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欧洲基督教文明汇总

第九章 欧洲基督教文明汇总


1、基督教的国教地位与《圣经》(《旧约》 和《新约》) 2、基督教的教义——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①“上帝创世”说 ②“原罪”说 ③“预定” 说 ④“三位一体”说
二、“蛮族”王国与基督教的传播


1、“蛮族”王国皈依基督教 蛮族统治的需要,使法兰克人首先皈依基督教, 勃艮第王国、西哥特王国、不列颠等皈依基督 教 2、基督教的传播与军事扩张 772-804查理曼大帝通过军事扩张传播基督教, 萨克森、斯堪的纳维亚、摩拉维亚、波希米亚 等地相继信奉基督教。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础知识)


一、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二、“蛮族”王国与基督教的传播 三、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国王的 涂油加冕典礼 四、教皇神权的兴盛 五、教皇神权由盛转衰(公元14世纪以后) 六、基督教神学氛围笼罩下的中古西欧文化
一、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第九章 欧洲基督教文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习题
法兰克王国 西欧封建制度(很重要)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础知识) 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 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重要) 十字军东征(重要) 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很重要)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



1、查理· 马特的的采邑改革(8世纪初):克洛维死后,法兰克陷 入分裂割据状况,国王大权旁落,有“懒王”称号。地方教俗贵 族的政治代表“宫相”开始崛起。720年占据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侵 入高卢,查理.马特任宫相,为了组建一支强大军队,他对王国的土 地占有关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实行了“采邑制”。采邑制的推 行是中古西欧土地制度上的一大变革,为封建等级制度的构建奠 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使自由民进一步农奴化。 2、加洛林王朝的建立(751年):751年,宫相矮子丕平在教皇支 持下称王,他出身于加洛林家族,他所建立的王朝称之为加洛林 王朝。756年“丕平赠土”给教皇,教皇国建立。 3、查理曼帝国(800--843年):丕平死后,其子查理继位,在国 王查理(768-814年)统治时,法兰克王国达到鼎盛。其版图空前 扩大。800年查理称帝,有“罗马人的皇帝”之称。843年,查理 的三个孙子签定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

一、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二、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
一、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法兰克人:系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来居住在莱茵 河右岸,4世纪进入高卢北部。 2、墨洛温王朝:法兰克人中的一支萨利克人在首领 克洛维率领下,击败罗马人,占据卢亚尔河和塞纳河 沿岸地区。486年,克洛维接受基督教,在教会支持 下,吞并其他部落,占领罗马高卢全境,建立法兰克 王国。因克洛维出身墨洛温家族,他建立的王朝称墨 洛温王朝。王朝初期编纂的《萨利克法典》,记载了 法兰克人的一些古老情况和封建化萌芽的某些状况, 全文共418条。
三、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积淀 与国王的涂油加冕典礼



1、教会的宗教权威与王权神授 教皇的产生(455年)455年罗马立奥大主教称立奥一世 教皇国的建立(756年):756年矮子丕平将意大利拉文那至罗马的大片 土地赠予教皇,通过“丕平献土”,以教皇为首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 家——教皇国建立起来。 神权政治学说(教俗二元论):查理帝国分裂后,教皇伪造了《君士坦 丁赠礼》,以此为教廷神权支配西欧提供历史证据。教会宣称教皇与国 王分别是统治人类社会的宗教领袖和世俗领袖,教皇掌握灵魂,而国王 的权利来自“上帝”,宣扬“君权神授”。随着“克吕尼改革”运动, 教会开始了反对俗权控制教权,树立教皇权威的斗争。并与德、英等国 的君主展开了“授职权之争”。到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提出了一个新神 权主义。教黄权威达到鼎盛。14世纪开始,教皇权威由盛转衰。 2、国王涂油加冕典礼的含义及内容:7世纪后期西哥特王国首用,后在 西欧各国普遍实施,成为中古西欧的一项重大神权政治礼仪,它象征国 王是“承蒙上帝恩典”的统治权威,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王在神下”的 意蕴。
第二节 西欧封建制度(很重要)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三、封建王权的确立与发展 1、封建宗主权的体现 2、封建王权的有限性及其加强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马尔克制(农村公社)与“自由地”阶段:日耳曼人有传统的农村公 社,在入侵西罗马帝国时,开始解体。于是“公有私耕”的土地逐渐变 成可以转化和买卖的“自由地”,这就为封建化的普遍发生创造了历史 前提,同时,自由农民的个体经济也比较脆弱,常常破产,沦为封建主 奴役下的依附农民。 2、采邑制阶段:查理.马特的采邑制形成封建等级制的开始。 3、“特恩权”制:在大量小农主动依附封建主和教会时,地方封建主势 力逐渐扩大,于是法兰克王国普遍推行“特恩权”制,即国王承认封建 领主在自己所辖地区内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利,王国的官吏不得进入这里 实施国家的公共权力。 4、世袭领有的封地阶段:此后,封建主纷纷违背旧制,将采邑传给自己 的子孙,到9世纪时,采邑就逐渐演变为世袭的封建领地。领地内封建主 对广大农奴和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于是农奴阶级的形成。经过几个世 纪的演进,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化过程终于完成。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分封制:又称等级分授占有形式。国王将全国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 大封建主分封给中等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又分封给小封建主。这样层层 分封,形成以土地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 2、封君封臣制:在进行分封时,常常要举行仪式,封君封臣要履行相互 之间的封建义务。主要有效忠、支助、劝谏等。从而形成封君封臣制。 中古西欧的封建等级制主要就是表现为封君封臣制。 3、庄园农奴制(9—13世纪) 封建庄园的生产组织形式: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典型 的封建庄园采用劳役地租形式。庄园土地被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 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相互交织在一起,采用二圃制和三圃制的轮种方 式。 农民反抗封建奴役的斗争:主要有农民夺取土地、农民起义和“公社运 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