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电气工程施
工管理实践经验,针对目前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一. 认识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加
和扩大,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
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
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
高效性。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自始至
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
(1)图纸会审
首先 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是否合理。特别是对建
筑功能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
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等。
其次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
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 避免一边建设一边修改
设计或建成后马上改,造成浪费。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做一次较全面的图纸
说明,这期间电气部分的审图内容主要包括:管线布局走向是否合理和可行;
各设备位置是否合理;施工图大样、做法和施工图说明是否齐全;配管线是否
合理;设备型号规格说明是否清楚
最后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
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如变压器容
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
费。
(2)材料设备
工程材料和设备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电气管理人员须认识电
气设备和材料的种类、型号、规格的不同,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
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
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
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
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
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
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材料清单、
材质证明(检验报告),经检验认定合格后,方允许用于工程,并妥善保管。对
于重要、关键性工程材料、设备,厂家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手段、管
理水平等,必要时管理人员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以确定最佳的供货单位。
如若在电气安装施工中发现所用材料并非合格产品时,应立即下达“暂停施工”
指令,并查明情况,依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三. 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
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
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并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施
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
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
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
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
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施工日志。
隐蔽工程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严把电气材料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
于工程之外。每次进材料需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为不影响结构、
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
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强弱电的间距符合要求。浇注砼时,要求每
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均压环、避雷带、防雷
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
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
容易错焊、漏焊。
安装及调试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配管与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
标高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管线内外壁应按规定做除锈和防腐处理,剔除管
口毛刺,入箱入盒时需加护口,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硬质、半硬质
阻燃塑料管的预埋须根据埋入的墙体种类进行可靠的保护。当施工完成主体结
构工程后,建筑电气工程将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开始进入安装期,其关键工
序有:
(1).吊顶配管,重点是跨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消防报警系统、通讯电话
系统等所用的电线管种类须符合规范要求。
(2).管内穿线时要根据要求按色标分色,以区分零、地、相线。
(3).电缆桥架与金属线槽安装要求横平、竖直,支点间距符合规定,并连
成整体妥善接地。
(4).电器设备安装的重点是定位、接地、接线相序。
安装工作要求按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
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严禁凭“经验”、凭感觉冒然送电。设备运行调试要
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
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
性。
总之,在施工阶段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 重点检
查和控制。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四.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
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
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
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
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
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
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
(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
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
的功能。
(3)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
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
查。并留有记录。
(4)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
工完成。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
程。
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
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
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
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
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
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
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
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6)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
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五. 工程造价方面
施工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中一项核心内容,施工过程要熟练地掌握工程概
预算及造价控制方面的有关内容,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
同条款。
要清楚对同一项目采用不同处理方案后对投资产生的不同影响。电气工程
要从工程的经济性出发,对电气设计中严格影响工程投资的部分仔细斟酌。
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中对线管、导线、电缆等主材的损耗量已经计
算在主材料费用中,损耗率是定额取费时综合考虑的,现场情况如若不同,要
及时做好签证工作。
严格遵守现场签证的原则和程序,避免因签证引起纠纷。这就要求一定要
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内容,比如合同价内是否已包括
了要办签证的项目,合同中对单价、取费的规定,是否有让利(下浮)的规定
等。
总之,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
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
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
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