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事物____特点,表现了人物____情感。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事物____特点,表现了人物____情感。
角度
内容+特点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把风比作魔鬼,把 雷电比作鞭炮,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暴风雨之 夜狂风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 气氛,烘托了“我”当时恐惧的心理。
好,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
发的生心情了角(惊度人1分的)转变,(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1分)“泛动”“倒映”
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
河的美景图(1分)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1分)
内容+特点
情感
品味记叙文语言的角度
1.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感情色 彩变化的词等
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 复、对偶、反问、设问等
3.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景物描写、细节描写
4.表现手法:对比、欲扬先抑、动静结 合、托物言志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词语、描写、修辞、表现手法 • 2、扣内容:内容+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 3、析作用:情感、性格、主旨
《父亲的歌》
任选一个角度,对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父亲的歌》
词语运用: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角度
(朱自清《春》)
“偷偷”和“钻”互相照应,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小草不知不觉破土而出,
春天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情感
用词之美:
用词
基本的回答模式
动词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 或特点
形容词 细致、准确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 或心理
叠词 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内容上丰 富了语言的涵义
情感
景物描写方法:
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2、修辞
3、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
(小石潭记、观沧海、夜雨寄北)
角度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峡)
5、按照一定顺序(高低远近)
6、抓住景物特点
内容+特点
景物描写,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从视觉的
角度写出了电光之闪亮,从听觉的角度写
出了雷声、风声之大,视听结合,描写了
情感(性格)
描写之美: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 、侧面、 细节 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景物描写方法:
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2、修辞 3、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
(小石潭记、观沧海、夜雨寄北) 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峡) 5、按照一定顺序(高低远近) 6、抓住景物特点
3.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景物描写、细节描写
4.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欲扬先抑、 动静结合、托物言志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 窗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 沉的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 一样嘶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 随即好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017.河南9题
•品读第3段和第6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 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2014.河南8题
•从划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012.河南10题
•下面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 2018.河南10题
学习目标
1、品味记叙文中语言的美,明确赏 析语言的角度 2、梳理赏析语言的解题思路,掌握 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方法,学以 致用,培养语言品析能力
分析,2分。共4分)
情感
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
析第⑫段划线句子。(3分)
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
几层水色。角度
内容+《特点故乡的风》2019.随州
•(表达方式)景物描写。(1分)生动形象的描写
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景色的静谧、美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词语运用: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内容+特点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田, 母亲已插完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 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 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
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 内容+特点 角度 ——《田野上的白发》
• 通过动作描写“跪”、“爬行”两个 动词准确描绘母亲插秧时的姿态,表 现了母亲插秧时极为劳累,体力不支 的状况,突出了母亲的坚忍与顽强。
美文品析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角度
内容+特点
通过“攀”“缩”“微倾”这些动词(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
行动不便,步履艰难,(2分)表现了父亲爱子
的深情。(1分)
情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内容+特点
角度
用词精当,有表现力。用“划破”、 “滚 滚而来”、 “挤”、 “吼叫”、 “震响” 等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暴风雨之夜狂风 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烘托了“我”当时恐惧的心理。 情感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 《父亲的歌》 修辞手法:
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1分)
情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 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
着我们上前去。
内容/特点
角度
(写出… … )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
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
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 貌、神态、心理)、景物描写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____描写(角度),生 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____ (内容),表现出人物____情感。
角度
内容+特点
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暴
风雨之夜狂风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
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烘托了“我”当
时恐惧的心理。
拟声词 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感情色彩变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使 化 语言幽默、强化语义、讽刺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 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们 唤醒。
——老舍《济南的冬天》
角度
内容+特点
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将“老城”人
格化,生动地写出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2
原则:
坚持“词不离句,句不 离文”的原则,联系上下 文品析,切忌断章取义
语言是语文存在的家
----海德格尔
暴风雨之夜狂风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渲
染了恐怖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恐惧
的心理。
情感
直击中考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
中画线的语句。(4分)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
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
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
儿吧。
角度
内容+特点
语言品析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阅读部分
•能用精读的方法综合理解阅读材料, 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含义和作用 •阅读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 现力的语言……
考点聚焦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方面,赏析 文中画线的语句。2019.河南8题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2段中画横线的 句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情感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父亲的歌》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 神态、心理)、景物描写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____描写(角度),生动形 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____(内容), 表现出人物____情感。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 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 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瀑布》
角度
内容+特点
“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 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 活了,化静为动,形象逼真的写出了花 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表 达了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给母亲梳头发》2019.河南
“词语运用”:“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
“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