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模板PPT课件
5. 板书设计:
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三、显微镜中看到的像 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设计意图: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 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能规范操作显微镜,对于操作 的熟练程度还要在往后的学习中不断练习。
载物台
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
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
2.显微镜的使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先提问:显微镜的用法分哪几步?每一步是如何操作的?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跟 着一步一步练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强调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1)请说出你看清玻片上的“e”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答
。
(2)如是将“e”字玻片换成写有“e”字的不透明纸,此时在显微镜下能看清
字吗?为什么?
答
。
(3)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回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 )方移动。
A 左下 B左上 C右下 D右上
(4)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4.实践运用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内容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堂训练,实际
运用。因此,我将在课堂的最后环节留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完成练习,活学活用。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
四、课前准备
1.显微镜、擦镜纸、纱布 2.载玻片、盖玻片、写有“e”字的玻片 3.多媒体课件 4.分组:2人一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制造技术的发展
历程,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显微镜产生兴趣,从而有 更进一步了解、学习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欲望。
(二) 讲授新课: 1.认识显微镜 先提问:光学显微镜由哪些部件构成呢?各部件有何作用? 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显微镜结构图并介绍各部件名称、通过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说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课 三、教法学法
流
四、课前准备
程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 内容,是一节操作实践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 作实验,了解显微镜的构造以及关键结构的功能,并初步 学会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 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 在本节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规范 地使用显微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练习使用显微镜。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同时也会出现由于 互相挡光而看不到物像的现象;
三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快,压碎玻片,损 伤物镜。
(3)拓展延伸:将“练习”穿插在实验过程中进行
e 例如, 在观察写有“ ”字的玻片时,要求学生思考完成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 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 训,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上,我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是: 1.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既节约了时间又直观 明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示范操作。教师的示范必须做到规范准确,保证每一位 学生都能看清楚,每一步操作都要问“为什么”,并给予解释。例如:
一、三取二、镜、观和对安放察光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 实目验镜台和距物边镜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
解释:可保证镜头不滑落,显微镜不被摔坏; 保证显微镜安全的同时,让实验者能方便地 观察。
然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法,为此
我采取了以2人为一组讨论领悟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本节重点内容知识,即显微 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活动参与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本节课我将设计让学生
通过观察“e”字玻片,体会从目镜内观看的物象是倒像。
(2)学生练习巩固。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监督,保 证每位学生都要操作。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在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等环节对学生的 操作进行检查和纠正,逐一过关。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以下错误操作: 一是轻易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导致光线不能正常通过
通光孔; 二是当学生观察到物像时,极易兴奋,旁边的同学会
e
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从观目察镜玻中片观的察移到动的方物向像与是物像的移动方向______。
。
显(微选镜择放“大一倍致数”的或计“算相方反法”)
。
3.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 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
4.课堂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突出本节重点、难点,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进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学会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三、教法学法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以下 几种教法来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
1.直观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PPT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快更自
连线题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最后抽查学生掌握情况(方法多 种多样)。
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臂
设手计握意镜的图部:位给学生展示自镜我座的机会,培养 学接生近的被观自察学物能体的力镜,头让学生物认镜识显微镜的构 造玻,片为标本显放微置镜的部的位使用打好粗基准础焦。螺旋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