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垂体瘤临床诊断与治疗

脑垂体瘤临床诊断与治疗

英文名称Hypophysiscerebriadenoma就诊科室神经外科常见病因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常见症状内分泌改变如闭经、泌乳、不孕、肢端肥大、血糖异常和垂体瘤的占位效应如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等

一、病理学分类二、临床表现三、诊断方法四、综合治疗

垂体是在大脑底部的一个比花生米大点的组织,其上方与脑底相邻,中间有硬脑膜间隔,周围均被骨头包绕。当垂体长肿瘤时,肿瘤组织压迫这些疼痛敏感组织,尤其是鞍隔的硬脑膜,引起的头痛为持续的隐痛,牵涉到前额和两侧太阳穴,有时可以放射到顶部和枕部。以牵涉到两眉之间为特点。垂体瘤还常常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男性病人常见有性欲降低和阳痿。当一个男病人有持续头痛,同时合并性欲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降低,应该要注意有无垂体瘤存在。其它常见的合并症状是肢端肥大症。表现为头脸变长,鼻子增大,嘴唇增厚,手脚变大,穿的鞋号加大。要是头痛合并身体左右两侧东西看不清楚,也应该考虑垂体瘤的可能性。这是由于垂体瘤压迫两侧的视神经引起的。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垂体腺瘤的诊疗进展垂体腺瘤为颅内多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而尸检中可达27%)。70%的病例发生在30~50岁间。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促进因素,雌激素可能是增强肿瘤生长的因素。由于诊断技术的日益先进,垂体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腺瘤的发现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Hall等报告,100例志愿者行高分辨率的Gd-DTPA增强MRI扫描研究中,成人中有10%垂体区有异常信号,并可以诊断为垂体腺瘤。

垂体瘤症状表现垂体瘤:共同症状有头疼、视力下降、视野缩小。依据肿瘤分型不同分别出现闭经、泌乳、更年期提前、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生长迅速、肢端肥大即手指、脚趾、鼻尖等部位粗大;向心性肥胖、顽固性高血压等。侵犯颅底的恶性肿瘤:共同症状可有长期鼻涕带血、鼻塞、颈部无痛性迅速生长的肿块、头痛、耳流脓带血、逐渐加重的耳聋耳鸣及眩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晕;依据肿瘤侵犯部位出现相应颅神经麻痹,如口歪眼斜、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等等。严重、范围广泛的中耳炎:耳流脓恶臭、严重听力下降或伴有眩晕、面瘫、头疼、发热等等。

垂体瘤的分型㈠蝶窦的分型Hammer将蝶窦分成3型,即:甲介型(3%)、鞍前型(11%)、鞍型(86%)。此法简单易记且较实用,值得推行。上海长征医院在研究了100例病人的术前X线分析及术中探查证实,以及尸体解剖标本调查后,提出了两侧蝶窦组合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型法。这种分型法既全面又合理,又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对选择经鼻蝶窦手术进路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型为:⒈相同型两侧蝶窦气化类型相同,在100例中占63.5%,其中有双侧甲介型、鞍前型、半鞍型、全鞍型、鞍枕型。该5型是根据蝶窦向后发育的程度来划分的(见图)。甲介型窦腔小,其后壁距蝶鞍1.0cm以上。鞍前型窦腔后壁不超过A线。半鞍型窦后壁在A、B线之间。全鞍型窦腔后壁则在B、C之间,而鞍枕型窦腔后壁越过C线入枕骨。⒉不同型两侧蝶窦气化类型不相同,在10O例中占36.5%,包括甲介鞍前型、甲介半鞍型、甲介全鞍型、甲介鞍枕型、鞍前半鞍型、鞍前全鞍型、鞍前鞍枕型、半鞍全鞍型、半鞍鞍枕型、全鞍鞍枕型。如选择经鼻中隔蝶窦人路时,不论是蝶窦属于相同型或不同型、即使是手术难度较大的甲介型及鞍前型,都可以经此入路实施手术,其优点是手术操作易保持中线入路,且较安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全。后筛房与蝶窦关系较为密切.其气化由后上扩展,可在蝶窦的前上部形成隆起。后筛房位于蝶窦上方而后壁可达蝶鞍前壁者,称为蝶上筛房,如果术中误入会造成麻烦,因此手术前,必须充分了解蝶上筛房的发育状况,熟悉其解剖形态,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避免手术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垂体瘤的病理学分类按传统光镜检查,临床上将垂体腺瘤分为嫌色性垂体腺瘤、嗜酸性垂体腺瘤、嗜碱性垂体腺瘤、混合性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癌。随着电子显微镜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细胞学技术的发展.已可识别腺垂体的各种细胞的亚细胞结构,区分细胞的来源。据Kavacs等人的分型,可分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浓密颗粒型、稀密颗粒型)、催乳素细胞腺瘤(浓密颗粒型、稀密颗粒型)、促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功能型、静止型)、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无功能性细胞腺瘤(非瘤样细胞型、瘤样细胞型)、多激素腺瘤(生长激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素+催乳素、细胞混合型、嗜酸性干细胞型、催乳生长激素细胞型)及未分类型等。这些分型对后续治疗是有帮助的。

垂体癌的临床表现⒈一般症状头痛,以双颞侧或前额侧为多见,痛时伴有眼部不适或伴有头晕,随肿瘤的生长而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若肿瘤长入Ⅲ脑室及侧脑室内,亦可出现颅内高压症及其他神经症状。作者曾遇有以癫痫发病者,还曾遇到2例女性患者,1例肿瘤自颅底向脑干发展,病情十分严重,另1例因肿瘤由颅内穿入蝶窦、鼻腔,突出鼻前庭内,致鼻阻塞.术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前误诊为鼻息肉。⒉内分泌障碍症状⑴催乳素腺瘤:男性病人,早期表现性欲减退、阳萎、胡须稀少、泌乳、乳房肿大,后期外生殖器变小,睾丸萎缩变小,不育。女性病人,表现为月经不调、稀少、闭经、泌乳、不孕,称Forbes-Albright综合征。全身皮下脂肪增多、肥胖、性功能低下甚至丧失,称为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症;⑵肢端肥大症;典型症状是颅骨增厚,颧骨、鼻窦、乳突增大,下颌突出,牙齿稀疏,手足粗大、肤色变黑、关节酸痛、肢体曲伸不便、皮肤粗糙、毛发增多,鼻、唇及舌增大,声带肥厚、声音低沉,可有糖尿及血压升高。在青春期少年中,骨骼过度生长而呈巨人症;⑶Cushing综合征的表现呈向心性肥胖,如水牛背、四肢瘦小、脸圆如满月、红润多脂,且出现粉刺,腹部及大腿出现紫红色萎缩纹,血压升高,出现糖尿。若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有血压偏低、血糖低、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水、脂肪、糖代谢障碍,体温改变,或多饮多尿,血糖、尿糖增高,嗜睡.甚至意识不清,呈高渗性脑水肿而出现所谓“垂体性恶病质”。⒊视力、视野障碍症状此症状是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与视束之故。一般病程在中、晚期,先出现视野象限性缺失,继而出现典型的双颞侧偏盲,最后至全盲。在视野障碍同时,可出现视力减退,甚至全盲。若肿瘤旁向发展或侵入海绵窦,亦可累及Ⅲ、Ⅳ、Ⅴ、Ⅵ脑神经,引起眼肌麻痹。因视神经直接受压,可致视神经乳头苍白、缩小,呈视神经原发性萎缩。⒋神经内分泌变化一般认为腺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GH),催乳激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促性腺激素(LH及FSH),不同类型肿瘤及不同年龄者其改变水平不同。⑴GH:可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正常值中,青年为O~11.6μg/L,少年为1.O~88μg/L,而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病人中可高于正常值数十倍以上;⑵PRL:正常值,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女性为30μg/L,男性为2Oμg/L。若催乳素高于200μg/L,可较肯定有垂体瘤;⑶ACTH:血浆中正常值为25~lOOng/L(晨8时)。若发生ACTH腺瘤,血中皮质醇含量升高,昼夜节律消失。或查尿中皮质醇,以作诊断的参考,正常是30~276nmol/24h,高于276nmol/24h有诊断意义;⑷TSH;正常值为2~1OmIU/L,T30.5~1.3nmol/L,T465~155nmol/L。测定病人血浆TSH与T3、T4浓度均有增高;⑸促性腺激素;有两种,即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FSH可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与LH协同作用,使雌激素分泌引起排卵,与睾丸酮协同作用促使精子生长。正常值LH男性6~23IU/L,女性5~30IU/L(卵泡期);FSH经前期前4~30IU/L,排卵期18~9OIU/L;⑹黑色素刺激素(melanstimulatinghormone):正常值为2O~11Opg/L。在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黑色素刺激素不升高;而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皮质醇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增多症中黑色素刺激素低于正常。影象学的变化⑴X线片只能提供一个间接诊断依据,或对诊断大的腺瘤有帮助。即见蝶鞍扩大、鞍底倾斜、鞍背及鞍底骨质侵蚀变薄或双鞍底、前床突下缘凹入,这些只表现于中等或大的垂体腺瘤中,而蝶鞍的厚薄(2~3mm)梅花型体层X线片,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鞍结节角(tuberculumangle)的变化是早期垂体腺瘤征象之一。在标准矢状位分层片上,此角正常为110°,随垂体腺瘤的生长,此角会渐渐变小,可由钝角变为直角或成锐角,且可见鞍背及鞍底骨质吸收;

相关主题