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笔人物画创作之心得

工笔人物画创作之心得

工笔人物画创作之心得
摘 要:通过对于绘画理论的学习和大量工笔人物画作品的鉴
赏,使我对于如何看待和运用工笔人物画画面中的一些技法知识和
虚实的处理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应用于自己的毕业创作
中。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带着那份平和、
朴素的心态,轻轻地在纸上留下关于记忆的些许残疾。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思想性;创作体会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1-0040-01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一门画体特征独特而又古老的绘画艺术。从
古至今,工笔画不但可以作为诠释个人情怀而创作的册页,手卷,
卷轴等,而且还可以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大型壁画,如敦煌壁画,
永乐宫壁画等,同时它也适合人物众多的大型主题画创作。
构图是绘画的组织方式,是表达绘画内容与审美意象的重要因
素。构图的基本含义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安排和处理对象的位置和
关系,通过空间组织和平面分割等方式使画面协调完整。中西方绘
画由于文化背景、审美观和科学观的不同,在构图方面具有明显的
差异。
我们曾去过甘南,徽县写生,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感受,藏民
的豪爽与热情,或是山民的纯朴与友善,云彩在天空中装饰着苍穹,
星星明洁快活。华丽而虚幻。进入藏区,那一个藏民老妪,全身漆
黑一片,已分不出衣服与皮肤的颜色,弓着腰,把那发亮的茶水壶,
牢牢地握在手中,小心翼翼地穿过窄小的房间内拥挤的人们,当那
一杯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摆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好像是另一种迷
离,但是他给我带来的第一个深刻的感觉便是岁月无痕,生命是多
么的无偿。而,烦恼,此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无阻挂齿。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过去的早已无法寻回,某个地方的细节,
早已在时间里零散的改变,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记忆被陈
列起来,虚无、模糊。在时间的缝隙里,有时候会在某个陌生或熟
悉的地方,会感觉一阵似曾相识地熟悉,一种味道,一种声音。偶
尔也会在雨过天晴的清晨吃早餐时,听见一声车鸣,想起那个无忧
无虑的,有些留恋的阿万仓街道……
记忆一直继续着,断断续续,看不到真实,只剩下回忆,就像
梦一样……
在陈子的画面中总有一些关于记忆的错觉夹杂在画面中,她对
意象的追求,有种优美浪漫的不确定的情绪。《花季》则以大众的
色彩和审美角度来抒发对生命过程中孤寂、无奈的感悲和伤怀,而
《花语》则是生命和自身内部的表达,是自我守护,自我珍爱,是
对孤独和无奈的一种安顿和舒缓,平静的面对稍纵即逝的美丽,从
容地看花开花落的无奈,自我欣赏地品味生命的孤苦、美丽的挣扎。
开心微笑的同时,总有淡淡的犹豫感伤掠过心头,也许有时候
思绪得跟着现实走,那些关于矛盾的话题,夹杂在情绪和感觉当中。
于是总有忧伤和无奈淡淡的流过心头。例如《风逝》画面处理上色
彩单纯,使渲染层次丰厚,有种虚实朦胧的效果,追求一种既现实
又恍惚的隔世美感。“岁月如歌,曾经拥有的美好,如风一样的飘
逝,留给人们依稀的记忆,宛如一层薄纱,愈感到无比的魅力。”
而当我们回到属于我们的那个小角落的时候,空气里满是拥挤
的匆忙,快乐的或是不快乐的,隐约的,从陌生人的身上,散发出
来的说不清楚的陌生,那种即近切远的感觉,有种蓦然的失落感,
如隔了一层玻璃。一切去的太快再也追不上会议的速度,时间已快
的无从保留,快的无从掌握,所以在某一个角落不同的心事,或大
或小,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画里。
她们或悠闲或惆怅。有人以同样的心情,向着心事靠近或分离,
渐渐地开始了她们各自的故事。
在我的画中因为人物衣服的质感不同,所以线的粗细也是有变
化,脸和手的线比较细,衣服的线比较粗。勾线条要有表现性,比
如,比较饱满圆润,衣服的线比较流畅,头发的线细密而整齐,通
过线的粗细,方圆,浓淡才能把客观事物的质感和量感表现出来。
外轮廓的线要较实,使之整体感强,内轮廓的线要虚和松动一些。
线要方圆结合,遇到形体转折的地方要方一些,类似铁线描的效果。
用笔要有一定的干湿变化。湿的线较实,适合画重要的结构,干的
线较虚,适合画人物的头发。
通过对于绘画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的赏析,使
我对于如何看待画面中的虚实和如何处理虚实方面有了很多自己
的看法,并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毕业创作中。在创作过程中,我精
心在造型和色彩方面思考如何将画面中的虚实处理好,如何避免画
面中呆板和缺少生气。
当今工笔人物画已不再为传统的方法、样式所拘泥和束缚,它
的题材也不再是神话人物或历史故事,它的表现形式既有传统、平
面的装饰,又有来自西方的写实;有现代样式的形式构成,也有稚
拙朴实的民间画风。虽然现代工笔人物画家们用现代语言把他们对
古典的理解进行了现代改造和重新诠释后,还缺乏改造的圆满和诠
释的精确性,但我们看到,画家们在经历了主题与形式、古典与现
代、东方与西方的各种对经与磨合之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切合点,
是工笔人物画成为当今最有潜力、最有现代感的画种。
参考文献:
[1]马小娟.工笔人物画.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