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研究》第六章企业并购会计
《财务会计研究》第六章企业并购会计
2、非同一控制下
(1) 购买法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原则上按公允价值确认,
相关的确认条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允 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无形资产和或有负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出发点:减少商誉的确认金额
尽可能体现企业合并带来的潜在义务
(2)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
原则上以所放弃的资产、发生 或承担的负债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 的公允价值计量
3、《会计》,CPA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4、《国际会计准则》 5、《高级会计实务》2014,经济科学出版社 6、《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会计研究》等杂志有关论文
第六章
企业并购会计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 多方最终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合并。
特点: 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自愿进行的合并; 以市价为基础,交易作价相对公平合理。
我国准则的规范范围 同一控制下 ——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合并日/购买日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
基本原则:视同合并后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有 关合并作为权益性交易考虑
合并资产负债表:按双方账面价值合并 合并利润表:包括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双方实现的 利润情况, 对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利润在 净利润下单列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反 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包括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 流量
②合并报表其实是母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子公司 的公允价值的合并
5. 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 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
6.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合并所有报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合并资产负债表
谢谢大家!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020.11.20Friday, November 20,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0:39:5410:39:5410:3911/20/2020 10:39:5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010:39:5410:39Nov-2020-Nov-20
吸收合并
产生的商誉,在“商誉”科目核算;平时不摊销 ,期末减值测试;在个别报表上反映。
控股合并
产生的商誉,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平 时不摊销、不调整,期末减值测试;个别报表在“ 长期股权投资”下反映,合并报表在“商誉”下反 映。
产生的负商誉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正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 负商誉计入利润表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
合并方式: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正
计入商誉,商誉确认后 按规定进行减值测试,
购买方
公允价值入账
被购买方
购买方 支付价值
被购买方 公允价值
负
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 值部分,计提减值准备。
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企业合并成本:购买方支付对价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同一控制下
初始投资成本:所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的份额
积和留存收益
费用
直接相关费用当期损益 发行债券费用“债务” 股票费用冲溢价,再冲留存收益
为合并而支 付的审计费、 评估费、法
律费用等
合并费用
直接费用
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合并发行债券或承担债 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
计入发行债券或承担 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发行权益性证券发 生的手续费、佣金
先抵减溢价收入,不足的再冲 减留存收益
购买方:要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被购买方:只有在一种特殊情况下(购买方 取得100%的股权),才能将账面价值调整为 公允价值,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特别注意:
①购买方(投资方)必须设置备查簿登记被购 买方在购买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 允价值。
该备查簿用途有二:一是权益法的核算,二 是合并报表的编制。
按合并对象分类
企业合并的分类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新设合并 A+B=C 吸收合并 A+B=A 控股合并 a+b=A
按合并形式分类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 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 交易或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企 业的联合,或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 券、资产、签定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另 一家或几家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 的行为——国际会计准则
合并方
账面价值入账
被合并方
合并方 支付价值
正 被合并方 账面价值
负
调减资本公积(资本溢 价或股本溢价),资本 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应冲减留存收益。
调增资本公积(资本溢 价或股本溢价)。
4. 资产处置损益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确认资产处置损 益(按账面价值计量,不存在买卖关系)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合并 成本: 1600
3. 合并价差(商誉)处理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价差(合 并双方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调整所有者 权益,不会产生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价差( 购买双方公允价值之差)确定为商誉:
商誉
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会产生商誉。
其中:
创立合并
表达式: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
定义:指一个企 业取得另一企业 全部或部分有表 决权的股份。
特点:原来的企业 仍然以各自独立的 法律实体从事生产 经营活动。
控股合并
表达式:A公司+B公司以A公司为母公司的企业集团
合并方式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购买方
被购买方
(合并方) (被合并方)
财务会计研究
黎 明 教授
黎明 教授
13808307030 LM@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院长 MPAcc教育中心主任 研究生导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嘉陵、贵州百灵、渝三峡、小康工业等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
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理事 重庆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专家
重庆市金融资产交易所发行注册专家
先后担任十余家大中型工商企业、会计事务所高级财务顾问、管理顾问
教材
《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颁布,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
或者《会计》: CPA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 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颁布 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人民出版社
1.同一控制下 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
份额 初始投资成本-付出资产账面价值 >0:+资本公积 <0:-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付出对价公允价值 付出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账面价值
=资产处置损益
控股合并下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取得对方资产 解散
并承担负债
由新成立企业 参与合并各
持有参与合并 方均解散
各方资产负债
取得控制权
保持独立
体现为长期股权 成为子公司
投资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 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 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于企 业集团内部,最终控制方为母公司。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公 允价值计量,采用购买法
2. 合并成本计量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按 照被合并方合并日净资产的账面价 值确定合并成本。发生的直接相关 费用计入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 按照购买方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合并成本。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 入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 1000
定义:一个企业通过 发行股票、支付现金 或发行债券等的方式 取得其它企业。
特点:吸收合并完 成后,只有合并方 仍保持原来的法律 地位。
吸收合并
表达式:A公司+B公司A公司
定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企 业联合成立一 个新的企业。
特点:创立合并结束后, 原来的各企业均失去法 人资格,由新成立的企 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合并,购买日乙企业持有资产的情况如下: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
60
600
长期借款
300
300
净资产
700
1100
资产处置损益 400万元, 商誉300万元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别考虑
反向购买的处理
合并报表:
母公司账面价值+子公司公允价值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
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 (5)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或
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及 承担风险。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 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核算上的主要区别 : 1. 会计计量原则不同; 2. 合并成本计量不同; 3. 合并价差(商誉)处理不同; 4. 资产处置损益不同; 5. 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同; 6.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不同。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 期。即:被合并方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 转移给合并方的日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认 定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1)企业合并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2)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实质性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