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LC型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参数分析与运用.

LLC型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参数分析与运用.

LLC型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参数分析与运用
0 引言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向着高频化、集成化、模块化 方向
发展。提高开关频率能减小体积,提高功率密度及可靠性,平滑变化的波 形和较小的
电压/电流变化率也有利于改善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降低开关噪 声。功率谐振变换器
以谐振电路为基本的变换单元,利用谐振时电流或电压周 期性的过零,从而使开关器
件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开通或关断,以实现软 开关,达到降低开关损耗的目的,
进一步提高频率,因此得到了重视和研究。

l 谐振电路 谐振网络通常由多个无源电感或电容组成,由于元件个数和连接方式上 的
差异,常见实用的谐振变换器拓扑结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载谐振型, 另一类是
开关谐振型。负载谐振型变换器是一种较早提出的结构,注重电源电 压转换比特性的
改善,按照谐振元件的谐振方式可分为串联谐振变换器、并联 谐振变换器以及两者结
合产生的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1 . 1 串联谐振
由于是串联分压方式,其直流增益总是小于 1,类似BUCI变换器;轻
载时为稳住输出电压,必须提高开关频率,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下,输出电压 不可
调,输入电压升高使系统的工作频率将越来越高于谐振频率,而谐振频率 增加,谐振
腔的阻抗也随之增加,这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能量在谐振腔内循环而 不传递到副边输
出;但在负载串联谐振中,流过功率器件的电流随着负载变轻 而减小,使通态损耗减
小。
1 . 2 并联谐振
输出端可以开路但不能短路,会损坏谐振电容,并且过大的原边回路电 流对
开关器件及电源都会产生冲击;轻载时,不需通过大幅改变频率来稳住输 出电压,与
串联谐振相比变换器工作范围更大,可工作至空载;当轻载时输入 电流变化不大,开
关管的通态损耗相对固定,在轻载时的效率比较低,较为适 合工作于额定功率处负载
相对恒定的场合。
1 . 3 串并联谐振
输出电压可高于或低于电源电压,且负载变化范围宽,是目前研究领域 中较
主流的结构。

2 谐振参数分析
2.1 电路拓扑

图1为LLC型串并联半桥谐振变换器电路,主开关管 S1和S2是固定 0. 5
占空比互补导通,Lr、Cr与变压器的并联电感Lm构成LLC谐振网络,整 流二极管
直接连接到输出电容上。

LLC有两个谐振谐振频率,分别为 Lm与 Lr、Cr产生的串并联谐振频率 以
及 Lr 和 Cr 产生的串联谐振频率。
2.2 参数影响

LLC谐振变换器是在串联/并联谐振变换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由于较
前两者多了一个谐振元件其设计运用也变得复杂。根据交流分析法得到 LLC谐
振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为
2. 2. 1 k 的影响
对于一个输入输出和功率一定的变换器而言,匝比 n 固定,如图 2(a) 所
示,在某一 Q下,不同的k值所带来的影响:随着k值的增大,最大增益在 减小,
在输入电压较低时也许达不到所要求的输出电压,且随着 k值的增大,
为保证所需的输出电压使得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变宽,这不利于磁性元件的 工作;
但k越小则Lm越小,Lm两端电压值一定,由于感值的减小其电流峰值 增大,而原
边开关管关断时流过的即为激磁电感的峰值电流,存在较大的关断 损耗,但若此关断
电流过小则会影响到零电压开通,故 k值的选择应择中考虑
开关频率的范围、零电压开通及较小的关断电流。

2. 2. 2 Q 的影响
在确定了 n和k值的情况下,Q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直流增益是否足够 大。
对于特定的输入电压范围 Q值越小,所对应的开关频率范围越小(对于 f0工作模态而言 ),这样有助于磁性元件的工作;但对于确定了的 Lm 和Lr,Q越小
Cr越大,谐振腔的阻抗变小,使得变换器的短路特性变差,在负 载较重的时候尽量
选择较小的 Cr以达到要求的输出电压。

3 电路分析
当开关频率fvfO时可知谐振网络呈容性状态,不利于开关管的 ZVS开 关,
就不展开讨论了,下面先以开关频率范围 fOvfvfr来分析LLC谐振电路的 工作过程。
在 fO路工作在fOvfvfr范围内时Lr与Cr等效成一容Ceq,整个谐振腔等效为 Lm和负载并
联再与Ceq,谐振腔阻抗到底呈感性还是容性就要根据频率和负载 的轻重(Q值大
小)而定。运用Saber软件对LLC半桥谐振变换器在进行仿真, 并进行模态分析。
变换器Vin=270V, Vo=360V额定功率500W其中谐振网络 参数如下:Lr=27.
411, Lm=137i, Cr=92. 4n。
3.1 不同负载下的仿真与分析
3. 1 . 1 满载
满载情况下的模态分析及仿真波形分别如图 3及图 4所示。

Model(t0〜t1) : t0时刻S2关断,谐振电流对 C2 C1(分别为S2、S1 的
寄生电容)充放电,S1端电压开始下降,当降为零时 S1的体二极管导通,为 S1的
ZVS创造条件。变压器原边电压为上正下负, D1和D4导通,Lm两端电压 被箝位
为nVo, iLm线性上升,谐振只发生在Lr和Cr之间,Lm未参与谐振。
Mode2(t1〜t2) : t1时刻ZVS开通,谐振电流以正弦形式流经 S1。流过
D1的电流为ir与iLm之差折合到副边的值,由于 T>Tr,ir经过半个周期谐振 之后S1
仍开通,当ir下降到iLm时流过D1和D4电流为零,实现了整流二极 管的ZCS关
断。
Mode3(t2 一 t3) : D1和D4 ZCS关断后变压器原副边完全脱开,谐振网
络不再向副边传输能量,Lm便不再被箝位于nVO,Lm与Lr、Cr 一起谐振,由于
Lm较Lr大得多,此时的谐振周期明显变长,近似认为 ir保持不变。t3时刻
S1 关断。
下半个周期的分析与上述过程对称,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从模态分析可见整
个工作过程中包括了两个谐振过程,一个是 Lr 和 Cr 的谐振,另一个则是Lm与
Lr、Cr 一起谐振。
3.1 .2 轻载
当负载变轻时,谐振电容上的电压变低,如果其两端电压降到满足条件

副边整流二极管将不会导通。从 ir 和 iLm 的波形可以看出,向副边传 输的
能量相对较小,原边有较大环流存在,这使得变换器在轻载时损耗较大, 然而也正因
为较大的环流保证了开关管在较轻载时也能实现零电压开关,如图
5 所示。

3.1.3 过载
负载过重时谐振电容两端电压纹波较大,当满足条件

时,其工作过程较满载情况下有所不同,在谐振电流 ir 下降到等于 iLm 后由于 有太
多的能量存储在谐振电容上,较高的 VCr 会使整流二极管导通,进入另一 个谐振过
程。从图 6(a) 的 ir 和 iLm 波形可见这个谐振过程开关管的关断电流 (即为ir的一部
分)很小,小于iLm,会使另一 MOS管的开通失去零电压开通的 条件,如图 6(b) 所
示,谐振回路呈容性。

从上面的仿真分析可知,当频率一定时负载越重桥臂中点间阻抗越易呈 容
性,负载越轻则易呈感性,更有利于开关管的零电压开
关。
3.2 与 f>fr 时的比较

在开关频率f0vfvfr的条件下谐振网络呈感性,有助于开关管的 ZVS开 通,
且在此频率范围内副边整流二极管的电流断续,从而实现了整流二极管的 零电流关
断,消除了反向恢复产生的损耗。
而f>fr时的不同就在于由于f>fr在S2开通期间Lr和Cr谐振,谐振 电流ir
大于激磁电流iLm, S1关断ir对C1、C2充放电ir下降,当S2ZVS开 通后 ir 迅速
下降,下降到 ir=iLm 没有能量传送到副边,此时副边整流二极管 完成换流,开始了
另半个周期对称的工作过程,可见 Lm—直未参与谐振,更像
是普通谐振,同时整流二极管上电流连续,换流时会由于反向恢复带来损耗。

4 实验结果与波形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 270V输入,360V输出,300W的
LLC谐振半桥变换器,主开关管选用IRF460,畐他整流二极管选用DSEII2 — 12A,变
压器原副边匝比n=0. 342,谐振网络参数为Lr=27 . 4卩H, Lm=137i H, Cr=92nF。如
图7所示,VAB为桥臂中点电压,ir为谐振回路电流 的实验波形图。图8和图9分别
是满载与轻载时上、下两个 MOST的vgs和 vds 波形,从实验中也可以看出即使在
较轻负载的情况下仍然能满足开关管零 电压开通的条件,LLC谐振变换器能在宽范围
内实现零电压开关,在 300W时其

Vo
变换效率可达 95%以上。
5 结语
本文对LLC型串并联谐振半桥变换器在fOvfvfr频率范围内的工作情况 作了
详细分析,并对三种主要负载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设计中的几个 主要参数及
其对变换器设计与应用产生的影响做了叙述,最后给出了实验结 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