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要约邀请

合同法要约邀请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合同法要约邀请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合同中的要约邀请合同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反要约、承诺先说概念,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希望有人愿意和自己商洽并订立合同的一个愿望,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均为要约邀请。但是具备合同要素的除外。但悬赏广告以及特别明细具备合同要素的这类要约邀请视为要约。

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向他人发香港六合开奖出具体订立合同详细内容的真实意思表示,只要对方答应合同即成立。

一个基本的要约须具备:

1、要约应当有相对人承诺即成立合同而受其约束的确定意思;

2、要约应当以明确的方式向受要约人发出;

3、要约的内容确定,足以构成一个合同的内容;

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同时要约须为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反要约指受要约人对要约人的要约条款感到不满意,再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条款在原要约的基础上向原要约人提出新的要求,是受要约人将要约人发出的要约的内容加以放大、缩小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

为。即新的要约。《合同法》第三十条表述为“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他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承诺是对要约的所有条件的认可和接受,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合同法》第三十条表述为“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合同法》第三十一条“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所以并非一旦变更便是新的要约即反要约。

关于合同的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反要约,先看一看甲乙两公司的传真询价交易。甲公司:你公司经销的桑塔纳普车价多少,我公司欲购五台。(1、要约邀请)乙公司:价格76000 元,仅有四台可售。(2、要约)甲公司:能不能少一点,7XX 元先行交付四台。(3、反要约)

乙公司:价格不能变76000 元。(4、要约)

甲公司:好,76000 元交付四台,明日交付我方。(5、

承诺)

甲公司发出要约邀请之后,乙公司对应地向甲发出要约,但甲公司变更后发出反要约即新的要约,乙公司没有接受重新发出要约,最终甲公司同意乙公司要约,甲公司作出承诺,合同成立。

合同是要约人发出要约,受要约人接受要约,最终作出承诺的一个真实意思表示。承诺不得改变要约内容合同方能成立,否则便是新的要约。

要约、承诺均可撤回,以保证订约自由,但并非毫无限制的撤

回。

撤回要约的有效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或者同时到达。

撤回承诺的通知必须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到达要约人或者撤回通知同时与承诺一同到达。要约还可以撤销,但承诺一旦做出不得撤销,要约撤销行为必须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以前到达受要约人。

篇二: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内容的十个案例

合同法案例

1.A公司和B公司签定一份儿童服装购销合同。A公

司在4月1日发出要约,要求B公司在1个月内承诺。B公司于 4 月5日收到后即承诺。由于发生洪水导致该地区通讯中断,至5月5日承诺才到达A公司。A公司没有提出疑义。至 5 月20 日,市场上儿童服装价格上涨, B 公司以“市场价格有变,不能执行原合同”为由拒绝履行,而与 C 公司签定了买卖合同。 B 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答:(1)承诺的生效的含义: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 B 公司的承诺有效;《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

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在本案当中,虽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但是“发生洪水导致通讯中断”属于不可抗力, B 公司具有正当的抗辩理由。该承诺生效。

2.A向B发出要约,要约规定:“供应50台拖拉机,

100 匹马力,每台CIF 香港3,500 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B 收到要约后,立即电复:“接受贵方要约,在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但 A 未作任何答复。买方的承诺是否有效?答:买方的承诺无效。在本案中, B 在接到要约后“立

即装船”的回复已经对A的要约“两个月后装船”进行了根本性的变更和实质性的修改,所以不符合承诺的构成要件,属于新要约。而 A 并没有做出回复,视为合同未成立。

3.张某被某公司录用,于是决定请朋友王某餐馆吃饭以表庆祝,王某欣然同意,并依约而至。然张某最终未依约而至。王某为此花费费用(贺礼)约几百元。王某能否以张某违约为由,要求赔偿或另请吃饭?

答:(1)要约的含义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不能;在本案中,张某和王某属于好意施惠关系,并非民事活动,未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此外,张某的邀请不符合要约的构成目的,因为要约的缔结是以成立合同为目的的。所以本案并未成立合同,也就没有违约的可能,王某不能要求张某赔偿或另请吃饭。

4.某市三中因准备建立电脑室,需购买100 台电脑,便向电脑公司甲发出传真,要求以3000 元的价格购买100 台电脑,并要求甲在半个月内送货上门。传真发出后,学校收到了乙电脑公司的广告,其价格比甲公司的价格低5%并且能马上送货上门。于是,学校立即要求乙电脑公司送货上门。收货后,学校想起自己曾经答应过购买甲公司的电脑,便立即打电话联系退货。因电话没有打通,便派专人到甲公司联系退货事宜。学校派出的刚走,甲公司发来一传真,称同意学校意见,半个月内按时送货。学校派出的人到甲公司后,甲公司的人表示不能退货。半个月后,甲公司的货送到学校,可是学校拒收货物。于是甲电脑公司提起诉讼。学校应否承担责任(涉及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答:(1)要约的撤销: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要约人。在本案中,三中向电脑公司甲发出的传真符合要约的构成要件,甲公司发来的承诺属于承诺。三中对要约的撤销并不符合“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要约人”的条件,所以三中对要约的撤销不能成立。

(2)在本案中,三中的要约并未失效,要约和承诺均已生效,所以三中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综上所述,学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5.广州A公司XX年3月1日以信件的方式向上海 B 公司发出要约:“愿意购买贵公司儿童玩具 1 万件,每件价格100 元,你方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 天内答复有效。”3 月10信件到达B公司,B公司收发员李某签收,但由于正逢下班时间,于第二天将信交

给公司办公室。恰逢 B 公司董事长外出,XX年4月6日才回来,看到A公司的要约,立即以电话的方式告知A公司:“如果价格为120元/件,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儿童玩具。” A公司不予理睬。4月20日上海C 公司经理吴某在B公司董事长办公室看到了A公司的要约,当天回去就向A公司发了传真:“我们愿意以每件100元的价格出售1万件儿童玩具。”A公司予第二天回电C公司:“我们只需要5000件。C公司当天回电:“明日发货”。

(1)XX年4月6日B公司电话告知A的内容是要约还是承诺?

(2)A公司对XX年4月6日B公司电话不予理睬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

(3)XX年4月20日C公司的传真是要约还是承诺?为什么?

(4)XX年4月21日A公司对C公司的回电是要约还是承诺?为什么?

(5)XX年4月21日C公司对A公司的回电是要约还是承诺?

答:(1)要约;在本案中,B公司电话告知A的内容是价格变更,属于作出实质性变更,则原要约失效,成立新要约。

(2)不构成违约;首先B公司错过了A公司的要约的期限,再次, B 公司是新的要约,对于要约可以不予承诺,没有承诺则合同不成立,合同不成立也就没有违约的存在。

(3)要约;因为要约的对象具有确定性,在本案中, A 公司的要约是针对B公司的,并没有向C公司作出要约,所以C公司发出的传真属于C公司对A公司发出的要约。

(4)要约;在本案中,A公司对B公司的回复是数量上的变更,属于作出实质性变更,则原要约失效,成立新要约。

(5)承诺;C公司对于A公司的回电是对于要约的答复,构成承诺。

6.华联公司得知友谊宾馆需要电饭锅,便发电报以优惠的价格出售,友谊宾馆回复并要求价格再优惠一些,华联公司回复同意。华联公司委托顺达运输公司运送,顺达公司在运输途中由于大水损坏了一部分产品,但没有受损的货品送到友谊宾馆,之后华联公司又把损失的货物按数量补发给了友谊宾馆。

⑴华联公司向友谊宾馆发出的电报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⑵友谊宾馆回复是承诺还是新的要约?

⑶顺达公司是否应对运输中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⑷华联公司能否解除与友谊宾馆的买卖合同?为什么

答:(1) 要约;要约邀请是希望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约邀请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发出,也不需要在要约邀请中详细表示。在本案中,华联公司是针对友谊宾馆特地发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而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

( 2)新的要约;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有

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B、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

C、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内容与要约不相一致的承诺,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必须经原要约人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

(3)不需要;因为顺达公司有不可抗力的抗辩事由。

(4)不能;本案中,属于要约不得撤销中的“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情形。

7.某年5月1日,胜利家俱厂得知A机关要建办公楼需要购置一批桌椅,便于 5 月 2 日向 A 机关发函以优惠价格每套桌椅1000 元推销其产品。 A 机关认为胜利家俱厂生产的家俱质量可靠,便于5月4日回函要求订购桌椅300套,同时提出每套桌椅800元,10月底将货一次送到A机关。5月6日胜利家俱厂回函表示同意A机关提出的交货时间及方式,但同时提出每套桌椅售价1000 元已属优惠,考虑到 A 机关订货数量较多,可再给予一些优惠,每套桌椅按900 元出售。5月8日A机关发函表示同意。5月10日胜利家俱厂电话告知A机关5月8日函件收悉。

试分析5月2日胜利家俱厂发出的函件、5月4日A机关发出的函件、5月6日胜利家俱厂发出的函件、5月8日 A 机关发出的

函件的法律效力。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有法律约束力,则应回答何时生效,何时失去效力,并请说明理由(对这四个函件分别分析) 。

答:(1) 5 月 2 日胜利家俱厂发出的函件:要约;得到对方的确认才发生效力;

(2)5月4日A机关发出的函件:新要约;因为A机关发出的函件是对要约作出了实质性的变更;要得到对方的确认才发生法律效力;

(3) 5 月 6 日胜利家俱厂发出的函件:新要约;因为胜利家俱厂发出的函件是对要约作出了实质性的变更;要得到对方的确认才发生法律效力;

(4)5月8日A机关发出的函件的法律效力: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邀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为案例中的承诺以传真方式作出,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是开始计算。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8.某市食品公司因建造一栋大楼,急需水泥,基建处向本省的清风水泥厂、新华水泥产及原告建设水泥厂发出函电。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 型号的水泥100 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在收到函电之后,都先后向食品公司回复了函电,在函电中告知他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而建设水泥厂在发出函电的同时,也派车给食品公司送去了50 吨水泥。在该水泥厂送到之前,食品公司得知新华水泥厂所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新华水泥厂发去电函,称:

“我公司愿意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号水泥,盼速发货,运费由我公司承担。”在发出函电后第二天上午,新华水泥厂发函称已准备发货。下午,建设水泥厂将50 吨水泥送到,食品公司告知建设水泥厂,他们已决定购买新华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收建设水泥厂送来的水泥。建设水泥厂认为食品公司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协商不成,建设水泥厂遂向法院起诉。(要约与承诺)

问(1)食品公司向三家水泥厂分别发函的行为,在合同法上属于什么行为?三家水泥厂回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食品公司第二次向新华水泥厂发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食品公司与新华水泥厂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2)建设水泥厂与食品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食品公司有无义务接受建设水泥厂送来的货物?本案中建设水泥厂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答:(1)要约邀请;要约;承诺;成立,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本案中,食品公司向三家公司发函并未规定确定的合同条款属于要约邀请。此外,承诺是以通知方式作出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2)建设水泥厂与食品公司间的买卖合同不成立,因为建设水泥厂发出的是要约,而非承诺,并且食品公司也没有作出相关的承诺,所以两者的买卖合同并未成立。食品公司没有义务接受建设水泥厂送来的货物。建设水泥厂自己承担责任。

9.某电器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于XX 年9 月23 日开业,在开业前对外发布开业酬宾广告宣传单,该宣传单上明确“康佳32#液晶一款2500 元”。当日,郭某在该电器有限公司分店要求按2500 元的价格购买康佳32#液晶彩电十台遭拒绝,郭某遂就上述意思表示于当日以函件形式告知该电器公司。XX年10月10日,郭某又向该电器公司发函要求履行合同,该公司未同意。郭某遂诉至法院。电器公司所作的广告宣传单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理由。

答:要约;《合同法》第14 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合同法》第 1 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在本案中,根据宣传单的内容。具体理由有: 1 .从当事人的意思来看,电器公司的宣传行为应属于要约的意思表示。此处所说当事人的意愿,是指根据当事人已经表达出来的意思来确定当事人对其

实施的行为主观上认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要约中应当包含当事人受要约拘束的意旨,而要约邀请只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如果当事人在其订约的建议中提出其不愿意接受要约的拘束,或特别声明其提议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或者根据提议,可判定当事人的意思是希望对方向自

己发出要约,则应认为该提议在性质上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2.从电器

公司宣传单的内容看,其已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已构成要约。依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要约在内容上应当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这样才能因承诺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而要约邀请,旨在希望对方当事人提出要约,因此,它不必要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此处所说的主要条款是指决定着未来合同是否成立并生效的核心条款,换言之,如果不具备这些条款,合同是不能成立的。3.从交易习惯上看,也完全可以认定电器公司的宣传单是要约。因为普通民众在购买家电产品时就具体品牌和型号的产品的购买最关注的便是价格。

10.房地产开发商时代鼎盛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甲,欲销售其开发的幸福住宅小区最后一套别墅,于是打电话给乙、丙、丁三人,具体说明了该类型房的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价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内容。并且声明,此信息有效期限为一个月。该信息发出后第十日,甲公司与乙签订了该别墅的房屋买卖合同,并交付该房屋于乙,乙支付了该房屋的全部价款,但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第二十三日,甲与丙签订了该房屋的买卖合同,丙不知甲、乙之间已经就该房屋签订了买卖合同,甲、丙将该房屋办理了过户变更登记手续,第二十七日,甲又与丁签订了就该房屋的买卖合同,而丁也不知道甲和乙、丙已经签订了该房屋买卖的合同。第二十九日,盖别墅因百年不遇的泥石流而遭毁灭。乙、丙、丁遂与甲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问题:(1)乙能否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

的合同效力如何?

(2)丙能否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的合同效力如何?

(3)丁能否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甲丁之间的房屋买卖的合同效力如何?

(4)该房屋毁灭的损失风险由谁来承担?答:(1)在本案

中,时代鼎盛房地产公司在给乙、丙、

丁三人发出信息时,已经说明了其广告成为要约。合同的成立一般是由要约和承诺构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篇三:合同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自要约实际送达

合同法

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

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要约的撤回[1] ,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取消其要约的行为。合同法第17 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在此情形下,被撤回的要约实际上是尚未生效的要约。倘若撤回的通知于要约到达后到达,而按其通知方式依通常情形应先于要约到达或同时到达,其效力如何?我国合同法未作规定。依诚实信用原则,在此情况下,相对人应当向要约人发出迟到的通知,相对人怠于为通知且其情形为要约人可得而知者,其要约撤回的通知视为未迟到。

要约的撤销,是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后,要约人取消要约从而使要约归于消灭的行为。要约的撤销不同于要约的撤回( 前者发生于生效后。后者发生于生效前) 。合同法第18 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时间的不同,在法律效力上是等同的。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为之,即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作用之前而为之,即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的失效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

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

a.要约的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通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

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

变更

d.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对口头要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表明要约的失效。

e.要约的撤销。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A.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B.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a.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要约邀请是一种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要约是希望他人

和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

c.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要约的内容

第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

第十四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时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

为要约。

第十六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十七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

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的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变更。要约: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应当明确,具体,表明一旦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篇四:合同法经典案例解析四

这个信函是要约吗?

甲鞋店于 1 月 6 日向乙鞋厂发函要求购买1000 双男、女式时装鞋,式样及质量要求与乙鞋厂一周前送去的样品一样。单价为男鞋120 元,女鞋110元,货款在货到后十五天内一次付清,并请对方在1 月底前答复。

乙鞋厂于 1 月8 日收到甲鞋店的购买信息,因厂长外出参加展销会不在厂里,厂推销员李某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调查了解了市场价格后,于 1 月27 日以邮寄平信的方式向甲鞋店提出:“该类

时装鞋无论男、女鞋,出厂价均为120元,而且必须购买XX双时,才能以此价成交。”

1月28日,乙鞋厂厂长从展销会回来,说展销会上这种时装鞋供不应求,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以每双120 元的价格卖出太亏了。于是于当天通过传真的方式,以展销会定货量已满为由,告知甲鞋店不再供货。

甲鞋店在收到样品时已决定购货,并且以为其按鞋厂的价格一定可以成交,所以作广告等造成了经济损失,故要求鞋厂赔偿。推销员李某于 1 月27 日寄出的平信,到达乙鞋店所在地的时间为 1 月30 日9 时。

试分析:

1.甲鞋店向乙鞋厂发之函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乙鞋厂推销

员李某于 1 月27 日向甲鞋店寄出的平信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或者属于承诺?为什么?

2.双方的买卖合同是否已经成立?为什么?

3.甲鞋店作广告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否要求乙鞋厂赔偿?

评析:

1.甲鞋店向乙鞋厂发之函属于要约。乙鞋厂推销员李某于1月27日向甲鞋店寄出的平信也属于要约。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

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本案中,乙鞋厂推销员发出的平信明确将甲鞋店函中的1000 双改为XX 双,且价格也有所变更,当属反要约。

2.未成立。甲鞋店所发函没有得到乙鞋厂的承诺,乙鞋厂发出了新的要约,此新要约的到达时间为 1 月30 日,但是在要约生效以前,乙鞋厂已经于 1 月28 日传真撤回了此心要约,故要约没有生效。

3.乙鞋厂向甲鞋店寄送样品的行为本身不构成要约,只能是要约邀请,此时合同根本未成立,甲鞋店自行做广告造成损失,乙鞋厂不应承担责任;此外,鞋厂则已经及时向对方通知了不欲订合同的意思表示,对方在合同缔结之前自作主张打出广告,经济损失应由自己承担。

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是否有效力?甲乙双方约定以书面合同的方式,由乙方向甲方供应一批上等绸缎礼服,且双方一直以来合作多次均未出现任何问题。乙方正值改制之际,其生产的绸缎礼服急需出手,于是在合同还未正式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乙方径直将礼服送往甲方工厂,通过交涉甲方愿意接受。事后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此种礼服供过于求,甲方存货无法正常销售出去,于是甲方希望向乙方退货,乙方一直忙于改制事宜,并没有答应甲方的要求。不得已甲方以低价销售,致使损失100 万元。在多次向乙方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甲方向法院起诉称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关系不成立,主张合同无效。

试分析:

1.乙方是否应接受甲方退货或赔偿甲方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