性可能占很大部分,当然,大学生自身的兴趣趋向也对是否考虑从政有很大影响。
三、调查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热情还是政治冷漠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专业影响、国内国外形势及对政治事件感兴趣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表明了当代大学生中较大比例是属于政治热情,但总体来看,政治热情的程度还不够。对某些政治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而且还有一些是由于客观条件(比如专业要求等)才关注政治,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但实质上还需大学生培养自己对政治的兴趣。 此次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的调查在历时2周后完成,本小组成员认真对待了该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大家与外界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的团结合作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同学们获益匪浅。最后,针对该调查问卷的结果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在思想上积极看待入党,在行动上更要积极向党靠拢。看待入党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是很值得提倡的。同时更要表现出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做到真正认识党,了解党,并为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而努力。 2、不论所学专业是否要求,都应该积极主动了解公共政治。所学专业要求关注公共政治这就证明了解公共政治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政治情况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使大学生为社会和国家尽一份力的保证。 3、拓宽了解政治的渠道,并及时了解最新政治发展情况。当代大学生通过购买书报杂志来了解时事政治的并不多,但可以有效的通过电视、网络等了解一些最新消息。 4、多和别人交流,交换理解政治事件的看法和心得体会。不论了解的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政治问题,作为学生的我们对于很多政治问题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所以通过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加深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5、生活娱乐固然轻松,但了解时事更为重要。在轻松的环境下,可以多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对历史政治多做一些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也建议同学们常购买新书,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看待现实社会中的很多问题。 6、摆正心态,不排斥从政。当今政府中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固然存在,这些也是大家不想从政的很大原因,但政府需要人才,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因此希望同学们以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从政的问题,以积极的政治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指导老师:蒋荣 调查人:陈 益 佳 建管学院2008级工程造价3班(学号:20082004) 贾 钗 建管学院2008级工程造价3班(学号:20082285) 王 虹 力 建管学院2008级工程造价3班(学号:20080240) 周 梦 园 建管学院2008级工程造价3班(学号:20082245) 郑 智 文 建管学院2008级工程造价3班(学号:2008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