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我们的中华文化》PPT完美版1

人教版《我们的中华文化》PPT完美版1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随堂练习 P160
4、(2015·福建文综,29)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 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历程
魅力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志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 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区域性:区域各具特色 民族性: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随堂练习 P 160
2、(2017·天津文综,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 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 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 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 感悟到( )。
③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 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 善、结合、融合、借鉴等。
随堂练习 P 161
8、
考点三: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 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 聚力。
随堂练习 P 161
5、(2015·重庆文综,12)古琴音乐 (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 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拓展——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答题要素:党的领导+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文化创新 途径+民族精神+文化强国
①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中华文化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坚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推动文化创新。 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 化使命。 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 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华文 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堂练习 P 161
7、(2015·福建文综,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 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 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1、回忆班级的成长足迹,想一想班里 曾经发 生过哪 些有趣 或者难 忘的事 情,召 开一个 “班级 故事会” 。 .知道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优点,说一说 自己班 级的优 点在哪 里,又 有哪些 不足之 处,并 且针对 这些不 足之处 ,出主 意,想 办法, 为班级 献计献 策。 3、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为班级设计 一个主 题明确 、简洁 美观的 班徽。 4、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的 形式, 获得在 野外寻 找岩石 的亲身 经历。 5、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经历观察岩石 特点的 活动过 程,能 够运用 多种感 官、多 种方法 对岩石 的颜色 、花纹 、手感 、气味 、轻重 等特征 进行观 察,并 向其他 同学介 绍。 6、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学生经历一个 简单的 提出问 题、解 决问题 的过程 ,培养 学生运 用语言 解释问 题的能 力。 7、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组同学的 岩石合 在一起 ,用你 们组认 为最合 理的方 法给它 们分分 类,并 在记录 表中做 好记录 。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注意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指中华文化能和外来文化和 睦相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也指中华各 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文 化的积极成分。
②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 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入其他文明。
随堂练习 P161
6、(2015·广东文综,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 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 “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凉 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 “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
A. 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B.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 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 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教版《我们的中华文化》PPT完美版 1
专题三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我们的中华文化》PPT完美版 1
真题引路
最新考纲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基本特征)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发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成就和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随堂练习 P160
3、(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 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 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 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